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几乎每个人心中都有光明,同时也有黑暗,连所谓的圣人也不例外。不同的是,有的人心中的光明多于黑暗,有的人心中几乎每个人心中都有光明,就同一个人来说,他心中的光明和黑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光明多一些,有时候则黑暗多一些。这同客观环境有关,更同主观意识有关。  相似文献   
62.
文珊 《癌症康复》2006,(5):40-42
这是圣雄甘地写的自传,看上去平淡朴实,不似那些改天换地的伟人传记,有着许多惊天动地的事迹.甘地是圣人,他的经历是改变自己、实现自我完善的体验.曾任美国国务卿的马歇尔将军说:"甘地是全人类良知的发言人."爱因斯坦则说:"后世之人大概不会相信,像这样一个有血有泪的人,曾在这个地球上走过."  相似文献   
63.
孔子.又被称为“孔圣人”。用“圣人”一词去形容一个人,那么,那个人的形象一定是光辉而高大的。孔子患有佝偻病,这是许多人不知道的,但文献确有记载,“修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庄子·外物》),“仲尼修肱而龟背”(《史记·孔子世家》),“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丘”。  相似文献   
64.
“治未病者”谓“圣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人”、“上工”是具有高度修养的医学理论家和临床家。《内经》反复论证“治未病”的重要性 ,体现善治未病的医生是高级医生。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医学思想 ,直至现在卫生工作的主要方针还是“预防为主”(即“治未病”) ;未来卫生工作的主要目标更是“预防为主”。这是社会进步、科学发展的必然 ,也是人们文化素质提高、精神文明程度增强的追求。建议中医学界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医疗实践活动中 ,突出中医学特色 ,加强“治未病”研究 ,再现中医学风采 ,再领医学风骚。  相似文献   
65.
刘振文 《气功》2011,(9):834-836
有的老年人到了七十三岁或八十四岁的时候,有如红日西坠,心惧不安,处在惶惶不可终日之中。因为孔子是七十三岁、孟子是八十四岁逝世的,当时人们对这二位圣人十分崇拜和迷信,认为普通百姓活不到圣人的寿命,所以民间就有了“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之说,从此,代代相传,流行甚广,害人匪浅。  相似文献   
66.
奥运来了,我们要在世人面前展示中华风彩,于是,所谓“礼仪”的东西备受重视。然而,犹如上轿了才想起梳妆打扮,这对于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应该是感到不好意思的事。几年前,我采访清华大学教授彭林的时候,他对礼的解释和理解让我深深感到:像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真的抛弃了很多先古优良的文明。这不是一点即通的事,看看他的文章,你会有所感悟。  相似文献   
67.
一、什么是亚健康 "亚健康"一词是个泊来品。在中国古代、现代的典籍中都不曾查到。其实,我们的祖先最早提出的"圣人治未病不治已病"的理论,顾名思义,也已包含着重视亚健康的原理。  相似文献   
68.
<四诊抉微>八卷,为清代林之翰所撰,成书于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林之翰,字宪百,号慎庵,别号苕东逸老,浙江乌程(今湖州市)人.清代康熙至雍正间名医,以<内经>诊病"色脉并重"为依据,认为"作述家专以脉称,而略望、闻、问,大违圣人色脉合参之旨",于是抉取古今有关四诊名著之精微,参以切身体会,编纂而成本书,其后附有<管窥附余>一卷,重点介绍原脉体用,有关脉、证分析等,大多是林氏的经验之谈,切实可法.  相似文献   
69.
70.
史济柱,生于1918年,著名老中医,主任医师,上海市中医医院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闸北区中医医院名誉院长。曾先后任上海市中医学会理事兼外科学会副主任,理事会顾问,上海市卫生局高级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上海中医药杂志粼中医年鉴55编委。1995年获“上海市名中医”称号。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4年确定为上海市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1997年上海市闸北区政府授予“卫生工作突出贡献奖”。[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