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63篇
  免费   1141篇
  国内免费   508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300篇
妇产科学   112篇
基础医学   574篇
口腔科学   102篇
临床医学   6255篇
内科学   5464篇
皮肤病学   200篇
神经病学   146篇
特种医学   10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1773篇
综合类   9624篇
预防医学   1648篇
眼科学   110篇
药学   6701篇
  63篇
中国医学   1767篇
肿瘤学   233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504篇
  2022年   444篇
  2021年   637篇
  2020年   728篇
  2019年   808篇
  2018年   341篇
  2017年   724篇
  2016年   731篇
  2015年   940篇
  2014年   1672篇
  2013年   1707篇
  2012年   2028篇
  2011年   2131篇
  2010年   1990篇
  2009年   1917篇
  2008年   2059篇
  2007年   2270篇
  2006年   2184篇
  2005年   2241篇
  2004年   1626篇
  2003年   1686篇
  2002年   1314篇
  2001年   1077篇
  2000年   805篇
  1999年   638篇
  1998年   472篇
  1997年   434篇
  1996年   452篇
  1995年   342篇
  1994年   282篇
  1993年   241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175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短暂性全面遗忘症患者的病因及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短暂性全面遗忘症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10例确诊为短暂性全面遗忘症的患者进行24 h内的脑电图、经颅多普勒超声、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扫描(SPECT)、脑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 10例短暂性全面遗忘症患者的脑电图均正常,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异常,SPECT显示不同脑区有低灌注情况。结论 短暂性全面遗忘症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脑缺血,提示本病病因与脑关键部位缺血有关。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连续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食管癌根治术对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与术后镇痛效果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采取全身麻醉联合连续椎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如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手术不同时刻[诱导前(T0)、插管即刻(T1)、切皮时(T2)、术中1h(T3)、手术结束即刻(T4)、拔管即刻(T5)]炎性因子水平、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T2、T3、T4时刻MAP及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T1、T2、T3、T4时刻MAP及HR水平均高于T0时刻(P0.05);观察组手术结束即刻、术后12 h、术后24 h及术后48 h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手术结束即刻、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食管癌根治术血流动力学稳定,且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术后疼痛程度低。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专业化营养支持管理联合左卡尼汀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及体质量指数(BMI)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于每次透析治疗结束时予以左卡尼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专业化营养支持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常规指标及BMI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Hct、Hb、RBC及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ct、Hb、RBC及BMI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专业化营养支持管理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BMI,改善贫血症状。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利福平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利福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个月、5个月、6个月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利福平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结核效果良好,可提高痰菌阴转率,有利于患者预后,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评估TomTec工作站左房及左室两种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软件测量左房整体纵向应变及应变率的一致性分析。方法 收集64个受检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心动图图像,两名受规范化培训医师分别应用2D-STE左房及左室软件获得左房整体纵向收缩期应变(Sct)、通道期应变(Scd)、左房储存期应变(Sr=Sct+Scd)及收缩期应变率(SRct)、通道期应变率(SRcd)、储存期应变率(SRr)。通过比较测量者内和测量者间获得的左房应变及应变率测值以评估两种软件测量的一致性有无差异。结果 (1)两种软件测量者内和测量者间的测值存在差异,仅左室软件测量者间SRc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提示两种软件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左房软件测值较左室软件偏倚小,一致性区间较左室软件范围小;(3)测量者信度分析,左房软件测值较左室软件一致性好。结论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左房专用软件较左室软件测值偏倚小,一致性范围稳定,测量者的重测信度优秀,值得在左房功能分析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6.
【】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评价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左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讨论左室整体、局部应变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CKD患者48例,其中EF≥55%者21例为A组,EF<55%者27例为B组,以及健康对照者20例。均进行3D-STI检查,获得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SL)、整体面积应变(GSA)、整体径向应变(GPR)及各节段的纵向应变(rSL)、径向应变(rSR)、面积应变(rSA)。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CKD患者GSL、GSA、GSR与LVEF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① 整体应变:健康对照组、A组、B组GSL、GSA、GS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两比较中,A组GSL与对照组相比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B组GSL、GSA、GSR相较正常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②局部应变:三组间rSL、rSA、rS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A组基底段rSL明显减低(p <0.01),中间段、心尖段无明显减低;与对照组、A组相比,B组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rSR均明显减低(p <0.05);B组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rSA明显减低(p <0.01)。 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CKD患者GSL、GSA、GSR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712、0.760、-0.810 p < 0.01)。结论 3D-STI是一种能够有效评估CKD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方法,且整体纵向应变、局部纵向应变能较敏感地识别左室收缩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观察新活素联合左卡尼丁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2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新活素治疗)及观察组(新活素联合左卡尼丁治疗)各102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心功能、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6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数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9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工作中新活素联合左卡尼丁取得的疗效更佳,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了解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及真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在不同性别与年龄的发生率情况。方法分析620888例12导联静息心电图检测结果,统计完全性左束支阻滞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发生率情况。结果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发生率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显著性(Χ2=0.6771,P=0.4106),真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发生率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有显著性(Χ2=15.261,P<0.05)。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发生率与年龄存在相关性(Χ2=671.8555,P<0.05);真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发生率与年龄存在相关性(Χ2=299.9378, P<0.05)。结论根据本研究推断女性发生真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即左束支传导功能彻底丧失的概率比男性低,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女性出现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应仔细判别,是否为左束支功能完全丧失,为临床治疗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与阿奇霉素联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的效果。方法将86例CAP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43)。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剂量:左氧氟沙星0.4 g+0.9%生理盐水250 mL静滴,1次/d;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治疗,剂量:0.5 g阿奇霉素+0.9%生理盐水250 mL静滴,1次/d,连续使用3 d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剂量:0.5 g/次,1次/d。2组患者疗程均为7~14d。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热消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胸痛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3.15±0.45)d、(4.12±0.75) d、(5.45±0.86)d、(5.51±0.95)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4.26±0.52)d、(6.84±1.21)d、(6.96±1.35)d、(6.84±1.14)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7%(P<0.05);观察组患者细菌清除率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1%(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CAP具有症状缓解快、疗效好、病原菌清除率高等优点,可作为目前治疗CAP的经验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对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伴有吸入因素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对照组使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研究组使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2.5%),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对伴有吸入因素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使用莫西沙星治疗比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效果更佳,可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