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54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81.
生物恐怖的特点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武桂珍  陈明亭  魏承毓 《疾病监测》2002,17(10):391-395
自美国发生邮件方式感染炭疽病例以来 ,如何防范以危害人群健康为主要目标的生物恐怖突发事件 ,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问题。特别是随着交通、通讯设施的高科技化发展和全球人员交往的日益频繁 ,使用于生物恐怖的病原体的传播更加容易、也更加便利。为了有效应对并及时控制生物  相似文献   
82.
83.
84.
自17世纪,微生物学家Pascear偶然的机会里,发现了鸡霍乱弧菌减毒株并把它命名为“疫苗”。’以来,疫苗作为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制剂,不仅消灭了天花而且成功地控制和降低了为数众多的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疫苗虽经历了多次变革,但诈为疫苗的原则从未改变:那就是安全、有效、方便、经济、易保存等,不符合这一原则的疫苗将被淘汰。疫苗按其组成成分分为三代,下面将对三代疫苗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5.
86.
传染病与生物恐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恐怖对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存在着潜在的巨大威胁 ,向流行病学研究人群疾病和健康规律的学科特点和公共卫生保护人群生命健康的专业使命 ,使此二者自然而然地成为反生物恐怖的主要生力军之一。反生物恐怖包括对生物恐怖的预防、早期发现、及时控制和预后处理 ,它所需要的主要也是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预防和控制突发性大规模传染病流行的策略和方法[1 ] 。一、生物恐怖的定义和历史回顾生物恐怖是恐怖主义的一种 ,是以使用生物武器为特征的恐怖主义。生物恐怖企图通过采用致病性微生物或毒素等作为恐怖手段来伤害 /损害部分人财物 ,达到恐吓…  相似文献   
87.
Edmond医生问:为安全起见,美国卫生和人类服务部已开始对部分医务人员接种天花疫苗的计划。这部分人群可达50万人。对于免疫成人的危险性,已在近期出版物上作了充分讨论。但是理论上对成人接种者(其中许多是医务人员)的子女意外传播牛痘的危险性有多少?  相似文献   
88.
2005年2月18日,美国FDA批准DynPort Vaccine公司生产的牛痘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剂上市。这是第一个获批用于治疗由接种天花疫苗后引起的某些罕见并发症的人血浆衍生物注射剂。  相似文献   
89.
天花被认为是最有可能被生物恐怖主义者利用的武器。恐怖集团甚至政府机构可能会存贮产于前苏联的天花。作为回应,美国联邦政府已经开始生产和储备大约3亿剂的天花疫苗。该疫苗有效性达到95%~98%。然而其中含有一种活病毒(痘苗),存在有严重的疫苗副作用的风险。这导致了这些天花疫苗储备该如何使用的争论。该文提出了一种关于天花疫苗接种前后的风险一收益模型,将有助于公共卫生官员更好地理解公众的风险-收益评估。  相似文献   
90.
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18世纪在西欧大流行,造成了灭绝性的大灾难。所以防治天花成为重大课题,那些为防治天花做出贡献的人们,至今仍受到崇敬和纪念。 在我国内地,尤其是与外国邻接的地区,曾有过大流行。在我国北方,因气候寒冷、土地宽广、人畜健壮和蒙古等民族早就有防治天花的多种方法,故流行较其它地方少。古书曰:“致百万人死亡之病,不会在蒙古大地上降落”。但北方人对传染病的流行特别敏感,所以有着高度的警惕性,也采取了预防措施,并对已患传染病者严格隔离治疗,因此在古代留下了美传。 第一,《四部医典》中虽有天花方面的专题,但未讲清防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