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17篇
预防医学   31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8篇
中国医学   766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1):F0004-F0004
李振华教授1924年出生于河南省洛宁县的一个世医之家,从医60余年,从教50余载,是全国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曾担任河南中医学院院长、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淡诜确定为首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  相似文献   
12.
自从法国医学家Guillaume-Benjamin-Amand Duchenne于1861年首次详细描述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以来,不少临床医学家和遗传学家对该病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虽然已在诊断和遗传咨询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治疗上却停滞不前.仍然无法阻止患者进行性加重的肌萎缩和在20岁左右死亡的命运。这是一种既令人感兴趣又使人悲伤的疾病.感兴趣的是其特殊的临床特征和神秘的疾病本质,悲伤的是虽然进行了艰苦的努力但仍无法阻止病情的进展,肌萎缩随着儿童的发育而逐渐进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在青春期或青年期无一例外地走向生命的终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章睿齐 《健康博览》2007,(11):50-51
很多人从小都有过理想,有过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我儿时的理想是当军事家。曾豪情满怀地熟读《孙子兵法》。可我最终却走避学校当了教师。我的很多同学儿时的理想也是很宏大,要当科学家、医学家、文学家、政治家等等,不一而足,但最后或者是进党政机关当了公务员,具体从事文秘工作;或进入企业,做一般的技术工作。很少有真正达到目标,实现了理想的。为什么都事与愿违?为什么那些美好的愿望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就像阳光下的肥皂泡瞬间即逝,儿时的理想大部分都成了空想?  相似文献   
14.
以血尿酸升高为主要生化指征的痛风属现代医学代谢性疾病。据国外文献记载,西方早在公元前460~370年,Hippocrates即对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作了记载。十七世纪著名医学家Sydenhem本人患有痛风,因此对痛风的症状、体征体会的特别深刻,描述的极为生动。中国医学源远流长,据中医古代文献记载,早在金元时代也有“痛风”这一病名,对该病的有关症状描述、病因分析、禁忌要求等与现代医学痛风是否属于同—种疾病需要加以辨析;另外,中医古籍中的“历节病”与现代医学痛风也较相似,治疗方法颇多,本文试对此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5.
杨力 《科学养生》2007,(6):14-15
本栏目撰稿人杨力教授,著名中医学家,易学家、作家、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她精通文史哲医及养生文化,她把《易经》和《黄帝内经》相结合,从而把中华养生学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从事中医研究生教学已达二十五年,《杨力养生23讲》《杨力四季养生谈》《杨力抗衰老36计》等书现已进入了千家万户。近几年来陆续出版了八部历史小说“千古系列”,并且已成为品牌著作而深受读者好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医学家、体育学家们认为,衰老是一种包括体力、智力、心理等诸因素在内的综合性变态,并强调以下四方面对保持年轻、延缓衰老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奇方两则     
明代著名医学家徐春甫,医术高明,曾应召任太医院医官,为上层统治阶级服务,疗效卓著,誉满京都。在其所著的《古今医统大全》一书中,收录有两则非常奇特的药方,一名“和气汤”,一名“快活无忧散”。此二方之所以称奇,不仅是用的“药”奇,而且用法、功用及方解均奇。  相似文献   
18.
晚清镇江名医蒋宝素先生,同治十二年谢世,至1973年已届百周年。只缘适处“十年动乱”,致使这一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不得不在悄无声息中度过。直至九十年代初,方由省医史研究会顾问朱良春、沙一鸥两位前辈,率先倡议——拟于1993年第六次省医史学术会议期间,一并举行蒋氏学术讨论会;又假《江苏中医》一隅,吁请省内外吾道之有心人,共同征集蒋氏遗文遗物和探访其后裔传人,以纪念宝素先生辞世120周年,和缅怀先贤业绩、启迪后人奋进。现该项倡议已得到广泛响应和多方参与。  相似文献   
19.
浩之 《东方药膳》2004,(12):1-1
我国唐代大医学家、养生学家孙思邈,京北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享年107岁,一说120岁。据《旧唐书》记载:“七岁就学,日讲千余言。弱冠,善谈老庄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周宣帝时,思邈以王室多故,隐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及(唐)太宗即位,召诣京师,嗟其容色甚少,  相似文献   
20.
祖父字兰窗,有医学著作传于后辈,父万筐生卒于1448~1529年,从儒、医两方面为万全成为名医奠定了基础;万全的生卒年为1499~158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