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31篇
  免费   546篇
  国内免费   58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348篇
内科学   111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00篇
综合类   1925篇
预防医学   49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458篇
  5篇
中国医学   7227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207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276篇
  2015年   451篇
  2014年   666篇
  2013年   608篇
  2012年   888篇
  2011年   915篇
  2010年   762篇
  2009年   708篇
  2008年   678篇
  2007年   592篇
  2006年   578篇
  2005年   478篇
  2004年   353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胃脘痛是指以胃脘痛为主动症.常伴有上腹部胀满,暖气吞酸,饮食不适等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胃下垂、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及部分胰腺和胆道疾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动症者.均属本病的范畴;现代名老中医对胃脘痛的辨治和用药方面有许多独特经验.  相似文献   
82.
<正> 1 甘辛化阳重用甘草禀赋薄弱,久病不愈,气衰力惫,脏腑虚寒,治应温补。高师认为,人身脏腑虚寒,无非心脾肾三脏阳气之不足,单予辛温药物补虚回阳助阳,只能改善一时的形证,难以持久。必奠以大补中气,资其生化之源,方可阳热与气力并增。故重用甘草,甘辛同用,以达阳生阴长。心阳虚时,证见心悸、气短、胸闷、心痛,舌淡苔白,脉虚无力或结代。常用炙甘草配桂枝、制附子,补中温阳,使气血充达,心阳得复。  相似文献   
83.
《中国乡村医药》2006,13(4):76-76
痄腮痄腮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以腮部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民间俗称“趁耳寒”、“颊耳寒”;中医称“痄腮”、“温毒发颐”、“蛤蟆瘟”;西医称“流行性腮腺炎”。痄腮是因风温病毒之邪由口鼻而入所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两季较为多见。多发于幼儿,二岁以下的小儿少见、十二岁以上的个别儿童可伴有睾丸红肿作痛,并可引起终生不育。本病预后良好,可获得终生免疫力。也有极个别病例可因温毒内陷而发生痉厥昏厥。痄腮可发于一侧或两侧,患处逐渐肿大,拒按。其化脓者称为发颐,但少见。治疗以疏风解毒,软坚消肿为大法。【临床症状】初时腮部一…  相似文献   
84.
周仲瑛教授是学验俱丰的中医临床大家,在中医学众多领域都有很高深的造诣,尤善治疗疑难杂病.我们有幸跟师学习,以下仅就周老诊疗运动神经元病1例,谈谈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85.
张老善治内科疑难杂病,尤其是脾胃疾病.他提倡"医可有派,医不守派;治必有方,治不泥方".所以行医数十年来,他一直坚持学习中西医技,不据门派之见.治疗疾病常多法兼用,无论针灸、薄贴、外熨、丸散,只要有效,他都运用.  相似文献   
86.
针灸穴名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穴位的命名据古籍记载,已有经穴361个、奇穴400个左右,近代又发现大量谓之“新穴”,每个穴位皆有一定的名称,其命名或因其处所、或取其事功、或喻之以物象、或依声托事等等不一,但绝非信口偶言,诚如《千金方》所云:“凡诸孔穴名不徒没,皆有深意。”故分析穴位名称的命名原则及隐含之义,从揣穴之功用、部位颇有裨益,也能领悟古人命名的用心所在。本文仪就经穴名称的若干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拙笔之处望同道正腕!  相似文献   
87.
于家菊同志,女,1934年生,辽宁沈阳人,为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名老中医,原肾病科主任、肾病研究所所长。于2005年1月19日15时15分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70岁。  相似文献   
88.
成肇仁教授潜心研究伤寒数十载,精研方证,究其理致,并及时总结经验,逐步扩大经方主治范围,与临床紧密结合治疗各种疾病,彰显经方魅力,屡获奇效。笔者特此辑录几则验案,抛砖引玉,以使伤寒学习者从深层次把握经方博大精深之内涵。猪苓汤某女,65岁,07年5月27日初诊。陈发性左侧腰痛牵引左少腹不适已1年,伴血尿,纳可,二便调,舌暗红苔薄黄,脉沉弦。B超示左肾多发性结石,既往史为糖尿病、胆结石、颈椎病。处方:金钱草60g,郁金12g,内金末(冲)12g,猪苓10g,泽泻10g,茯苓15g,阿胶(烊化)10g,滑石18g,石韦50g,淮牛膝15g,白茅根10g,甘草6g。三诊时已无明显不适,因脉弦滑,故去猪苓g、泽泻、阿胶,加白芍30g,海金砂30g,车前草30g。但四诊时又见尿色暗红,故去海金砂,加阿胶、泽泻、猪苓10g,守上方加减服用百剂,B超示结石已无。按结石乃湿热蕴结下焦,尿液煎熬成石,不通则痛,有形之物伤肾之血络故见血尿。病人既有糖尿病之既往史,阴虚于内,如一味利尿通淋,更损阴液。“存一分阴液,则存一分生机”,方用三金汤合猪苓汤以利尿通淋,清热养阴。猪苓汤用于少阴阴虚,水热互结证,关乎心肾。凡阴虚水热互结之证,用...  相似文献   
89.
马凯 《光明中医》2009,24(7):1233-1234
总结了古景润主任医师对肾病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分析,辨证施治的经验.脾肾阳虚、气虚是主要病因,温肾健脾,化气行水是主要治法.水肿、蛋白尿是治疗的关键.笔者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90.
陆瘦燕是我国现代著名的针灸学家、教育家。他秉承家学,针术精湛,毕生致力于针灸医学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为针灸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009年是陆瘦燕先生诞辰100周年,为纪念他的功绩,继承发扬他的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上海中医药大学将在2009年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