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81.
《健康世界》2005,(5):57-57
大约75%的偏头痛患者是女性,与此同时,男性患者虽然所占比例较低,但严重程度却更高,在偏头痛发作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患者甚至会出现四肢麻木、幻觉、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医学研究人员发现,在饮食中,减少或避免一些食物的摄入,有预防偏头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高血压是西医诊断,中医并无这一病名。高血压的主要临床表现(这里主要指原发性高血压)为头痛,头晕,头胀,耳呜,眼花,健忘,失眠,烦躁,四肢麻木等。这些症状在中医书中千百年来已经有非常丰富的治疗经验和医案记载。因此高血压病大多数属于中医的“眩晕”“头痛”等范畴。  相似文献   
83.
甘草附子汤为《伤寒论》方。由甘草、附子、白术、桂枝四味药物组成,主治风湿相搏,骨节痛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四肢麻木或身微肿等证。本方用附子温经散寒,定痛除湿,白术健脾燥湿以实卫,桂枝去风和营,甘草缓和诸药,共奏温阳散寒祛湿止痛之功。现将临床运用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4.
1例45岁女性患者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给予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0.4 g,1次/d),并给予苏黄止咳胶囊(3粒,3次/d)及孟鲁司特钠(10 mg,1次/d,睡前)口服。患者首次口服孟鲁司特钠10 mg后约30 min,出现四肢麻木震颤、呼吸困难、全身乏力,继而出现恶心、呕吐,持续约2h无缓解。停服孟鲁司特钠,左氧氟沙星和苏黄止咳胶囊继续应用,同时给予相应对症处理。观察至次日下午16:00,患者四肢麻木震颤、呼吸困难症状缓解,未再出现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85.
患者女,57岁。因全身皮肤变黑1年余,腹痛、腹胀11个月就诊。患者1年前无诱因出现全身皮肤变黑,双手、双膝关节以下皮肤发凉伴四肢麻木,从肢体远端向近端进展,进行性跛行,11个月前出现腹痛、腹胀,餐后为著,后出现腹泻,6~7次/d,无黏液及脓血,伴双下肢乏力,走路摇摆。  相似文献   
86.
患者男,45 岁,汉族.主因进行性四肢麻木无力4 年,于2009 年7 月9 日入院.患者4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足部麻木,此后麻木范围逐渐上升至右小腿,并反复出现恶心,时有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无呕血.3 年前于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腰椎间盘突出,行手术治疗后肢体麻木未见好转,逐渐出现左下肢及双上肢麻木,同时伴有四肢无力,无肢体疼痛及肉跳,2 年前肢体无力加重,行走较前困难,呕吐好转,出现腹泻,排黄色稀便,3 ~6 次/d,无腹痛,里急后重,无黑便及黏液脓血便,就诊当地医院诊为"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给予维生素、激素等治疗,稍有好转,停药后症状再次加重.1 年前肢体麻木无力明显加重,麻木范围扩大至双侧大腿根部及手肘部,不能独立行走,并伴有小便失禁,消瘦,体重下降30 kg,直立性头晕,胸腹背部出汗增多,头部及肢体无汗.既往体健,否认家中类似病史及遗传病史.  相似文献   
87.
病例1:男,68岁,因上感静脉滴注双黄连,每日一次治疗.第三天,患者自诉胃部、脐周隐痛、伴恶心、乏力、腹泻、查体脐周腹部轻度压痛,肠鸣音活跃,经停药对症处理而治愈. 病例2:女,46岁,因慢支给予静脉滴注双黄连针剂,45滴/min,约20min后,患者主诉头痛、头晕,四肢麻木感,恶心无呕吐,面色苍白,冷汗.  相似文献   
88.
患者男性,80岁.主因“发现血糖升高4年,四肢麻木刺痛3个月”于2011年11月就诊于我院内分泌科.患者4年前诊为“2型糖尿病”,予格列喹酮控制血糖;半年前因血糖控制不佳,调整降糖方案为二甲双胍250mg Qd+格列喹酮30mg Qd,此后空腹血糖控制在6mmol/L.4个月前患者曾出现一过性双下肢对称性可凹性浮肿,自行好转.3个月前出现四肢远端对称性麻木、刺痛,进行性加重,曾口服甲钴胺,效果不佳.2个半月前曾出现一过性双下肢紫癜样皮疹,1个半月前皮疹完全消退.患者病程中无肉眼血尿、少尿、盗汗、午后低热、咳嗽、咯血、恶心、呕吐、关节痛等表现,近半年来患者体重下降5kg.既往、个人及家族史:10年前曾患脑梗塞;无重金属、放射性物质及有毒物质接触史;吸烟60年,10支/d,不饮酒.  相似文献   
89.
葡萄糖复合液预防奥沙利铂所致肢体麻木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预防静脉滴注奥沙利铂所致的肢体麻木.方法:62例癌症患者静脉滴注奥沙利铂,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1例采用50%葡萄糖加25%硫酸镁、维生素B12的混合液,在静脉滴注奥沙利铂前用纱布湿敷;干预组21例在混合液的基础上再加地塞米松成为葡萄糖复合液,用同样的方法湿敷.结果:干预组的麻木程度、麻木时间远低于对照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葡萄糖复合液能有效预防奥沙利铂所致肢体麻木.  相似文献   
90.
杨琳 《贵州医药》2005,29(6):506-506
患者女性,34岁,因四肢麻木、感觉异常15天,伴双下肢无力5天,门诊以“吉兰—巴雷综合征”收入院。入院查体:T37℃,P62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心肺腹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神清,双眼外展露白0.2cm。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张力降低,双下肢近端肌力Ⅲ级,远端肌力Ⅱ级,双上肢腱反射( ),双下肢腱反射(-),感觉检查无明显异常,双侧病理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