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2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49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43篇
基础医学   6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39篇
内科学   247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1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97篇
综合类   1029篇
预防医学   2359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462篇
中国医学   621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369篇
  2011年   430篇
  2010年   378篇
  2009年   387篇
  2008年   517篇
  2007年   404篇
  2006年   363篇
  2005年   318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这篇文章中,应用圆形分布法计算了泰安市1984—1985两年流行出血热的发病平均日期,分别为1984年11月5号和1985年11月11号,两年合计的平均发病日期为11月9号。另外,还分析了发病的年龄和职业。这将为预防工作提供准确的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2.
稻田性皮炎与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振华  张石革 《中国药房》2005,16(14):1120-1120
稻田性皮炎常发生于水田中劳动的农民,以春、夏农忙季节多发,分为浸渍糜烂型皮炎和尾蚴皮炎.浸渍糜烂型皮炎多因在水田尤其是碱性水田中浸泡时间过长,使皮肤变软起皱,加之在插秧中不断地遭受机械性摩擦,从而使表皮擦破发生糜烂,其中水田的温度越高,越会诱发皮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进入秋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变得凉爽宜人。空气温度降低,人的食欲逐渐增强,消化力也提高,正是弥补由于夏天气温炎热造成营养不足的好季节。同时这个时候又是收获的季节,各种动物肉肥味美,蔬菜瓜果种类齐全,数量又多,是安排饮食的最好季节。不过,如果安排不当,也容易由于营养过剩或是食性不当而伤身,那么秋季安排饮食要注意什么呢?1.要注意防止热能过剩。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使人发胖,俗话叫“长秋膘”,这样不好。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而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  相似文献   
14.
疖是皮及皮下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疾患,多发于夏秋季节,尤以小儿为多,轻者。小儿疼痛,啼哭不止,影响休息;重者,若治疗不当形成脓毒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5.
金山 《东方药膳》2005,(5):38-38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 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中医称“痄腮”此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流行于冬春季节,发病急骤,恶寒发热,头痛,恶心,咽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发病 1~2天内即出现腮腺肿大,肿胀部位以耳垂为中心漫肿,边缘不清,有弹性感,局部有些发硬,疼痛或压痛,张口咀嚼时疼痛加剧。两颊内腮腺管口可见红肿。治疗应及时,下列 21种验方治腮腺炎疗效卓著,可任意选用: 1 、赤小豆、青黛各 30g,大黄 15g。先将赤小豆、大黄研细末,再与青黛粉混匀分成五包,用鸡毛(翅羽)蘸药液涂两腮部。干后再涂,不拘次数,1~3 天能治愈。2 、川芦贝、…  相似文献   
16.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全年均可发病,好发于冬春季节,儿童多见,有低热、厌食、四肢酸痛、恶心、呕吐、腹痛、头痛、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1~2d后出现皮疹,皮疹首先出现在头皮和躯干,逐渐延及面部,然后播散四肢呈向心性分布。丘疹底部呈环形红斑,表面形成水疱,疱疹壁较薄易破,直径1—4mm,稍呈椭圆形,单房,疱液先透明,数小时后变浑浊,水泡基部有一圈红晕,当水疱开始干时红晕亦消退,皮疹往往很痒,约1d开始从水疱中心开始干结,最后成痂,经1—2周脱落。  相似文献   
17.
沙眼衣原体(CT)是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在部分患者可引起附睾炎、前列腺炎、输卵管炎、盆腔炎、不孕、异位妊娠等严重并发症[1]。CT已成为性病中最常见的感染,研究CT感染的流行病学有助于临床筛查和治疗CT感染,有助于制定有效控制CT感染的措施。现将我院1995年以来的资料总结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对象1995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20829例,男8332例,女12497例,年龄17~65岁,平均34·9岁。病例的选择条件:(1)患者或其配偶有婚外性接触史或嫖娼卖淫史;(2)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刺痒、尿道口或宫颈分泌…  相似文献   
18.
静脉穿刺后造成皮下渗血甚至血肿并非罕见,尤其是选用较大号针头作静脉抽血后更是如此。通常拔针在拔针前先用一支棉棒横压针眼至拔针后约5分钟。这种方法会增加针头对血管壁的磨擦及损伤。棉棒只压迫了皮肤的针眼而未压迫静脉壁的针眼,易造成静脉壁针眼渗血。在寒冷季节受术者穿衣较多,尤其是袖口有松紧带者,当袖口拉起至上臂时,如同上血带使局部受压。另外拔针后短时间内术侧过度用力,均可使静脉压力升高,也是穿刺拔针后皮下渗血甚至形成血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吴秀梅 《护理研究》2005,19(5):919-920
医院感染是住院精神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夏秋季节常以消化道感染为主,一旦发生肠道交叉感染,病人之间会迅速蔓延,不易控制.精神科医院感染率超过10%.采用回顾性查阅病例调查分析法,将我院2001年-2004年第3季度间,凡住院48 h以上的病例进行分析,其消化道医院感染率:2001年22%、2002年24%.面对感染状况,引起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采取了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感染的人数明显下降,2003年感染率10%、2004年9%.现将护理管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春意盎然的季节,爱美的女孩自然也不甘寂寞,纷纷打出自己靓丽的旗帜。知道吗?只要你掌握了以下六项可以出奇制胜的美容战术,你也会为春日增光添彩。注意仔细洗脸春日气温升高,皮脂分泌会变得较活泼,面疱之类的小痘痘常常会悄然露面。为了保持面部皮肤的光滑,你最好仔细洗脸。最重要的是,要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洗面奶。你可以以自己洗脸后两小时的手感为标准,判断自己的面部肌肤类型,选择相应类型的洗面奶;如果面颊较干燥,鼻子却比较油腻,这说明你属于中性皮肤,宜选用中性洗面奶。而且,你的皮肤类型有时会随体质的改变而变化,细心的你最好及时注意到这一点。在使用洗面奶的同时,别忘了多用手指按摩按摩你的面颊,这样会促进血液循环,使你的面容更加红润、亮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