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3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fial neoplasias,CIN)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治疗可以收到较好的疗效,作者总结恩师兰宏江20年来对CIN治疗心得,并进行系统的辨证分型,并对68例CIN患者进行分组,应用四妙勇安汤治疗的34例,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2.
低毒感染性指骨骨髓炎多因被鱼刺、虾刺、蟹刺等海洋生物刺伤手所致,多发于沿海地区,病程长,治疗困难,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并严重影响其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我们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方法治疗低毒感染性末节指骨骨髓炎1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15例,均来自我院2004年12月至2010年12月治疗低毒感染性末节指骨骨髓炎患者,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32~58岁,  相似文献   
63.
目的 通过粪便代谢组学技术,考察通阳化浊方与四妙勇安汤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白兔,雄性,每组10只,随机分为4组,包括空白组、模型组、通阳化浊方组与四妙勇安汤组。空白组给予8周正常饮食;模型组和两个给药组以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用球囊法手术损伤实验兔的右侧颈总动脉;两个给药组在术后,分别每日1次灌胃给予通阳化浊方和四妙勇安汤至第8周。模型组与实验组每组抽取3只家兔,采集粪便后,用LC-MS技术进行粪便代谢组学检测,运用PCA与OPLS-DA分析法来寻找差异性表达的代谢物和代谢途径。结果 相较于模型组,通阳化浊方与四妙勇安汤组分别存在59和48个差异化合物,通阳化浊方组涉及20条代谢通路,5条主要代谢通路分别为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视黄醇代谢、苯丙氨酸代谢以及淀粉和蔗糖代谢;四妙勇安汤组涉及15条代谢通路,4条主要代谢通路包括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亚油酸代谢和花生四烯酸代谢。结论 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家兔的过程中,通阳化浊方与四妙勇安汤在粪便代谢组学方面存在差异性代谢产物,干预相应的代谢通路,可能会对药物的作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4.
下肢静脉溃疡多见于下肢静脉曲张或下肢深静脉血栓等病史患者,属中医“臁疮”范畴。笔者所在地区位于北方农牧地区,人民群众大都从事重体力劳动,加之饮食不节,外感寒湿,该病发病率高。发病后多数患者因经济条件选择保守治疗。笔者用四妙勇安汤加味内服加外用治疗下肢静脉溃疡20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5.
近年来学术界日益关注到四妙勇安汤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方剂。对其在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以及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发现:四妙勇安汤及其合方治疗冠心病已经有一定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目前高质量、得到广泛认可的临床研究仍有待继续加强。四妙勇安汤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研究主要涉及调节血脂水平、保护血管、拮抗炎症反应、稳定易损斑块和抑制心肌细胞增殖等方面,但四妙勇安汤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释清楚,下一步需要借助组学分析等手段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6.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四妙勇安汤对脱疽、糖尿病和冠心病“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检索四妙勇安汤中4味中药相关的所有化合物和作用靶点,运用UniProt数据库进行标准化,并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中药-化合物-靶点”作用网络;通过GeneCards和NCBI数据库获取脱疽、糖尿病和冠心病的相关基因,并与药物作用靶点取交集,利用Cytoscape 3.7.2,构建四妙勇安汤与3病(脱疽、糖尿病、冠心病)的靶点关联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共有靶点的PPI网络;应用BioGPS获取其在器官组织的分布信息,绘制关键共有靶点的人体定位图谱。基于Bioconductor,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 根据口服生物利用度≥ 30%和类药性≥ 0.18,筛选得四妙勇安汤活性化合物,共计120个,并预测到205个潜在靶点;获得脱疽疾病靶点946个,糖尿病疾病靶点14 957个,冠心病疾病靶点7 567个,将其映射到药物作用靶点,获得79个共有靶点。BioGPS显示关键共有靶点主要分布在垂体、心脏、视网膜、肾上腺皮质、骨骼肌中;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条目93个(P<0.01),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147条信号通路(P<0.01)。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号通路、动脉粥样硬化与流体剪切应力、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排序靠前,主要与免疫炎症、细胞凋亡相关。结论 四妙勇安汤“异病同治”脱疽、糖尿病和冠心病的主要机制涉及免疫调节、炎症反应以及细胞凋亡相关信号通路,为进一步实验验证、潜在药理学机制及临床拓展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脉络宁注射液联合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防治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效果。方法:2013年4月到2015年4月期间,选择收治的74例下肢骨折术后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7例、观察组37例。对对照组患者只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配合抗凝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脉络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2周和30d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D-二聚体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体恢复有效率为98.61%和91.67%,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出血事件。结论:脉络宁注射液联合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防治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明显的效果,可预防DVT并促进患者血栓消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8.
四妙勇安汤在清·鲍相 王敖撰之《验方新编》中主治脱骨疽。近年来笔者以本方加味治疗妇产科术后静脉血栓形成 8例 ,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妇产科术后患者 ,其中妇科术后5例 ,剖宫产术后 3例 ;年龄最大 6 5岁 ,最小 2 5岁 ;病程在 2~ 7天。主要临床表现 :下肢局部红、肿、热、痛 ,并可伴有发热、口渴、乏力、便秘、舌红、脉数等症。方药 :金银花 50 g ,玄参 30 g ,当归、穿山甲、川牛膝各 15g ,生甘草 2 5g ,黄芪 4 0g。日 1剂 ,水煎 ,早晚分服。随症加减。2 治疗结果   8例全部治愈 ,最多服药 2 8…  相似文献   
69.
刘得华 《新中医》2000,32(6):51-51
四妙勇安汤出自《验方新编》 ,由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组成 ,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之功。笔者运用该方加减 ,用治慢性咽炎、结肠炎、习惯性便秘等 ,取效良好 ,兹举例如下。1 慢性咽炎谢某 ,女 ,4 1岁 ,1 997年 6月 1 3日初诊。患慢性咽炎 1 3年。反复发作 ,发时咽干痛 ,出声不爽 ,咽中如有物梗阻 ,咯之不出。口干苦 ,少寐多梦 ,大便结 ,尿短赤。屡服中西药少效 ,因咽炎再发来诊。症如前述 ,兼口中烘热 ,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 ,颌下肿痛 ,唇红干 ,舌黯红、苔黄干 ,脉细数。证属邪热瘀毒蕴结咽喉。治以清热解毒 ,活血散结。拟四妙勇安汤…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观察四妙勇安汤和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四妙勇安汤和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1,P<0.05).结论 四妙勇安汤和血府逐瘀汤为主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足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