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47篇
  免费   492篇
  国内免费   194篇
耳鼻咽喉   70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49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2068篇
内科学   285篇
皮肤病学   1283篇
神经病学   253篇
特种医学   3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487篇
综合类   4622篇
预防医学   948篇
眼科学   126篇
药学   1977篇
  14篇
中国医学   5852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79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270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278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277篇
  2016年   297篇
  2015年   364篇
  2014年   895篇
  2013年   802篇
  2012年   1067篇
  2011年   1151篇
  2010年   1086篇
  2009年   1002篇
  2008年   994篇
  2007年   1039篇
  2006年   952篇
  2005年   981篇
  2004年   963篇
  2003年   922篇
  2002年   827篇
  2001年   692篇
  2000年   460篇
  1999年   437篇
  1998年   326篇
  1997年   327篇
  1996年   350篇
  1995年   278篇
  1994年   182篇
  1993年   125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1 临床资料本组并发带状疱疹 14例均为我科住院期间进行放化疗的恶性肿瘤病人 ,占同期住院恶性肿瘤病人的 0 .96 % ,其中男性 8例 ,女性 6例 ,年龄 2 1~ 70岁 ,平均年龄 4 9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 ,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 2例 ,肺癌 3例 ,鼻咽癌 3例 ,食道癌 2例 ,  相似文献   
32.
1 临床资料此方最早载于《和剂局方》 ,被列为和解剂 ,是调和肝脾之要方 ,主治肝郁气滞 ,肝脾不和 ,气血不调所引起的诸症。应用范围很广 ,内、外、妇、皮肤等各科疾病均可根据病情加减治疗。本方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云苓、甘草、薄荷组成。临床应用 :对肝胆毒热型、隐型的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愈后遗留的肋间神经痛 ,即用本方加减治疗每收佳效。如曾治一陈姓患者 ,男 ,2 8岁。围腰 1周起有疱疹 ,皮肤潮红 ,分布密集 ,灼热痛甚 ,舌质红苔黄、口苦、脉弦滑。用逍遥散加胆草12 g、车前子 30 g、蝉衣 10g、板蓝根 30 g ,共服药 12剂…  相似文献   
33.
龙胆泻肝汤,最早源于中医"扁方"之中,在<证治准绳>、<医方集解>、<医宗金鉴>等书中均有记载.本方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柴胡、生甘草组成.具有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胆湿热之功.主治因肝胆实火或肝胆湿热所致之病证.笔者在临床中常用此方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满意.兹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34.
综合治疗坐骨神经痛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在丽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8):1009-1009
笔者2004年3月~2005年2月采用葛根加桂枝汤口服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2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3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  相似文献   
35.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主要以皮肤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簇集性水疱,带状排列,单侧分布,伴有明显的神经痛,其病程约2~3周。临床无特殊治疗方法,本文采用六神丸外敷加内服佐治带状疱疹4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6.
吴粉娥 《北京中医药》2007,26(6):350-350
近3年来,笔者采用内服龙胆泻肝汤,外用雄黄、冰片、五倍子研末调敷,治疗带状疱疹38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1 概述 卡压性颈枕神经痛多是由颈枕部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急性损伤、慢性劳损均可引起颈项肌肉、韧带、筋膜痉挛,致使枕神经长期受到牵拉及坚硬腱膜孔的挤压,神经受损后导致的疤痕组织的形成,包裹及粘连等因素所致枕大、小神经,耳大神经受损所引起的枕区和颈部疼痛.绝大多数为继发性疼痛,原发性极为少见.  相似文献   
38.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之一,部分患者在疱疹结痂脱落后仍遗留有强烈的神经痛即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目前中西医对此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笔者采用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9.
腰椎间盘突出出现同侧压迫性坐骨神经痛,临床较为常见.但腰椎间盘突出出现对侧牵拉性坐骨神经痛。临床较少出现。受《诊断学》中头痛发病机制启发,笔者近年运用韦贵康、陈忠和、贺俊民教授的手法疗13例腰椎间盘突出出现对侧牵拉性坐骨神经痛。临床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0.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坐骨神经痛在我国主要采取非手术治疗,传统针灸疗法是被广泛应用的非手术疗法之一.本文仅对近年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概况简单归纳整理,由于没有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还很难比较各治疗方法的优劣,但可总结出坐骨神经痛的针灸治疗呈现单纯针刺结合其它疗法综合治疗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