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52篇
  免费   1433篇
  国内免费   1074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55篇
基础医学   265篇
口腔科学   97篇
临床医学   1950篇
内科学   1193篇
皮肤病学   194篇
神经病学   93篇
特种医学   4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490篇
综合类   6904篇
预防医学   1487篇
眼科学   61篇
药学   10422篇
  15篇
中国医学   9820篇
肿瘤学   154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373篇
  2022年   331篇
  2021年   454篇
  2020年   372篇
  2019年   451篇
  2018年   239篇
  2017年   445篇
  2016年   488篇
  2015年   598篇
  2014年   1100篇
  2013年   1166篇
  2012年   1594篇
  2011年   1645篇
  2010年   1601篇
  2009年   1594篇
  2008年   2272篇
  2007年   1845篇
  2006年   1928篇
  2005年   2314篇
  2004年   1949篇
  2003年   2363篇
  2002年   1337篇
  2001年   1205篇
  2000年   921篇
  1999年   807篇
  1998年   643篇
  1997年   569篇
  1996年   590篇
  1995年   556篇
  1994年   430篇
  1993年   309篇
  1992年   273篇
  1991年   288篇
  1990年   198篇
  1989年   177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我国医院制剂因病人治疗需要而产生与发展,也将因科技进步,制药工业发展而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目前,医院制剂正处于十字路口,下一步该如何走,是医院领导和药学界十分关心的问题。及早正确处理,既不影响或少影响对病人的治疗,又要尽量减少医院自身的经济损失,那么——  相似文献   
102.
早在本世纪60年代,就有人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开始进行研究;目前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研究报道数以百计,不胜枚举,但这些研究的共同特点是:仅就其某一方面或某一因素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病因、机理、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了探讨,不免有其局限性,所得结果也就不免有其片面性,不够全面和正确,因此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治和预后尚无统一认识。目前主要治疗首先是脑水肿的处理,包括巴比妥类、糖皮质激素和高渗制剂的使用等,但疗效均不肯定。及时、正确诊断及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对于降低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率、预防及减少远期后遗症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文通过对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住本院儿科病房的61例病例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早期诊治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103.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创建于1930年,前身系国民政府经济工业部工业试验研究所。现为重庆市科委直属科研机构,下设有中药生药、中药种植、冬虫夏草、中药化学、中药制剂、中药药理毒理、实验动物研究所以及信息中心,附属有临床药理门诊部、附属制药厂、天然保健制品厂、医药公司,形成了中药科技与产业化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04.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eure,CRF)是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的共同转归,是一种持续进行性的、不可逆的临床综合征。CRF组织学改变的特点是不同程度的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近年的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是参与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的关键性细胞因子,TGF—β1的过度表达可导致肾的纤维化,加速肾功能恶化。本研究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大黄治疗CRF,观察治疗前后血、尿TGF—β1及肾功能的变化,探讨大黄治疗CRF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5.
化学性静脉炎是恶性肿瘤化疗时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患者比较痛苦,且不利于肿瘤的进一步治疗,因此本病的预防是关键。2006年3月至2008年6月,笔者采用中药芪柏制剂塌渍预防化疗后静脉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6.
日本新药     
  相似文献   
107.
108.
中药“升板胶”对大鼠凝血机能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对“升板胶”对大鼠凝血机能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选用纯系SD大鼠(200~220g),每日口服“升板胶”6g,连续一个月,观察了“升板胶”对大鼠凝血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口服“升板胶”的大鼠,其血中的血小板计数明显增多,凝血时间明显缩短,骨髓中的巨核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升板胶”主要作用于骨髓,刺激巨核细胞的的生成,从而使末稍血中血小板含量增多,促进凝血。  相似文献   
109.
风湿止痛丸是由川乌、防风等六味药物组成的复方中药复方制剂,其标准中没有制定含量测定的方法,为了更有效的控制该制剂的质量,用HPLC法测定本方中主要药味防风的含量。方法学研究表明,本法分离效果良好,线性、稳定性、重现性、回收率等均符合定量测定的要求,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0.
克林霉素国内外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克林霉素研究历史概况1963年Mason等首先提出用林可霉素母核合成克林霉素的设想,直到1966年由Magerlein等才合成克林霉素。克林霉素最早由美国普强公司首先开发成功,并于1969年取得美国专利权。1968年率先在瑞士上市,商品名:Dalacin。我国于1975年开发研制成功,此后国内很多厂都投入生产。目前克林霉素常与庆大霉素、氨曲南或其它抗菌药品联用治疗需氧-厌氧菌感染。近年来有报道用克林霉素治疗寻常座疮(外用)、艾滋病患者的肺囊虫和弓形虫感染以及消化道、皮肤、软组织、骨髓炎、妇产科的感染控制,并取得了良好疗效。克林霉素(clindamyc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