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88篇
  免费   1285篇
  国内免费   722篇
耳鼻咽喉   115篇
儿科学   218篇
妇产科学   98篇
基础医学   736篇
口腔科学   155篇
临床医学   3096篇
内科学   1517篇
皮肤病学   248篇
神经病学   421篇
特种医学   4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8篇
外科学   921篇
综合类   6198篇
预防医学   2632篇
眼科学   239篇
药学   3067篇
  23篇
中国医学   6118篇
肿瘤学   756篇
  2024年   254篇
  2023年   867篇
  2022年   686篇
  2021年   826篇
  2020年   810篇
  2019年   603篇
  2018年   274篇
  2017年   496篇
  2016年   518篇
  2015年   669篇
  2014年   1078篇
  2013年   1013篇
  2012年   1279篇
  2011年   1409篇
  2010年   1255篇
  2009年   1223篇
  2008年   1759篇
  2007年   1499篇
  2006年   1324篇
  2005年   1497篇
  2004年   1391篇
  2003年   1207篇
  2002年   868篇
  2001年   720篇
  2000年   580篇
  1999年   456篇
  1998年   385篇
  1997年   321篇
  1996年   329篇
  1995年   246篇
  1994年   192篇
  1993年   176篇
  1992年   153篇
  1991年   137篇
  1990年   163篇
  1989年   154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5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随着分子医学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基因检测技术的提高,许多家族性遗传性肿瘤的致病基因不断被发现,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将预防性手术作为这类肿瘤的预防措施。现就预防性手术在胃肠外科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72.
73.
目的分析纳络酮联合施捷因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组)与纳洛酮与施捷因联合治疗组(联合组),各6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的“三支持”、“三对症”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纳络酮、施捷因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治疗后3天、治疗后7天的血清β-EP、血清NSE、血清XO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液β—EP、NSE、XO测定结果分别如表I、表2、表3所示,治疗3天、7天轻度HIE两组下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中度及重度HIE联合组较常规组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施捷因联合治疗能减少血液β—EP的释放,减少NSE,XO的释放,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可作为临床治疗中重度HIE的一种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74.
放射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约70%以上的肿瘤患者需采取放射治疗^[1]。放疗可防止局部复发,减轻症状,提高长期生存率,在肿瘤的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其在对肿瘤局部的控制和杀灭的同时,对正常组织细胞同时产生生物效应和破坏作用,引起一系列的毒副反应和后遗症。  相似文献   
75.
为了探讨乌头类有毒中药在基因层面的毒性及其毒作用机制,为临床安全使用该类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根据国际ICH的要求,在SPF实验条件下采用生川乌、生草乌和生附子水煎液灌胃KM种小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采用基因表达谱技术,对小鼠心、肝、脾、肺和肾五种脏器的毒性进行全基因组描绘,应用Cluster、GO和Pathway等生物信息学手段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定量PCR验证。进行信息汇总与数据挖掘,结果显示可能的毒性及其毒作用机制如下:  相似文献   
76.
注射用丹参分子排阻色谱及指纹图谱差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注射用丹参质量差异的分析方法.方法 取临床不良反应有差异的不同批号的样品进行平行比对试验,分别应用凝胶分子排阻色谱、碳十八反相液相色谱进行指纹图谱分析,通过综合差减分析揭示非小分子酚酸类成分信息.结果 注射用丹参的凝胶分子排阻色谱有显著的批间差异,非小分子酚酸类成分批间差异显著,与豚鼠急性毒性反应程度相对应.结论 非小分子酚酸类成分应作为丹参系列注射剂质量控制的重点.提出谱毒学研究是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77.
中医学对于艾滋病的研究起始于中国援外医疗队对艾滋病患者的中药治疗,之后随着艾滋病在国内发病急骤升高,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危害日益严重及社会对艾滋病的高度关注,中医学对艾滋病的研究广泛而深入.二十多年来,中医学对艾滋病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而且显示出良好的前景.但是以往的研究重在临床症候观察及治疗药物的探讨,要实现"治本",重要的是从中医学角度认识其病因、病机等.  相似文献   
78.
儿童心因性疾病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心因性疾病是指心理因素引起的、无器质性疾病基础的躯体和精神症状^[1],可出现强直姿势、强直动作、重复运动、呼吸急促等症状,易误诊为癫痫、心肌炎或其它器质性疾病。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诊治的心因性疾病50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9.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各种心内直视手术309例中,共发生7例鱼精蛋白毒性反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0.
甲醛对小鼠致突变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甲醛对小鼠的致突变作用。方法 选择健康昆明种小鼠 5 0只 (雌雄各半 ) ,随机分为 3个剂量组 :甲醛高剂量组 (2 0 0 0mg/kg·bw)、中剂量组 (2 0 0mg/kg·bw)、低剂量组 (0 2 0mg/kg·bw) ,1个阴性对照组 (生理盐水 )和 1个阳性对照组 (环磷酰胺 5 0mg/kg) ,采用腹腔注射染毒 ,每天 1次 ,连续 5d。于第六天处死雌性小鼠进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于第三十五天处死雄性小鼠进行精子畸形试验 ,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微核及畸形精子数。结果 甲醛中、高剂量组骨髓细胞微核数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 (P <0 0 5 ;) ,同时低、中、高剂量组精子畸形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 (P <0 0 1)。结论 甲醛对小鼠具有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