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556篇
  免费   9714篇
  国内免费   8806篇
耳鼻咽喉   1033篇
儿科学   1559篇
妇产科学   1021篇
基础医学   9380篇
口腔科学   1690篇
临床医学   19501篇
内科学   21148篇
皮肤病学   1217篇
神经病学   3886篇
特种医学   36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8篇
外科学   7342篇
综合类   44411篇
预防医学   8577篇
眼科学   3271篇
药学   20170篇
  357篇
中国医学   20665篇
肿瘤学   4078篇
  2024年   1862篇
  2023年   5935篇
  2022年   4900篇
  2021年   6010篇
  2020年   5596篇
  2019年   5915篇
  2018年   2936篇
  2017年   4749篇
  2016年   4694篇
  2015年   5187篇
  2014年   7247篇
  2013年   7085篇
  2012年   9430篇
  2011年   10039篇
  2010年   8886篇
  2009年   8907篇
  2008年   9733篇
  2007年   9256篇
  2006年   8254篇
  2005年   8395篇
  2004年   6443篇
  2003年   5796篇
  2002年   4595篇
  2001年   4024篇
  2000年   2898篇
  1999年   2450篇
  1998年   2112篇
  1997年   1945篇
  1996年   1805篇
  1995年   1461篇
  1994年   1158篇
  1993年   794篇
  1992年   645篇
  1991年   612篇
  1990年   472篇
  1989年   414篇
  1988年   150篇
  1987年   95篇
  1986年   77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炎症和细胞死亡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 发挥重要作用。而细胞焦亡是一种促炎性细胞程序性死亡。最近的研究表明,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及 平滑肌细胞的焦亡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因此更好地了解细胞焦亡可能为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 化相关疾病提供新方法。现就细胞焦亡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2.
目的通过建立去势比格犬模型,观察绝经早期腹部脂肪变化规律,并通过对脂肪与骨代谢相关血清学指标的测量与分析,探讨脂肪及骨代谢的关键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只成年雌性比格犬进行去势术,分别在术前、术后4个月、6个月、10个月进行腰椎定量CT(quantati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腹部脂肪面积、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MRI腰椎骨髓脂肪含量及血清学指标的检测,比较不同时间各指标的变化趋势及关系。结果比格犬腹内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皮下脂肪面积(subcutaneous fat area,SFA)、腹部总脂肪面积(total fat area,TFA)在术后6个月、10个月均增加(P0.05),术后10个月VFA增加百分比均值为84.39%,且为三者中最大;术后比格犬BMD并未明显降低。体重、BMD、瘦素(leptin,LP)、VFA、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与SFA相关。SFA、体重、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内脏脂肪素(visfatin,VFN)与BMD相关。结论去势比格犬模型可用于研究绝经后雌激素缺乏所引起的脂肪代谢变化,但短期内BMD并未明显丢失,骨、脂肪代谢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对于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诊治的AP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双模拟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记录外周血NK细胞和TNF、内源性SS的变化,分析近期疗效与预后。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高于对照组(8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外周血NK细胞比例明显增加,TNF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外周血NK细胞比例(49.85%±4.26%)高于对照组(36.89%±4.12%),TNF水平[(8.36±4.25)ng·mL~(-1)]低于对照组[(18.63±4.59)ng·m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清SS水平为(16.44±4.33)pg·mL~(-1)和(34 25±3.78)pg·mL~(-1),分别低于治疗前的(68.22±3.13)pg·mL~(-1)和(68.14±4.09)pg·m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S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与28 d病死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辅助治疗AP患者能有效抑制外周血TNF与内源性SS的表达,增加NK细胞比例,从而提高治疗疗效,促进患者康复,降低病死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4.
《中国药房》2019,(7):1004-1008
目的:综述天然药物基于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机制,为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以"NF-κB""天然药物""中药""民族药""类风湿性关节炎""Natural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Ethnomedicine""Rheumatoid arthritis"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13年1月-2018年11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Elservier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从组方制剂、单味药材提取物、中药活性成分三个方面总结天然药物基于NF-κB信号通路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645篇,其中有效文献54篇。组方制剂如双藤痹痛酊、仙方活命饮、二妙散、桂枝芍药知母汤、龙钻通痹方、金乌健骨汤,单味药材如龙须藤、类叶牡丹、黑骨藤、天麻,中药活性成分如雷公藤红素、青藤碱、姜黄素、黄芩苷、芍药苷等均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如NF-κB蛋白、NF-κB抑制蛋白(IκB)]和酶[如IκB激酶(IKK)]的表达,阻断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等多种促炎细胞因子的生成,改善炎症反应,进而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变化。由于天然药物成分复杂,其药理活性一般是多种活性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建议在后续的研究中,应进一步通过实验明确天然药物基于NF-κB信号通路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及药效基础,为研发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新型药物提供新的思路与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5.
《中国药房》2019,(4):488-492
目的:探讨知母皂苷B对缺氧/复氧损伤星形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原代新生S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经培养、鉴定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10μmol/L)以及知母皂苷B低、中、高剂量组(1、10、100μmol/L)。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给予完全培养基1 000μL,给药组给予含相应药物的完全培养基1 000μL。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均采用氧糖剥夺/再灌注法复制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复氧后,采用比色法检测细胞中乳酸脱氢酶(LDH)的相对释放率;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相对活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细胞中水通道蛋白4(AQP-4)、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中LDH相对释放率以及AQP-4、IL-6、IL-1β、TNF-α的含量均显著升高,细胞相对活力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细胞中LDH相对释放率以及AQP-4、IL-6、IL-1β、TNF-α的含量均显著下降,细胞相对活力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知母皂苷B可明显降低细胞损伤程度、增强细胞活力,对缺氧/复氧损伤星形胶质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这种作用可能与其下调AQP-4和IL-6、IL-1β、TNF-α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06.
107.
锌指蛋白A20(也称TNFAIP3)是一种可在多种炎症条件,如LPS、IL-1、TNF-α等刺激下,被激活的具有去泛素化和泛素化双重功能的胞质蛋白。目前,A20被认为是NF-κB的负调控因子,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最新研究表明,A20参与了过敏性哮喘的发生和发展。因此,该文对A20的起源、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过敏性哮喘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过敏性哮喘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8.
109.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2):154-156
本文通过查阅历史文献中对苦木毒的记载,结合现代研究结果,分析苦木引起毒性反应的物质基础、分子机制、毒性反应的临床主要表现及对策,评价毒性反应与药效活性的关系,以期为苦木的科学认识及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