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51篇 |
免费 | 133篇 |
国内免费 | 5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25篇 |
妇产科学 | 117篇 |
基础医学 | 68篇 |
口腔科学 | 46篇 |
临床医学 | 424篇 |
内科学 | 97篇 |
皮肤病学 | 59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54篇 |
外科学 | 32篇 |
综合类 | 888篇 |
预防医学 | 602篇 |
眼科学 | 5篇 |
药学 | 598篇 |
6篇 | |
中国医学 | 205篇 |
肿瘤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52篇 |
2022年 | 93篇 |
2021年 | 151篇 |
2020年 | 71篇 |
2019年 | 86篇 |
2018年 | 42篇 |
2017年 | 103篇 |
2016年 | 89篇 |
2015年 | 139篇 |
2014年 | 195篇 |
2013年 | 213篇 |
2012年 | 289篇 |
2011年 | 306篇 |
2010年 | 267篇 |
2009年 | 169篇 |
2008年 | 205篇 |
2007年 | 173篇 |
2006年 | 123篇 |
2005年 | 105篇 |
2004年 | 61篇 |
2003年 | 57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29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研究 1986年 - 1996年 ,我国致病真菌菌群的变化情况。方法 1986年 1月 1日 - 12月 31日和 1996年 1月 1日 - 12月 31日在全国 2 5个省、市、自治区 4 0多个有代表性的单位对临床或现场确定的致病菌进行了动态研究 ,就病原菌变迁、各区动态情况和具体疾病等作了详细分析。结果 发现 10年间较易治疗的皮肤癣菌比例下降 ,而较难治疗的酵母菌和霉菌比例升高。结论 10年间致病真菌菌群的变化较大 ,我们应根据变化情况进行相应的研究及制定出相应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构建白念珠菌钙调蛋白基因(CMD1)缺陷HS3酵母菌体,为进一步探讨钙调蛋白基因突变对真菌生长周期及致病性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首先将含cmd1::TRP1置换序列的质粒I转化二倍体酵母菌株YPH501(his3trplural),经Soutthern印迹法筛选出含TRP1序列的菌株。其次,将含CMD1序列的质粒Ⅱ转化以上TRP1阳性菌株,进行减数分裂后选择得到TRP1阳性酵母菌株单倍体。最后,将含trp1:HIS3置换序列质粒Ⅲ转化上述TRP1阳性单倍体菌株,用不含His培养基培养得到钙调蛋白基因缺陷HIS3酵母菌株。结果:经Southern印迹法证实cmd1:TRP1基因置换克隆;减数分裂后选择得到了TRP1阳性酵母菌株单倍体;质粒Ⅲ转化单倍体后经不含His培养基培养得到CMD1缺陷HIS3菌株,接种于不含Trp倍养基上未见有菌落生长,说明质粒Ⅲ转化单倍体后已将his3TRP1转换成HIS3trp1。结论:成功构建了钙调蛋白基因缺陷HIS3酵母菌株,基因型为cmd1trp1HIS3。 相似文献
54.
目的 以小鼠为模型,探讨雌激素诱发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观察阴道内应用消炎痛对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设雌激素化小鼠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模型组(EI)和模型用药(消炎痛)组(Indo),另设单一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组(I)、单一雌激素化组(E)和空白对照组(C).在接种后4、7、14 d动态观察小鼠阴道灌洗液中白假丝酵母菌菌丝生长情况,并进行阴道组织病理学观察.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小鼠阴道组织TGF-II、IL-2水平.结果 Indo组小鼠未见菌丝,仅见孢子,EI组见大量菌丝生长.雌激素可上调小鼠阴道组织TGF-βl表达及下调IL-2水平(E组比C组,均P<0.05),EI组和I组的TGF-βl水平显著高于C组(均P<0.01),而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后IL-2水平未见升高(均P>0.05).与EI组比较,Indo组在第4、7天阴道组织TGF-βl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IL-2水平明显增高(分别为P<0.05,P<0.01).结论 雌激素能降低小鼠阴道局部免疫能力.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时小鼠阴道缺乏防护性的细胞免疫反应;消炎痛具有既能抑制白假丝酵母菌菌丝生长,又能调节阴道局部抗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免疫功能的双重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治疗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新靶向药物. 相似文献
55.
分度法治疗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将定期产检的103例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孕妇按临床症状的轻重程库及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4缉.A组:轻度,采用2%碳酸氢钠溶液阴道擦洗和坐浴;B组:轻度,采用硝酸咪康唑栓阴道用药;C组:重度,采用2%碳酸氢钠溶液阴道擦洗和坐浴;D组:重度,采用硝酸咪康唑栓阴道用药.在治疗第7天及治疗后2周回访,观察临床疗效及微生物学指标.结果 用药第7天,组与B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D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周,组与B组、C组与D组之间带菌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轻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可单用2%碳酸氢钠溶液阴道擦洗和坐浴治疗,重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可先用2%碳酸氢钠溶液阴道擦洗和坐浴治疗,若效果不明显,再予以硝酸咪康唑栓治疗,此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对母子安全,卫生经济学成本低,是治疗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较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 观察应用氟康唑 制霉菌素阴道泡腾片联合用药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300例临床确诊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氟康唑及阴道用药制霉菌素泡腾片,对照组单独应用制霉菌素泡腾片,疗程均为6个月. 结果 治疗后1、4、12、24周,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9.3%、98.7%、98.0%、96.7%.对照组治疗后的有效率分别为98.7%、96.7%、82.0%、76.7%.两组的有效率1、4周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12、24周的有效率相比差异显著性(P>0.05). 结论 氟康唑 制霉菌素阴道泡腾片联合用药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远期疗效优于单独阴道用药. 相似文献
58.
女性生殖道多种病原体感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女性生殖道炎症患者多种病原体感染的流行情况及相互关系。方法:对422例生殖道炎症患者及非炎症人群的生殖道分泌物进行多种病原体的实验室检测,分析解脲脲原体(UU)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的状况。结果:生殖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检出率分别为42.76%和11.56%;衣原体(Ct)、假丝酵母菌、线索细胞和滴虫的检出率分别为6.17%、16.67%、18.94%、2.02%。混合感染中双重感染较多。结论:女性生殖道病原体在炎症患者和非炎症人群中均可检出,但两组人群结果存在差异有显著性。UU合并其他病原体的感染较多见。病原体感染的分泌物清洁度、pH可正常。 相似文献
59.
徐艳娟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10(4):520-521
①目的 探讨治愈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方法。②方法 选取86例无内科并发症的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患者,于月经前后用中药苦参汤冲洗阴道,再坐浴20分钟后,擦干外阴将凯妮汀0.5克塞入阴道深部。共3个疗程。③结果 86例患者跟踪随访1.5年,其中2例分别于治疗的0.5年~8个月复发,其余84例均未复发。④结论 凯妮汀并中药苦参汤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0.
临床真菌感染病原分析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求临床真菌病原学分类,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院临床真菌感染状况,并对从临床分离假丝酵母菌、新生隐球菌行真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1年共收集58例真菌感染患者标本,其中确诊为假丝酵母菌47例,占81.0%,其次为新型隐球菌2例,占3.4%,曲霉菌1例,占1.7%,其余为其他真菌。结论假丝酵母菌仍然是医院内真菌感染主要病原真菌,假丝酵母菌中最常见者是白假丝酵母菌,氟康唑是治疗假丝酵母菌最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