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2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69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5篇
内科学   76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780篇
预防医学   89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15篇
  3篇
中国医学   246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山紫菀与紫菀镇咳祛痰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对山紫菀(蹄叶橐吾Ligularia fischeri Turcz.)作了镇咳、祛痰作用的研究,并与紫菀(Aster tataricus L.)在同等条件下进行了比较,它们的浓缩水煎剂均有明显的祛痰作用,而无明显的镇咳作用,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它们的挥发油乳剂及水煎剂也均未表现出明显的镇咳作用。紫菀挥发油毒性大于山紫菀。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索化湿润燥方对干燥综合征(SS)模型NOD/Ltj小鼠颌下腺组织病理损伤和功能的影响,以及对颌下腺细胞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以NOD/Ltj小鼠构建SS动物模型,选取9周龄雌性NOD/Ltj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化湿润燥方组(7.15 g·kg-1·d-1)、硫酸羟氯喹(HCQ)组(1.30 g·kg-1·d-1),选取9周龄雌性BALB/c小鼠为正常组,每组6只。给药8周,记录各组小鼠饮水量、唾液流率,观察各组小鼠颌下腺病理染色结果并进行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法(IHC)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QP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饮水量明显增加(P<0.05)、唾液流率明显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化湿润燥方组小鼠饮水量明显降低(P<0.05)、唾液流率明显增加(P<0.05);HCQ组小鼠唾液流率明显增加(P<0.05)。颌下腺组织病理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病理评分、淋巴细胞浸...  相似文献   
53.
葶苓合剂止咳平喘祛痰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葶苓合剂在止咳、平喘、祛痰作用方面的疗效。方法 运用枸椽酸喷雾法、药物引喘法、豚鼠气管片法和气管段酚红法对葶苓合剂在止咳、平喘、祛痰作用方面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葶苓合剂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咳嗽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平喘作用、良好的祛痰作用。结论 葶苓合剂在止咳、平喘、祛痰作用方面疗效肯定,与临床观察结果一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4.
清热化湿法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根除HP成为治疗消化性溃疡和预防溃疡复发的主要方法。笔者采用清热化湿法为主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40例,并与单纯西药组对照,疗效显著,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55.
自拟祛瘀消积散治疗肝硬化6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疾病 ,属中医“积聚”、“鼓胀”范畴 ,临床治疗效果不甚理想 ,历代医家归为四大顽证之一 ;笔者在多年的探索中 ,从瘀立论 ,采用活血化瘀为主 ,自拟祛瘀消积散为基本方治疗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我们认为散剂其一是服用方便 ,可长期服药 ,服用期可达到应有的疗程 ,对瘀血证效果更佳 ;其二就是兑服随证配伍的汤剂治疗本病及兼症有明显效果 ;其三 ,对某些以血瘀证为主的肝硬化患者还可单服散剂而减少患者经常上医院的麻烦。现对采用此法治疗 6 0例肝硬化的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祛痰消炎合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方法 工艺试验,理化鉴别。结果 氨基酸颜色反应,鱼腥草素钠颜色反应。结论 工艺稳定,质量标准能够反映该合剂的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57.
应用化湿汤治疗50例痰浊型冠心病(CHD)患,并与冠心Ⅱ号方治疗血瘀型冠心病患50例作对照。结果表明:两组皆取得较好的疗效。用药后不仅心绞痛等症状明显缓解,而且能改善心电图,降低血浆心钠素(ANP),内皮素(ET)和血脂(TC、TG)等临床客观指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Ca^ 内流有关。  相似文献   
58.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是导致胃黏膜炎性损伤的主要因素,目前根除Hp的方案面临细菌耐药等诸多挑战,郭光业教授从“病证结合”理念出发,认为Hp的中医特点关键在“湿”和“毒”,基本病机为脾虚湿滞,毒蕴络瘀,并据此组成健脾化湿、活血解毒方,临床应用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9.
刘宁  黄甡 《河南中医》2023,(1):28-32
黄甡教授认为,小儿湿疹病位在心、肝、脾、肺,外因为风、湿、热三邪蕴于皮肤,将小儿湿疹分为风热蕴肤证、湿热内蕴证、脾虚湿盛证、血虚风燥证4个证型。风热蕴肤证疏风散热,方用消风散加减治疗;湿热内蕴证清热利湿,选用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虚湿盛证健脾化湿,方用小儿化湿汤加味治疗;血虚风燥证养血祛风,方用土苓二术汤治疗;血瘀明显者,方用土苓二术汤加乌蛇荣皮汤加减治疗。自拟湿疹散、湿疹膏、五倍子油膏外用,常配合针灸、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60.
张瑞霞  左来孟  宋琼 《新中医》2024,56(5):90-94
目的:观察益肾化湿颗粒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糖尿病肾病(DN) 脾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小板 反应蛋白1(TSP-1)、可溶性Axl 受体酪氨酸激酶(sAxl) 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 例DN 脾肾气虚证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 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达格列净治疗,观察组给予益肾化湿颗粒联合 达格列净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脏功能指标、血糖指标、TSP-1、sAxl 水平,评估2 组临 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18%,高于对照组77.27%(P<0.05)。治疗 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TSP-1、sAxl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 肾小球滤过 率(eGFR) 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UACR、UAER、TSP-1、sAxl 水平及血糖指标均低 于对照组(P<0.05),eGFR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益肾化湿颗粒联合达格列净治疗DN 脾肾气虚证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肾脏功能,控制血 糖,降低TSP-1、sAxl 水平,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