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60篇 |
免费 | 278篇 |
国内免费 | 6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篇 |
儿科学 | 23篇 |
妇产科学 | 32篇 |
基础医学 | 158篇 |
口腔科学 | 14篇 |
临床医学 | 1172篇 |
内科学 | 271篇 |
皮肤病学 | 13篇 |
神经病学 | 79篇 |
特种医学 | 16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582篇 |
综合类 | 2102篇 |
预防医学 | 535篇 |
眼科学 | 16篇 |
药学 | 1033篇 |
53篇 | |
中国医学 | 337篇 |
肿瘤学 | 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9篇 |
2023年 | 418篇 |
2022年 | 468篇 |
2021年 | 636篇 |
2020年 | 404篇 |
2019年 | 384篇 |
2018年 | 108篇 |
2017年 | 270篇 |
2016年 | 189篇 |
2015年 | 201篇 |
2014年 | 245篇 |
2013年 | 200篇 |
2012年 | 273篇 |
2011年 | 300篇 |
2010年 | 280篇 |
2009年 | 288篇 |
2008年 | 303篇 |
2007年 | 242篇 |
2006年 | 218篇 |
2005年 | 257篇 |
2004年 | 189篇 |
2003年 | 186篇 |
2002年 | 108篇 |
2001年 | 81篇 |
2000年 | 70篇 |
1999年 | 40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36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45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成都医学院学报》2019,(2):198-20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早期镇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36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80例。两组均行腹股沟疝修补术,试验组于全麻诱导后超声引导下进行TAP阻滞(注射0.2%的罗派卡因0.25mL/kg),对照组不给予术前神经阻滞,两组术中以舒芬太尼和丙泊酚维持麻醉,术后疼痛明显者给予曲马多镇痛,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及血清皮质醇(Cor)]水平,维持麻醉舒芬太尼和丙泊酚使用剂量、术后追加使用曲马多镇痛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儿术后30min、术后2h、术后6h、术后12h和术后24hFLACC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切皮后30min(T1)、术毕时(T2)、术后12h(T3)时间点NE、Cor水平均高于阻滞前(T0)(P<0.05),且试验组T1、T2、T3时NE、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毕至拔除喉罩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维持麻醉舒芬太尼剂量及术后追加使用曲马多镇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对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早期镇痛效果较好,且能减轻患儿应激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102.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8):602-605
目的:探讨短期二甲双胍治疗对肥胖合并NAFLD患者微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肥胖合并NAFLD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接受常规治疗联合短期二甲双胍治疗的二甲双胍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测定血清中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含量。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中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2周,两组血清中IL-1β、IL-6、IL-18、IL-33、AOPPs、ROS、LHP的含量均降低,SOD、T-AOC的含量均升高且二甲双胍组血清中IL-1β、IL-6、IL-18、IL-33、AOPPs、ROS、LHP的含量低于对照组,SOD、T-AOC的含量高于对照组。结论:肥胖合并NAFLD患者接受短期二甲双胍治疗,可有效抑制机体微炎症状态并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3.
105.
目的探讨两种麻醉方法对儿童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术(lapamscopic hernia sac high ligation)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股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60例,年龄6—12岁,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组)和单纯气管内全麻组(G组)各30例。检测术中不同时点血浆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并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E组各时点Cor、NE、E、ACHT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G组气腹后上述各指标较气腹前明显增高(P〈0.05)且显著高于E组同时点(P〈0.05)(见表2);E组气腹后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G组的则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儿气腹10min后PaC02均显著增加(P〈0.05),停气腹后渐恢复至正常,血PH值则变化不明显。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基础麻醉相对于单纯气管内全麻更能有效抑制儿童腹股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6.
