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47篇
  免费   876篇
  国内免费   481篇
耳鼻咽喉   116篇
儿科学   54篇
妇产科学   52篇
基础医学   619篇
口腔科学   54篇
临床医学   2811篇
内科学   1664篇
皮肤病学   50篇
神经病学   1058篇
特种医学   7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7篇
外科学   1495篇
综合类   5696篇
预防医学   1759篇
眼科学   47篇
药学   2007篇
  12篇
中国医学   1135篇
肿瘤学   1472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310篇
  2022年   283篇
  2021年   352篇
  2020年   305篇
  2019年   286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296篇
  2016年   349篇
  2015年   484篇
  2014年   722篇
  2013年   855篇
  2012年   1079篇
  2011年   1245篇
  2010年   1158篇
  2009年   1076篇
  2008年   1310篇
  2007年   1112篇
  2006年   1084篇
  2005年   1094篇
  2004年   880篇
  2003年   837篇
  2002年   783篇
  2001年   743篇
  2000年   567篇
  1999年   488篇
  1998年   489篇
  1997年   514篇
  1996年   450篇
  1995年   379篇
  1994年   299篇
  1993年   213篇
  1992年   205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1 毫秒
31.
溴隐亭治疗垂体催乳素瘤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20年来,垂体瘤的药物治疗已有巨大进展。然后去认为药物治疗为铺助方法,但临床研究表明,对于某些肿瘤如垂体催乳素瘤(PRL腺瘤),药物治疗已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本研究从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溴隐亭治疗PRL腺瘤,观察其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2.
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细胞胀亡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胃癌、大肠癌中肿瘤细胞胀亡的存在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透射电镜技术检测胃癌、大肠癌中肿瘤细胞的胀亡情况。结果(1)在胃癌、大肠癌中分别检测到了不同时期的胀亡细胞,其胀亡指数分别为(2.6±0.9)和(2.3±0.8);(2)胀亡指数在胃癌、大肠癌中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肿瘤的大小、部位、大体分型、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中存在胀亡细胞,且其有望成为判断患者预后的一项新指标。  相似文献   
33.
杨惠 《中原医刊》2006,33(6):47-48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的分布、大小、病理即内镜特征以及息肉恶变过程中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电子结肠镜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肠息肉检出率为10.87%。其中腺瘤性息肉占52.13%。大小不等腺瘤性息肉恶变率与体积大小密切相关,体积大恶变率高,且多广基无蒂或亚蒂,以绒毛状腺瘤为主。炎性息肉以≤1.0cm的为最多。结论大肠息肉的癌变以腺瘤型为主。腺瘤与大肠癌关系密切。腺瘤体积为大绒毛结构者易癌变。  相似文献   
34.
甲状腺腺瘤分为滤泡状、乳头状囊性腺瘤二种。多发于女性,主要临床表现为甲状腺体内质地较软、表面光滑、随吞咽上下移动的单发结节,位置常位于甲状腺峡部。因其癌变率高达10%,且有约20%的病例伴有甲状腺机能亢进,故现代医学主张早期手术切除。中医药治疗甲状腺腺瘤有一定的效果。现将近十年来有关文献资料综述如下: 1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甲状腺腺瘤因其主症为颈前结喉处局限性、质地柔软的肿块,故总属祖国医学“瘿瘤”范畴,《说文解字》云:“瘿,颈瘤也”。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分石瘿、肉瘿、筋瘿、气瘿、血瘿,其中肉瘿更接近于  相似文献   
35.
36.
结直肠癌APC基因的PCR—SSCP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洪卫 《癌症》1997,16(4):309-311
结直肠癌APC基因的PCR-SSCP检测研究进展许洪卫关键词肿瘤抑制基因基因突变聚合酶链式反应大肠肿瘤中图号R735.34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等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理研究,近几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提高而深入。目...  相似文献   
37.
结肠腺瘤与腺癌p53,c—erbB2蛋白及CEA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5例正常结肠粘膜,40例结肠瘤及40例结肠癌组织的p53,c-erbB2和CEA的表达。结果发现:结肠癌患者p53,c-erbB2及CEA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腺瘤(P〈0.01)。p53阳性表达在不典型增生腺瘤患者中,重度显著高于轻度病例(P〈0.01);在结肠腺癌患者中低分化显著高于高分化病例(P〈0.05);CEA的新型单克隆抗体col-1对结肠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阳  相似文献   
38.
本文概述了人体补充钙后对大肠息肉及结肠癌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浙江省名老中医史奎钧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载,学术造诣精深,临床经验宏丰,从60年代开始探索甲状腺腺瘤的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师侍诊,整理其学术经验,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0.
目的:检测质粒介导的持续高产AmpC酶在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携带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头孢西丁纸片药敏试验(K-B法)作AmpC酶的初筛试验,头孢西丁三相试验间接法作AmpC酶的确证试验。结果:在检测的86株菌中,有9株菌K-B法初筛结果为阳性。在这9株菌中经头孢西丁三相试验确证有5株产AmpC酶,阳性率为5.8%。其中大肠埃希菌3株,肺炎克雷伯菌2株。结论:头孢西丁K-B法筛选试验结合头孢西丁三相试验可准确检出质粒介导的AmpC酶,可用于临床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