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180篇
  免费   3986篇
  国内免费   1581篇
耳鼻咽喉   431篇
儿科学   168篇
妇产科学   7649篇
基础医学   2724篇
口腔科学   201篇
临床医学   17367篇
内科学   3074篇
皮肤病学   598篇
神经病学   568篇
特种医学   30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3篇
外科学   11312篇
综合类   43872篇
预防医学   12205篇
眼科学   1476篇
药学   17783篇
  273篇
中国医学   8500篇
肿瘤学   4355篇
  2024年   620篇
  2023年   2542篇
  2022年   2131篇
  2021年   2864篇
  2020年   2788篇
  2019年   3479篇
  2018年   1506篇
  2017年   3243篇
  2016年   3359篇
  2015年   3742篇
  2014年   6912篇
  2013年   7080篇
  2012年   8323篇
  2011年   8924篇
  2010年   8093篇
  2009年   7718篇
  2008年   8570篇
  2007年   7801篇
  2006年   7068篇
  2005年   7321篇
  2004年   5134篇
  2003年   4486篇
  2002年   3836篇
  2001年   3173篇
  2000年   2270篇
  1999年   1980篇
  1998年   1775篇
  1997年   1713篇
  1996年   1484篇
  1995年   1322篇
  1994年   1180篇
  1993年   821篇
  1992年   723篇
  1991年   547篇
  1990年   406篇
  1989年   485篇
  1988年   113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在全子宫切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某院妇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90例全子宫切除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后HAMD评分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子宫切除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有助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巩固,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22.
《临床医学工程》2016,(6):751-752
目的研究中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和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收诊的82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肌肉注射甲氨蝶呤,同时服用具有活血、杀胚、疏通静脉、化瘀作用的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7%vs 65.9%),肝功能损害、口腔溃疡、血WBC下降、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阴道失血量显著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以及HCG下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米非司酮与中药杀胚消癥汤,对于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有显著疗效,且安全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3.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因其临床表现多样,故诊断较困难,尤其对于早期患者或临床表现不明显者。腹腔镜作为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可诊断明确,但应用其他的辅助性检查却有较低的诊断准确率,故有学者将多种诊断方法联合应用进行实验研究。血清糖类抗原125和抗子宫内膜抗体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从而提高诊断率、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24.
25.
26.
27.
28.
目的分析早孕患者人工流产后采用盆底电生理治疗对其子宫内膜受损情况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在2018年5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0例早孕人工流产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在人工流产后行常规方法(常规组150例)和盆底电生理治疗(实验组150例),对比分析盆底电生理治疗对于患者子宫内膜受损情况的修复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再次妊娠率(33.33%)相比常规组(16.67%)较高,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的11.11%,两组数值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首次月经复潮时间、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数值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盆底电生理治疗效果显著,既可以整体改善早孕患者人工流产后的子宫内膜修复效果,又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总结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抗感染加人工配合阴道冲洗上药等方法来治疗。结果:所选的90例患者使用本研究所用方法后,有92%治愈,有8%明显好转;而通过传统方法治疗的90例患者,仅有60%的患者治愈,15%好转,还有25%的患者病情无变化。结论:通过抗感染加人工配合阴道冲洗上药的方法,对于治疗子宫内膜炎具有较明显的效果,治愈率较高。  相似文献   
30.
近年,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plant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ET)不断发展成熟,胚胎质量与数量均得到很大优化,但胚胎植入率与临床妊娠率却仍未见明显升高,原因可能是子宫内膜容受性缺陷所致。宫腔内异常可干扰胚胎种植及妊娠继续,导致不孕及流产。如何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已成为目前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宫腔镜子宫内膜微创术是微创诊疗技术,可直视了解宫腔内有无解剖异常及微小病变,并且可对宫腔内病变进行及时微创处理,对IVF/ICSI-ET胚胎种植失败的患者,在下周期IVF/ICSI-ET或冻融胚胎移植术治疗前进行诊治,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胚胎种植率与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