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98篇
  免费   961篇
  国内免费   426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112篇
妇产科学   60篇
基础医学   674篇
口腔科学   81篇
临床医学   1327篇
内科学   865篇
皮肤病学   127篇
神经病学   588篇
特种医学   4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980篇
综合类   3607篇
预防医学   2761篇
眼科学   86篇
药学   2019篇
  15篇
中国医学   6485篇
肿瘤学   432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315篇
  2021年   291篇
  2020年   246篇
  2019年   312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429篇
  2016年   594篇
  2015年   971篇
  2014年   1439篇
  2013年   1453篇
  2012年   1214篇
  2011年   1089篇
  2010年   936篇
  2009年   892篇
  2008年   1425篇
  2007年   1088篇
  2006年   1367篇
  2005年   1637篇
  2004年   890篇
  2003年   698篇
  2002年   590篇
  2001年   464篇
  2000年   405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224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21.
脑卒中后抑郁症相关心理社会因素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以指导心理干预,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3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组,42例卒中后无抑郁患者为对照组。以医学应对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Barthel指数(BI)为评定工具,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面对量表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屈服量表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SS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B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性干预并加强社会支持可能对防治卒中后抑郁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
Saper  J.  Dahlof  C.  So  Y.  Lines  C.  樊慧婷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9):51-51
目的:评价罗非考昔和布洛芬在急性偏头痛治疗中的有效性、耐受性及安全性。背景:以往的研究表明罗非考昔对于单次偏头痛发作具有很好的疗效和耐受性。本研究旨在验证罗非考昔在单次偏头痛发作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在急性多次偏头痛发作治疗中的临床资料。布洛芬被作为对照的非选择性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研究,分别对成年偏头痛患者(n=783)的一次偏头痛发作给予以下治疗:罗非考昔(25mg或50mg)、布洛芬400mg或安慰剂。患者可选择纳入为期3个月的延伸试验阶段。结果:在单次发作期,服用罗非考昔25mg、罗非考昔50mg和布洛芬400mg患者2h后的头痛缓解率分别是59.4%、62.2%和57.7%,而安慰剂治疗组患者的缓解率只有30.5%(与安慰剂组相比较,P〈0.001)。据统计,其余指标也显示出有效的药物治疗显著优于安慰剂。在延伸试验阶段,服用罗非考昔25mg、罗非考昔50mg和布洛芬400mg偏头痛患者2h后的平均头痛缓解率分别是61.8%,65.4%和59.3%。服用罗非考昔50mg患者的平均24h持续头痛缓解率(52.0%)较服用罗非考昔25mg(47.8%,P〈0.050)或布洛芬400mg(39.0%,P〈0.010)的患者明显。在单次发作阶段,与安慰剂组患者(27.8%)相比,罗非考昔50mg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升高(37.8%,P〈0.050),  相似文献   
23.
2003年3月-2004年6月我科以中药洗剂治疗小儿湿疹46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组4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躯体形式障碍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其发病与心理因素相关,为探讨防御机制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发病的作用,旨在更好地指导心理治疗。因此,本文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使用的防御机制与正常人群对照研究。现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25.
目的:确定UVB靶向光疗治疗局限性银屑病是否安全有效及是否存在量效关系。设计:随机、对评估者设盲对照研究。机构:泰国曼谷大学医院皮肤病门诊。患者:14例稳定性局限性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干预:依据预定的最小红斑量(M EDs),随机给予患者不同通量的UVB靶向光线治疗,3次/周。在4  相似文献   
26.
综合性医院抑郁症的特点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抑郁症的临床特点及抗抑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同时对其中24例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对汉密尔顿抑郁评定表(HAMD)的平均总分数、汉密尔顿4因子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在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46例抑郁症患者均以不同程度的躯体症状为主诉,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涉及全身各系统;其中24例抑郁症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评定表的平均总分数、汉密尔顿4因子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分分数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结论:了解抑郁症患者躯体症状的临床特点,对于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帕罗西汀对抑郁症患者具有明显的抗焦虑作用及早期改善睡眠的作用且整体抗抑郁疗效好.  相似文献   
27.
妊娠性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主要特征是:母体难以忍受的瘙痒症,血清胆汁酸升高(≥10μmol/L)以及胎儿死亡风险的增加。最近,确定了一个与影响胎儿损害相关的界值,即血清胆汁酸≥40μmol/L。在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中,作研究了熊脱氧胆酸(UDCA)和地塞米松对瘙痒症、胆汁淤积的生化指标和胎儿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为此,选取了130例患有ICP的妇女,随机分到UDCA组(1g/d,使用3周),地塞米松组(12mg/d使用1周,第2周、第3周使用安慰剂)和安慰剂组(使用3周)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和治疗3周后对瘙痒症和胆汁淤积的生化指标进行分析。在分娩时记录胎儿的并发症(自发性早产,新生儿窒息,羊水、胎盘、胎膜的胎粪染色)。意向治疗分析显示仅在UDCA组中,丙氨酸转氨酶(ALT)(P=0.01)和胆红素(P=0.002)明显减少。在血清胆汁酸≥40μmol/L的ICP妇女的亚群分析中发现(n=34)UDCA对瘙痒症(减轻75%)、胆汁酸(下降79%)、ALT(降低80%)和胆红素(降低50%)也有明显效果,但对胎儿并发症发生率无影响。地塞米松并无减轻瘙痒症或降低ALT的作用,在降低胆汁酸和胆红素方面比UDCA效果差。  相似文献   
28.
一项包括前瞻性队列研究集合数据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大量摄入奶制品和乳糖可能与卵巢癌风险相关联;但来自于瑞典的研究人员在近期出版的《国际癌症杂志》(IJC)上报道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似乎并不支持这项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29.
枸橼酸西地那非(万艾可)用于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起效迅速,但是它作用的持续时间并未有充分的研究。实际的有效性交时间窗知识对配偶进行计划性性行为极具价值。为了研究西地那非治疗ED的有效持续时间。Gingell C等进行了一组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交叉研究[J Sex Med,2004,1(2):179—184]。入选16位(年龄36—68岁,平均55岁)不明原因的器质性ED患者,在视觉性刺激前1h、8h或12h口服西地那非(100mg)或者安慰剂。评价方法包括≥60%硬度的勃起持续时间(使用阴茎体积描记法、阴茎勃起功能综合诊断仪测量)和有效(患者勃起≥60%硬度、≥4min和≥50%改善优于他们在使用安慰剂时达到的状态)的比例。  相似文献   
30.
本研究采用1:2配砒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确诊的96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192年健康人对照进行调查,用单因素分析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了发病危险因素,按比值比大小依次为:院内有粮秸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