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51篇
  免费   697篇
  国内免费   506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78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727篇
内科学   366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9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71篇
综合类   2578篇
预防医学   261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2325篇
  4篇
中国医学   6255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83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255篇
  2016年   302篇
  2015年   338篇
  2014年   500篇
  2013年   520篇
  2012年   734篇
  2011年   729篇
  2010年   696篇
  2009年   668篇
  2008年   725篇
  2007年   637篇
  2006年   655篇
  2005年   615篇
  2004年   598篇
  2003年   586篇
  2002年   441篇
  2001年   402篇
  2000年   286篇
  1999年   279篇
  1998年   259篇
  1997年   229篇
  1996年   228篇
  1995年   234篇
  1994年   178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130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大黄配合西药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明 《陕西中医》2009,30(5):563-564
目的:观察生大黄配合西药治疗经口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将65例经口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基本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配合生大黄治疗,对照组配合20%甘露醇加活性炭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阿托品中毒发生减少,无一例发生反跳。结论:大黄在促进胃肠蠕动、防止残留农药再吸收确有效果。  相似文献   
22.
23.
我们根据肌注后硬结产生的原因和形成机理在临床工作中应用自制大黄消肿止痛散结膏外敷治疗肌注后硬结72例,治愈68%,显效20.8%,好转8.3%,无效2.7%,总有效率97.2%。认为该疗法具有操作简便、疗效高,费用低,无副作用等优点,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慢性肾功能不全仍是目前临床上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不论何种原因导致相当数量肾单位破坏,"健存"肾单位的"三高"机械性损伤,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而丧失功能,不足以维持正常机体最低要求时,出现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升高.  相似文献   
25.
大黄蛰虫丸用于治疗盆腔炎性疾病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黄蛰虫丸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诊断为盆腔炎性疾病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采用广谱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大黄蛰虫丸口服1~2丸/次,每日2次,疗程14 d.对比两组疗效;同时,将超声检查探及附件增厚,输卵管积液或附件包块80例分为超声阳性组,其余40例分为超声阴性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84.7%,明显高于对照组69.9%(P<0.01).其症状缓解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超声阴性组治疗无效率33.9%(27/80),明显高于阳性组的7.5%(3/40)(P<0.01).其症状缓解时间也明显长于阳性组(P<0.01).结论 抗生素联合大黄蛰虫丸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此法是治疗附件炎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6.
许某,女,32岁.2003年7月3日就诊于中医学院门诊某妇科专家,诊治记录如下:于10年前顺产一女婴.现怀孕2个月,乍热乍寒,全身乏力,体瘦,纳差,食入即吐,时有吐酸水、苦水,舌淡红苔薄白微腻,脉细弱.处方:橘皮10 g,竹茹12 g,制半夏6 g,麦冬10 g,白芍12 g,太子参30 g,紫苏叶10 g,乌梅10 g,炙杷叶10 g,黄芪12 g,炒白术10 g,黄芩10 g,砂仁(后下)6 g.  相似文献   
27.
王新彦  武应芳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1):2300-2301
目的:观察中药大黄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2].方法:自1994年至2003年对35例患者采用生大黄配合西药作为观察组,与单独西药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2.85 %,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结论:观察组减慢了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速度,延后了进入尿毒症的时间.  相似文献   
28.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eure,CRF)是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的共同转归,是一种持续进行性的、不可逆的临床综合征。CRF组织学改变的特点是不同程度的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近年的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是参与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的关键性细胞因子,TGF—β1的过度表达可导致肾的纤维化,加速肾功能恶化。本研究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大黄治疗CRF,观察治疗前后血、尿TGF—β1及肾功能的变化,探讨大黄治疗CRF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9.
中药“升板胶”对大鼠凝血机能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对“升板胶”对大鼠凝血机能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选用纯系SD大鼠(200~220g),每日口服“升板胶”6g,连续一个月,观察了“升板胶”对大鼠凝血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口服“升板胶”的大鼠,其血中的血小板计数明显增多,凝血时间明显缩短,骨髓中的巨核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升板胶”主要作用于骨髓,刺激巨核细胞的的生成,从而使末稍血中血小板含量增多,促进凝血。  相似文献   
30.
杨素云  康钦树 《中成药》1993,15(9):14-15
用紫外光谱法和薄层层析法鉴别了含大黄的7种中成药。紫外吸收光谱结果表明,含正品大黄者,于275nm波长附近显示一最大吸收峰,而含伪品大黄者,其特征吸收峰在320nm波长附近。薄层层析提示,含伪品大黄者,于254nm紫外光下观察出现—持续亮蓝色荧光斑点(R_f值为0.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