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15篇
  免费   596篇
  国内免费   171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378篇
妇产科学   90篇
基础医学   318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2212篇
内科学   983篇
皮肤病学   151篇
神经病学   105篇
特种医学   2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331篇
综合类   4331篇
预防医学   1671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889篇
  14篇
中国医学   3857篇
肿瘤学   125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208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356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270篇
  2015年   301篇
  2014年   641篇
  2013年   682篇
  2012年   845篇
  2011年   1024篇
  2010年   908篇
  2009年   723篇
  2008年   1293篇
  2007年   1082篇
  2006年   904篇
  2005年   1074篇
  2004年   1006篇
  2003年   830篇
  2002年   503篇
  2001年   465篇
  2000年   362篇
  1999年   288篇
  1998年   321篇
  1997年   277篇
  1996年   229篇
  1995年   218篇
  1994年   196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62.
陶琦 《职业与健康》2004,20(1):130-131
发热是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机能异常,保持产热与散热在高水平上的平衡,以致产生体温升高的情况.我院1 a内收治的186例烧伤病人中,由于年龄、烧伤面积、所处烧伤阶段等因素,体温的变化在临床上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本文试图通过以上病例的分析,探求其发热规律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3.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由黄芪、甘草、人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组成,具有调补脾胃、益气升阳作用,用以治疗气虚发热、身热有汗、渴喜热饮、头痛恶寒、少气懒言或气虚下陷所致之症。笔者临床用其治疗多种疾病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4.
支气管炎是由病毒、细菌及物理、化学等刺激因素引起支气管黏膜和周围组织的炎症性病变。根据病情轻重和病程长短分为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表现为咳嗽、喉痒、痰多。慢性支气管炎可并见气喘、呼吸困难等症候,继发感染常伴有发热。  相似文献   
65.
中期病理妊娠引产在临床上常见的方法是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入法,但有引起刺入胎盘及导致羊水栓塞的可能,还可能导致宫内感染及药物性发热等副反应,有引产失败、产道损伤、妊娠产物残留的可能.  相似文献   
66.
中枢神经系统狼疮(NPLE)是影响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约2/3的SLE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常见的NPLE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癫痫、抽搐、精神障碍等,常伴有神经系统体征。而以单纯高热为惟一症状的NPLE尚未见相关报道,报告我们诊治的2例患者,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67.
患者为一名来自非洲的11岁男童,因左侧髋部疼痛、发热、体力不支1d而被收入当地医院治疗。该患儿1d前踢足球时摔伤左侧髋部,不久后症状出现。患儿既往无明显病史。4个月前,他家搬到英国居住。当时他的身体  相似文献   
68.
静脉输液是护士最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它以疗效快、刺激小、给药剂量准确、可连贯或联合给药等优势成为治疗的基本手段。近几年,由输液反应引发的护患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据统计,80%的输液反应为发热反应。护士作为静脉输液的具体实施者,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最大限度减少发热反应的发生。本文从配药环境、配药手法、穿刺操作、输液中的速度与温度、药物与输液用具等因素与发热反应的关系分析,同时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9.
四正丸 四正丸,由藿香、香薷、厚朴、紫苏叶、枳壳、陈皮等药组成,有祛暑散寒的作用。传统应用于发热恶寒、头身困倦、腹部胀痛、腹泻等症状。近年来发现,经中医辨证后灵活使用,四正丸对下列几种疾病也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0.
膈肌肿瘤在临床上极为少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气短等非特异性症状,而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更为罕见。我科2008年7月收治以反复发热为主要症状的膈肌纤维肉瘤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