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38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9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火麻仁也叫大麻仁、麻仁或麻子仁,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果实。本品性平味甘,归脾、胃、大肠经。功能润燥滑肠,滋养补虚,适用于老人、虚人、热积病后及产后津枯血少所致的肠燥便秘。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火麻仁所含脂肪油可润燥滑肠通便,并能降低血压。动物实验显示,还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临床所见老年人、产后津枯及糖尿病、冠心病等各种慢性病所引起的便秘或习惯性便秘,均以火麻仁为主药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手足阳明经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寻常性痤疮(湿热蕴结)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抽签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维A酸乳膏,痤疮局部外涂,2次/d。治疗组35例梅花针叩刺,充分暴露针刺处皮肤,常规消毒,医者手握梅花针后端,食指伸直按压针柄,针尾在腕部横纹之上,针头与皮肤垂直,选取面部、背部痤疮密集处及手足阳明经叩刺,重点穴位叩刺约1min,60~80次/min,以皮肤表面轻潮红为度,3次/周;维A酸乳膏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症状积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4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6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9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7.1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皮损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梅花针叩刺手足阳明经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寻常性痤疮(湿热蕴结),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大肠经的能量代谢特征。方法通过大肠经深部组织氧分压、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温度变化,观察电针前后及电针合谷穴时的反应。结果电针前深部组织氧分压单独和联合测试均高于两侧非经对照部位(P<0.01),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和温度也高于两侧非经对照部位(P<0.01,P<0.05);电针时和电针后氧分压与电针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可使大肠经的氧利用率提高。  相似文献   
64.
1文献对旋覆花的认识 旋覆花为菊科植物旋覆花的干燥头状花序。((中国药典》2000版记载:“旋覆花味辛苦咸温,归肺脾胃大肠经,具有降气、消痰、行水、止呕之功能。主治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隔痞满,喘咳痰多,呕吐噫气,心下痞硬。”  相似文献   
65.
笔者,男,24岁。2010年3月27日夜因屋内寒冷,开空调暖风就寝,次日早起始感口干,鼻燥,右鼻塞,时擤、咳吐黄白色黏痰。未在意,只多饮水,于鼻内喷滴通鼻炎喷雾剂,每日1次。2010年4月1日下午于郊外  相似文献   
66.
<正>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神经精神异常综合征,是肝病终末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及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中医学并无"肝性脑  相似文献   
67.
妙用油菜防治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又名芸苔、胡菜、寒菜、苔菜、芸苔菜、苔芥、红油菜等。为十字花科植物,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油菜味辛,性凉,无毒,入胃、大肠经。具有散血、消肿的功能。可用于治疗劳伤吐血、血痢、丹毒、热毒疮疖、乳痈等症。治偏头痛油菜子0.3克,川大黄1克。共捣细末为散,每次  相似文献   
68.
目的:了解多种刺激方法在不同穴位上引起的温度变化的差异,显示经穴的温度特异性现象,为穴位特异性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健康志愿受试者被分为针刺、电热针、激光照射和对照四个观察组,采用红外热像观察方法对曲池穴刺激后大肠经上曲池、肘髎、手三里和温溜穴上的温度变化予以图像显示和分析。结果:三种刺激方式中,激光照射和电热针组的升温较高。按穴位分析,刺激后曲池穴和肘髎穴温度上升最多,其中激光照射后10min,肘髎穴升温达到1.1℃(P<0.05);电热针刺激后10min,曲池穴升温最高达到0.7℃(P<0.05)。结论:经脉上不同穴位对刺激产生不完全相同的皮肤温度影响。  相似文献   
69.
藤黄又名丹黄,产于泰国和马来西亚,我国亦有出产,其性寒,味酸、涩,有大毒,人肝、胃、大肠经。主要成份:含有树脂、胶质淀粉等。其药理:为峻下剂,普通剂量内服可引起剧烈疝痛,排出水样便,大量呕吐、腹痛、下痢、盆腔充血,发生肠炎。其功用:消肿、排脓、解毒杀虫,  相似文献   
70.
芦荟的临床应用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荟为百合科植物芦荟或同属植物的叶汁干燥品,别名老芦荟、新芦荟、肝色芦荟、透明芦荟、好望角芦荟。夏未秋初,将叶自茎部切断,收集流出汁液干燥可得。其性寒、味苦。归肝、胃、大肠经。含有维生素、氨基酸,多糖、黄酮等多种化学成份。具有清肝热,通便之效。用于便秘、惊风、外治湿癣等。并具有很好的美容化妆作用,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其临床应用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