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喉显微手术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喉显微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应激激素变化.方法 200例患者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组)和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S组).F组、S组分别静脉注射芬太尼3.0μg/kg或舒芬太尼0.3μg/kg、丙泊酚2.0mg/kg、琥珀胆碱1.5mg/kg实施麻醉诱导.记录和测定两组诱导前(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1min(T2)、置支撑喉镜后1min(T3)及拔管后1min(T6)的SBP、DBP、HR、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血糖(Glu)的变化和丙泊酚用量、麻醉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F组T1、T2、T3时SBP、DBP高于、HR快于T0和S组(P<0.05).F组T1~T3时NE、Cor、Glu分别显著高于T0和S组(P<0.05).术中丙泊酚追加量和总用药量F组显著高于S组(P<0.05),麻醉恢复时间S组稍长于F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影响小,是喉显微手术中比较理想的麻醉配伍组合. 相似文献
107.
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对血浆细胞因子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2例,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F组,n=33)和哌替啶组(P组,n=29),分别于麻醉前(T0)、镇痛后30min(T1)、2h(T2)、6h(T3)和24h(T4)观察术后镇痛效果。采肘静脉血,放免法测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皮质醇(Cor)、血栓烷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水平。结果F组血浆IL-6水平T1~T3时和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T1~T4时TNF-α值均显著升高(P<0.05),但F组T2、T3时血浆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P组(P<0.05);F组血浆Cor水平镇痛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T2、T3时显著低于P组(P<0.05);F组镇痛后TXB2、6-Keto-PGF1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T2、T3时TXB2水平显著低于P组(P<0.05),T1~T3时6-Keto-PGFIα水平显著低于P组(P<0.05)。P组T2~T4时VAS显著高于T0时(P<0.05),但F组仅T4时VAS显著高于T0时(P<0.05),且T3时F组VAS低于P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有较好的平衡细胞因子和抑制过度应激反应作用,缓解术后的免疫损伤和炎症反应,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08.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对血浆β-内啡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能有效降低机体应激反应。本研究旨在观察前列腺摘除术后PCEA治疗对病人血浆 β 内啡肽 ( β EP)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择期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 4 0例 ,ASA均在Ⅱ~Ⅲ级 ,随机均分为两组。Ⅰ组年龄 ( 68 9±5 7)岁 ,Ⅱ组年龄 ( 67 3± 7 8)岁。方法 两组均选L2~ 3间隙硬膜外阻滞 ,术中局麻药为1 4 %~ 1 6%利多卡因 ,平均用药量 ( 18 2± 3 6)ml,麻醉效果满意。Ⅰ组为对照组 ,术后根据病人情况肌注哌替啶镇痛 ;Ⅱ组留置硬膜外导管 ,手术结束开始PCEA治疗 ,负荷量为 4ml,持… 相似文献
109.
全麻与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全麻与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T细胞、T辅助细胞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开胸手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全麻组):地西泮、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诱导,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安氟醚维持;观察组(复合组):全麻方法同上;术前术中硬膜外持续输利多卡因、芬太尼混合液。两组于麻醉前(T1)、切皮后2小时(T2)和术后24小时(T3)、48小时(T4)测外周血CD3、CD4、CD8、CD23^ B细胞及单核细胞HLA-DR表达和IL-10变化。同时测定外周血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结果 对照组切皮后2小时CD3细胞下降,术后24小时CD4细胞和CD4/CD8比值降低,试验组切皮后2小时CD4/CD8升高。两组术后24小时CD23^ B细胞和IL-10均显著升高,单核细胞HLA-DR表达下降。复合组在术中、术后NE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硬膜外阻滞加全麻能够较好地抑制手术应激反应,抑制术后CD3、CD4细胞下降。 相似文献
110.
微创外科与外科微创化——21世纪外科的主旋律 总被引:66,自引:3,他引:66
一、从生物进化角度对外科微创化的思考创伤是动物在自然界中经常遇到的事件。在人类社会中 ,外科手术给身体造成的创伤 ,同样破坏了人机体的内环境稳定。为了生存 ,在亿万年的生物进化过程中 ,机体建立起对创伤的适应性反应 ,现时称之为全身炎症反应 (SIR)。创伤反应的目的是重新恢复内环境稳定。当创伤达到一定程度 ,它将不是局部的而是全身性事件 ,亦即所谓 :“牵一发而动全身”。创伤是影响物种生存的一个重要的自然因素。哺乳类动物通过修复创伤来维持种系生存。人类继承动物界远祖的遗传特性 ,包括对创伤的适应性反应。 185 9年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