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1篇
中国医学   9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21.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穗花杉双黄酮和罗波斯塔-4'-甲醚含量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比较这2种成分在翠云草和卷柏中的含量差异.方法 采用岛津VP-ODS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38 nm,柱温为30℃.结果 在此条件下,穗花杉双黄酮和罗波斯塔-4'-甲醚得到完全分离,均在0.600~12.00 μg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和97.7%,RSD分别为0.85%和11%(n=6).结论 该含量分析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为卷柏类药材中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2.
卷柏属药用植物微量元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卷柏属(Selaginella)药用植物的微量元素组成及相应的药理作用。方法:利用ICP技术进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卷柏属药用植物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并且微量元素的含量有种间差异。结论:卷柏属药用植物的药理活性与微量元素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23.
卷柏属植物黄酮类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卷柏属(Selaginella)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全世界共有700多种,我国分布有50多种。该属植物中有相当数量的品种具有药用价值,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卷柏项下收载的植物卷柏(S.tamariscina(Beauv.)Spring)和垫状卷柏(S.pulvinata(Hook.et Grev.)Maxim.)作为国标药材使用,  相似文献   
224.
目的研究江南卷柏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采用中压C_(18)和制备HPLC等色谱技术对江南卷柏全草水溶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通过NMR、ESI-MS等波谱技术并结合文献进行对比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江南卷柏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5-羧甲基-4',7-二羟基二氢黄酮(1);芹菜素-7-O-β-D-呋喃芹菜糖基-6,8-C-β-D-二吡喃葡萄糖苷(2);4',5,7-三羟基-3',6-二甲氧基黄酮-7-O-β-D-葡萄糖苷(3);vicenin-2(4);5-甲氧基-4′-羟基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苷(5);5,5',7,7',4',4'-六羟基-(2',8')-双黄酮(6);unciflavone D(7);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8)。结论化合物2、3、6-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25.
罗萍  邵刚  张升琪  朱丽  丁中涛  蔡乐 《中草药》2020,51(15):3856-3862
目的研究旱生卷柏Selaginella stauntoniana内生真菌赭曲霉菌(Aspergillus ochraceus SX-C7)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LH-20、C-18反相柱色谱等进行分离和提纯,运用MS、NMR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二倍稀释法和Ellman法对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抑菌活性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从赭曲霉菌(Aspergillus ochraceus SX-C7)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semivioxanthin(1)、6-hydroxy-p-menth-4(5)-en-3-one(2)、黄曲霉素(3)、木兰脂素(4)、preussinB(5)、circumdatinsD(6)、异岩藻甾醇(7)、sclerotiamide(8)、3β-hydroxyergosta-8,24(28)-dien-7-one(9)、3-O-β-D-glucopyranosyl stigmasta-5(6),24(28)-diene(10)。结论化合物1、2、4、7、10首次从赭曲霉菌中分离得到。活性研究表明化合物10对枯草芽孢杆菌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为2μg/mL,抑制效果和阳性对照相当,化合物1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62.3%(终浓度为50μmol/L)。  相似文献   
22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