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51篇
  免费   697篇
  国内免费   506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78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727篇
内科学   366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9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71篇
综合类   2578篇
预防医学   261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2325篇
  4篇
中国医学   6255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83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255篇
  2016年   302篇
  2015年   338篇
  2014年   500篇
  2013年   520篇
  2012年   734篇
  2011年   729篇
  2010年   696篇
  2009年   668篇
  2008年   725篇
  2007年   637篇
  2006年   655篇
  2005年   615篇
  2004年   598篇
  2003年   586篇
  2002年   441篇
  2001年   402篇
  2000年   286篇
  1999年   279篇
  1998年   259篇
  1997年   229篇
  1996年   228篇
  1995年   234篇
  1994年   178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130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八正合剂是以八正散为基础,选用道地药材,精细加工而成的中药制剂。具有抗炎、解痉、镇痛、利尿、解热及增强免疫等功效。栀子为方中主药之一,栀子苷为栀子中主要有效成分。为了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本实验参考文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八正合剂中栀子苷的含量,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42.
目的:通过检测牛黄、栀子配伍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段神经生长因子(NGF)含量的影响,探讨治疗缺血性中风在该作用环节不同时段的作用特点,研究其配伍阻抑脑缺血级联反应的时序特征。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牛黄、栀子及二者配伍对缺血再灌注24小时和72小时两个时段大鼠脑组织NGF含量的影,响。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可明显抑制脑组织NGF的表达,从而削弱了机体的自身保护机制;再灌注24小时,牛黄、栀子均可促进NGF的表达,而二者配伍后作用明显降低:再灌注72小时,牛黄的作用不显著,栀子可明显增强NGF的表达,二者配伍与栀子的作用相当,未显示出明显的配伍效应。结论:中药配伍的作用不是简单的效应累加,而是依据作用环节及作用时间的不同表现为不同的时空特征。  相似文献   
43.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生大黄为主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确切疗效。方法对324例临床确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内科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以生大黄为主的中药保留灌肠,每晚1次,4周为1疗程,通过观察治疗前后肾功能的变化评价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氨质血症及尿毒症早期患者的BUN、Se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胃肠道症状明显改善。对终末期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肾功能指标改善不明显。结论以生大黄为主的中药保留灌肠对氨质血症及尿毒症早期疗效肯定,对终末期尿毒症病人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44.
王淑珍  彭淑梅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9):4187-4188
目的:研究大黄敷脐和口服或鼻饲治疗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差别,为小儿胃肠功能障碍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4例胃肠功能障碍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大黄粉敷脐组应用生大黄粉敷脐治疗,大黄口服或鼻饲组应用大黄100 mg/(kg.次)治疗,入院时和入院后72 h检测TNF-α、IL-1、IL-6及血乳酸。结果:两组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细胞因子有明显降低作用,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黄粉敷脐疗法和口服或鼻饲疗法对小儿胃肠功能障碍均有较好的疗效,能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大黄粉敷脐疗法对危重症胃肠功能障碍更加实用、方便、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45.
Lee  SJ  姚颐   《医学教育探索》2007,(2):76-77
关于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糖蛋白的分离方法及其细胞生物学功能鲜有报道。作者研究了栀子糖蛋白对多种氧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同时还通过对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G/GO)或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HX/XO)系统诱导的NTH/3T3细胞蛋白激酶Ca(PKCa)和NF—κB活性的抑制作用,研究了其是否具有抗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1临床资料 41例均为2004年7月~2006年12月本院门诊女性患者,未在妊娠期,观察前行胸部X线、肝功能、血常规检查无异常。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年龄23—46岁,平均30.2岁;病程2月~5年,平均2.8年;已婚19例,未婚3例,有生育史18例,安放宫内节育环10例,口服避孕药3例,有人工流产史4例。对照组19例,年龄25~45岁,平均31.3岁;病程4月~5.2年,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大黄虫丸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血瘀型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 116例 ,均予大黄虫丸 9g口服 ,每日 3次 ,连服 3个月为 1个疗程。结果 总有效率为 81.0 % ,显效率为 2 6 .6 % ,有效率为 5 3.4 %。在症状方面 ,胁痛的改善率为 75 % ,疲倦乏力、腹胀、纳呆改善率均在 85 %以上。血清ALT、AST、TBil及DBil水平下降 ,但对乙肝病毒抗原阴转的作用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黄虫丸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缓中补虚及清泻湿热的作用 ,对慢性肝炎的治疗具有攻补兼施的特点 ,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8.
大黄甘草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由大黄、甘草组成,主治实热积滞胃肠,食已即吐,大便秘结者。笔者临床运用此方加味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满意,现举2例如下。1痢疾王某,男,18岁,2000年6月10日初诊。患者于昨天上午进食不洁食物后,夜间出现发热,体温39℃,腹胀,时疼痛,今晨大便红白黏冻交杂,精神疲惫,饮食不进。刻诊:体温39.5℃,大便红多白少,已便五六次,腹痛,里急后重,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大便常规:WBC( ),RBC( ),脓细胞( ),吞噬细胞0~3/HP。辨证属湿热蕴结,气血壅滞,腑气不利之湿热痢。治宜清热化湿,调气行滞。药用:大…  相似文献   
49.
HPLC法测定天山大黄中大黄酚和大黄素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黄是闻名世界的传统中药,它的应用已有2000年的历史,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等多方面的功能,临床上还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疑难病症。有关大黄的研究多集中于药典收载的品种,对同属其它植物的研究较少。天山大黄是唯独生长在新疆天山山脉附近的一种品种,资源较丰富,但有关其生药学和化学成分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采  相似文献   
50.
栀子提取液对大鼠急性胰腺炎时TNF-α和IL-6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时血清TNF-α和IL-6的变化以及栀子提取液对其的影响。方法:SD大鼠造模后口服给予栀子提取液进行药物治疗,24h后呆血测淀粉酶、TNF-α和IL-6,并分组对比,取胰腺组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急性胰腺炎时血淀粉酶、TNF-α和IL-6水平显著升高,镜下见大量炎细胞浸润,栀子提取液可改善上述变化。结论:栀子提取液对大鼠急性胰腺炎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