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66篇
预防医学   129篇
药学   30篇
  1篇
中国医学   45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健康必读》2010,(8):37-37
水蛭,又名“蚂蟥”。在我国古书《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经以干燥全体入药,含水蛭素和蛋白质,具有活血、散瘀、通经的功效。我国古代的“药王”孙思邈就曾利用蚂蝗的吸血本性,为小伙子疗治好了眼睛的瘀肿。  相似文献   
82.
孙思邈确立了灸法的一些基本原则,认为施灸体位宜端正、平直、舒适,施灸次序宜先阳后阴、先上(?)艾炷大小和壮数多少宜因人、因病、因穴灵活掌握;并创用竹茹灸和加药艾灸,运用灸器,发明(?)灸,最早记载了隔薤灸和隔黄土灸等多种隔物灸;把灸法的适应症扩大至未病、急症、热证等皆(?)灸;对用灸禁忌和灸疮处理也有论述。这表明自《帛书》、《内经》而降,第一个从理论和临床的结合上系统论述灸法者,非孙思邈莫属。  相似文献   
83.
饮食性味与养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以食为天,食以衡为先",人要活就得吃东西,所以"食是生命的第一要素".饮食是人体营养的主要来源,是维持人体活动的必要条件,而饮食调理得当,就如同有一个保健医生,时刻帮助你提高身体素质,抵御外界的各种疾病.唐代百岁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就指出了饮食及掌握饮食用法的重要性:"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苛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长年饵老之奇法,极养生之术也."  相似文献   
84.
中国古代房室养生学.滥觞于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于秦汉时期.入唐以来.孙思邈承前启后.高屋建瓴,对房室养生作了详细缜密的论述,提出了规律的合理性性生活是人类生理、心理的正常需要,而过度放纵、违时失常的性生活对人类的危害性也是毋庸讳言的.主张节欲惜精,认为房事的主要目的为求嗣、补益、遣疾.重视性教育,提出了"年至四...  相似文献   
85.
《千金方》开创了方剂脏腑分类先河,按照先阐释病机,然后分列方药的模式,给后人以诸多垂范和启示.本文以《备急千金药方》肝虚寒方为切入点,通过对肝虚寒病理认识的剖析,分析肝虚寒方剂如何针对肝虚寒的复杂病机,在遣药组方上达到方药切证,在围绕肝虚寒病机以温肝补肝为主的前提下,虚实兼顾,脏腑同调,气血并治,体现了圆机活法.  相似文献   
86.
孙思邈,自号孙真人,唐初著名医学家,总结唐以前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著《备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二书。孙氏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其学术思想是多方面的,如重视医德与医术相结合,将医为仁术的精神具体化;重视对药学和方剂学的研究,被后世誉为药王;研究伤寒的观点和方法对后世启发颇多;提倡食治与养性、养老等。此外,孙思邈在针灸学研究方面亦十分突出,他保存了唐以前重要的针灸文献史料,并首绘彩色《明堂经图》;明确指寸取穴法,勘定穴位,发展经穴理论;完善针灸治疗大法,重视针灸预防与治疗作用;临证重视诊脉刺灸,治疗疾病针、灸、药并重,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今以《备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二书中的针灸内容为据,探讨孙思邈在针灸学方面的主要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87.
中医眼科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隋唐时期是中医眼科发展的奠基时期。孙思邈在中医眼科的成就具有重要意义。其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中不乏对眼科疾病的预防、治疗及眼睛保健等方面内容,无不体现孙思邈的眼科成就。本文通过对《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中专述眼病的条文进行梳理分析,从眼病病因、临床病证、遣方用药、治疗方法、眼病预防与禁忌等角度切入,总结孙思邈在眼科方面的成就,希冀为现代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8.
孙思邈作为宋金元前伤寒八大家之一,在中医外感病热病史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本文通过研究其外感热病用药特点,发现其制方思想上承汉唐精华,主要体现在解表方的收录上。同时其用方也下启温病诸法,清气凉血、增液承气、泄热透斑、甘寒养阴,后世温病名法在初唐已见端倪,随着后世温病不断发展,这些方法也不断成熟完善以补伤寒不足。对于外感热病中具有传染性的时行瘟疫,孙氏主张与伤寒分开论治,预防为主,并以四时五脏分论阴阳毒,重视清热解毒的运用。  相似文献   
89.
《千金方》作为唐以前诊疗经验的集大成者,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丰富了诸多证治理论和诊疗经验。本文通过梳理《千金方》中水肿病证治的相关原文,发现其从“三焦决漏,正虚气实”审机辨治。治疗上体现了分消思想,在利小便的同时或宣肺祛风或发汗解表或清热解毒等,使邪气分消于上、下焦;将利水与攻下泄浊相结合,分消前后;在利水渗湿同时加入活血化瘀之品,从表散邪的同时,分消在里之瘀,并首创活血利水法,为肾性水肿的治疗提供了临床启示及理论支撑,对《千金方》水肿病辨治的研究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0.
相传唐朝,梓州刺史李文博因久服丹石,患了消渴,小便频数,昼夜百行,证属阴虚火旺。孙思邈给他开了黄连丸,服药后症状明显好转。但他又因房劳过度,导致消渴之病加重,体质羸瘦,精神恍惚,口舌焦干而死。孙思邈对此颇为遗憾,并告诫后人,患消渴病,其所慎者有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可无他;不知此者,纵有金丹亦不可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