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65篇
预防医学   129篇
药学   30篇
  1篇
中国医学   44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1.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备急千金要方·少小婴孺方》内服方,分析其处方特色和用药规律。方法:以《备急千金要方·少小婴孺方》中记载的内服方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及名词规范建立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5.0等软件进行中药使用及性味归经的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内服方178首,单味药72首;2~4味药组成的方剂分别有21、8、11首;涉及中药共216味,其中使用频次≥10次的高频中药达17味;中药药性以寒凉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多,归经以脾胃经最多;经关联分析后得关联图链接共10条,如“大黄-黄芩”“甘草-肉桂”“大黄-甘草”等;经Apriori算法得出药对关联规则8个,如“大黄、甘草→黄芩”“石膏→黄芩”“黄芩→大黄”等;因子分析结果得到公因子6个,体现了清热解毒、宣肺平喘等代表治法;聚类分析结果得到6种聚类组合,涉及麻杏甘石汤、增液承气汤等方剂。结论:《备急千金要方·少小婴孺方》的用药规律体现了孙思邈治疗儿科各种疾病时善用大黄攻补兼施,善用小方灵活...  相似文献   
12.
今人多以“大医”一说出于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且以其有专论“大医习业”、“大医精诚”之言,而多臆断“大医”等义于“大师”之谓,此诚考镜不明,释诂亦牵强附会。  相似文献   
13.
孙思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医学家,后世尊为“药王”。孙氏自幼聪明好学,“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弱冠善谈老庄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他学识渊博,通百家之说,尤精于医。其针灸学思想及成就见于《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以下分别简称《要方》、《翼方》)。 《要方》与《翼方》十分重视唐以前的针灸文献,各种病症主治项下均开列有针灸处方。除此之外,《要方》第20~30卷分别记述了明堂三人图第一,三阴三阳流注第二,针灸禁忌第三,五脏六腑旁通第四,用针略例第五,灸例第六,太医针灸宜忌第七及孔穴主对法:《翼方》第26~28卷分别  相似文献   
14.
孙思邈是我国隋唐时期伟大的医药学家 ,他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巨著为祖国医学的发展及我国古代医德思想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中国医德史上 ,他首次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医德原则和规范 ,开创了较完整的传统医德思想体系。精诚合一的医德观是孙思邈医德思想的精髓 ,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孙思邈精诚合一的医德观精诚合一 ,即医术精湛与医德高尚有机结合 ,是孙思邈医德思想的核心 ,也是其医学伦理观的突出特色[1] 。孙思邈把医德与医术完全融为一体。他认为 ,苍生大医必须精诚合一 ,医德高尚…  相似文献   
15.
浅析《千金方》骨伤科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思邈所撰《千金方》,其骨伤科方面成就亦颇为突出。有关于骨伤科用药特色,包括补骨髓药,长肌肉药和坚筋骨药,以及关于骨伤科病症的骨折、伤筋、瘀血、金疮等诊治要诀。  相似文献   
16.
孙思邈中医美容外治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贺军 《中国医药学报》2003,18(10):595-597
本文就孙思邈对中医外治美容的贡献做了系统的整理研究,详细介绍了孙氏外治美容方法、美容剂型、美容作用途径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认为笑和长寿有关:“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古人的养生长寿功法:“意念青春(不服老),面含微笑.怡然自得”;至今流传的《十叟长寿歌》最后一句”十叟轩双眉,坦坦无忧愁”:都说明笑能产生愉快的情绪,是长寿的妙诀。我国唐代医学家甄权、孙思邈、王冰等人,均寿逾百岁.和他们心思平和、助人为乐有关。红楼梦中的贾母:“热闹,更喜谑笑科  相似文献   
18.
“交接”合道自《内经》以下皆传训示诸子百家。《千金》、《翼方》更是面面俱到,独树一帜。《千金》、《翼方》认为,恣情纵欲损人伤命,致人精、气、神受损,耗竭,故违道“交接”与人的健康、疾病、治疗归转、康复有着十分密切的互为利害关系。因此,遵道“合阴阳”、“交接”可延年益寿,壮身强体,违道“交接”则害人害己,男女病易(传染),甚而遗害子嗣。且孙思邈有关“交接”的理、法、方、药较为完整、实用。对现代临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中国医学或隋唐科技文化,孙思邈和他的《千金方》是不可跨越的.在医学史上,孙思邈和张仲景、李时珍并列为“三大医圣”;在药学史上,他还和扁鹊、桐君并尊为“三大药王”;在道教中,他又与葛洪、陶弘景荣列为三大道医.在先医庙、药王庙和道观中各享祭奉.孙思邈的一生,德高寿颐,资质雍容,博识多闻,精通医药,充满传奇,在他的诸多著作中,《备急千金要方》(下文简称《要方》)和《千金翼方》(下文简称《翼方》)最堪彪炳,被后世合称为《千金方》.  相似文献   
20.
试论孙思邈中医心理学理论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凤  梁蕾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2):78-80,i001
中医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但其起源可追溯到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后世医家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多有阐发,使之不断发展成熟,唐代孙思邈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人物.文章从形神相即、养神为先与祝由三个方面概括论述了孙思邈中医心理学理论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