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文珊 《癌症康复》2006,(5):40-42
这是圣雄甘地写的自传,看上去平淡朴实,不似那些改天换地的伟人传记,有着许多惊天动地的事迹.甘地是圣人,他的经历是改变自己、实现自我完善的体验.曾任美国国务卿的马歇尔将军说:"甘地是全人类良知的发言人."爱因斯坦则说:"后世之人大概不会相信,像这样一个有血有泪的人,曾在这个地球上走过."  相似文献   
52.
大道至简     
《中医药文化》2012,(1):31+44+51+53+56
《黄帝内经》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扁鹊曰∶安身之要,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乡党》一篇,其载圣人饮食之节为甚详。后之人奔走于名利而饥饱失宜;沉酣于富贵  相似文献   
53.
朱启仁 《家庭医学》2004,(21):53-53
“寒头暖足”这一养生保健妙诀,古已有之。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墓帛医书《脉法》中有:“圣人寒头暖足,治病者取有余而补不足也。”  相似文献   
54.
刘振文 《养生月刊》2011,32(9):834-836
有的老年人到了七十三岁或八十四岁的时候,有如红日西坠,心惧不安,处在惶惶不可终日之中。因为孔子是七十三岁、孟子是八十四岁逝世的,当时人们对这二位圣人十分崇拜和迷信,认为普通百姓活不到圣人的寿命,所以民间就有了"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之说,从此,代代相传,流行甚广,害人匪浅。  相似文献   
55.
道德经     
《家庭医学》2013,(9):1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相似文献   
56.
有些老人到了73岁和84岁时特别害怕,认为这两个年龄是"坎",容易死亡。这是受了"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等迷信说法的影响。"73"、"84"这两个年龄数字是怎么来的呢?它和我国古代孔子、孟子两位圣人的死亡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57.
皇帝与圣人     
明武宗,讳厚照,明第十帝。很多人印像里的他,就是京剧《游龙戏凤》里那位好色的正德天子。武宗享寿31岁,生命中的一半都在当皇帝。从《明史》记载来看,他没有为朝政操过多少心,大部分时间沉浸于私人爱好中。与宋徽宗、李后主相比,武宗的书画诗词造诣平平。但他也有两样  相似文献   
58.
《老子》81章中直接论及“圣人”的达26章31处,占全书总数的三分之一强。圣人作为道最深刻的体察者和最完美的运用者,寄托了老子全部的政治理想和哲学思考。在深入探寻老子圣人之道精髓的基础上注入现代内容,重点发扬圣人之道无为中和的政治理想、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博大深沉的人文关怀、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颇有助益。  相似文献   
59.
孔子.又被称为“孔圣人”。用“圣人”一词去形容一个人,那么,那个人的形象一定是光辉而高大的。孔子患有佝偻病,这是许多人不知道的,但文献确有记载,“修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庄子·外物》),“仲尼修肱而龟背”(《史记·孔子世家》),“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丘”。  相似文献   
60.
“治未病者”谓“圣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人”、“上工”是具有高度修养的医学理论家和临床家。《内经》反复论证“治未病”的重要性 ,体现善治未病的医生是高级医生。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医学思想 ,直至现在卫生工作的主要方针还是“预防为主”(即“治未病”) ;未来卫生工作的主要目标更是“预防为主”。这是社会进步、科学发展的必然 ,也是人们文化素质提高、精神文明程度增强的追求。建议中医学界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医疗实践活动中 ,突出中医学特色 ,加强“治未病”研究 ,再现中医学风采 ,再领医学风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