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729篇
  免费   5173篇
  国内免费   4823篇
耳鼻咽喉   436篇
儿科学   321篇
妇产科学   367篇
基础医学   4290篇
口腔科学   1121篇
临床医学   8134篇
内科学   6064篇
皮肤病学   387篇
神经病学   2967篇
特种医学   24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74篇
外科学   3911篇
综合类   22180篇
预防医学   9185篇
眼科学   885篇
药学   8294篇
  83篇
中国医学   12187篇
肿瘤学   1362篇
  2024年   742篇
  2023年   2435篇
  2022年   1851篇
  2021年   1959篇
  2020年   1865篇
  2019年   1796篇
  2018年   1076篇
  2017年   1493篇
  2016年   1939篇
  2015年   2224篇
  2014年   3380篇
  2013年   3260篇
  2012年   4460篇
  2011年   4826篇
  2010年   4318篇
  2009年   4329篇
  2008年   5517篇
  2007年   4367篇
  2006年   4161篇
  2005年   4957篇
  2004年   3454篇
  2003年   3465篇
  2002年   3161篇
  2001年   2337篇
  2000年   1836篇
  1999年   1429篇
  1998年   1285篇
  1997年   1204篇
  1996年   1050篇
  1995年   938篇
  1994年   857篇
  1993年   523篇
  1992年   521篇
  1991年   423篇
  1990年   345篇
  1989年   462篇
  1988年   170篇
  1987年   122篇
  1986年   82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目的了解老年痴呆患者被窃妄想的临床特征。方法将83例老年痴呆患者按有无嫉妒妄想分为两组,并就痴呆严重度、类型、伴随症状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被窃妄想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56.%);痴呆严重程度轻于无被窃妄想者;被窃妄想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中的发生率高于血管性痴呆(VD);有被窃妄想者伴有较多嫉妒妄想(P均〈0.05)。结论被窃妄想可能是老年痴呆较敏感的临床症状之一,尤其对轻度AD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2.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卒中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 cy)水平对脑卒中临床亚型、复发及痴呆的影响,并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与脑卒中传统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 ISA)检测9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H cy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不同临床亚型,脑白质损伤组与非脑白质损伤组,青年组与老年组,痴呆组与非痴呆组。对不同类型脑卒中患者血浆H cy水平进行比较,对HH脑卒中传统危险因素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首次发作(FCS)组血浆H cy水平明显低于复发(RCS)组(P<0.01),HH发生率比较RCS组明显高于FCS组(P<0.05)。痴呆组血浆H cy水平与对照组有差别(P<0.01)。饮酒者血浆H cy含量明显高于不摄入酒精者(P<0.05)。结论HH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脑卒中患者普遍存在HH,在复发性脑卒中患者中尤其明显。血浆H cy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同时HH与血管性痴呆和/或变性性痴呆有关。  相似文献   
73.
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2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将45例VD患者按HD8评分不同随机分为电针组和西药尼莫通组。观察二组患者治疗前后HDS、主要症状、ADL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HDS、主要症状、ADL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改善,电针组效果优于西药组(P〈0.01)。结论:电针治疗有助于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症状度体征。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在粘连性肠梗阻术中,应用人体脂肪糜蛋白酶预防粘连机理。方法 在动物实验基础上随机选择42例粘连性肠梗阻与对照组手术比较。结果 应用组与对照组粘连体征明显降低 结论 人体脂肪糜蛋白酶是一种预防肠粘连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5.
血管性痴呆(VD)是指由于各种类型的脑血管病所致的痴呆,直接影响脑血管疾病的预后和康复。自2000-05开始,应用丁咯地尔和尼莫地平分别对42例VD患者进行治疗,通过评价韦氏记忆量表(WM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两项评分,结果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两组比较,丁咯地尔组对改善VD记忆能力明显优于尼莫地平组。  相似文献   
76.
膨化麦冬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盛民  侯新江  张瑛 《陕西中医》2006,27(3):368-370
目的:研究麦冬膨化处理后的药理作用变化。方法:将麦冬按常规炮制方法和膨化处理,分别制成麦冬常规煎剂和膨化品浸剂。用环磷酰胺造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分别用常规煎剂和膨化品浸剂灌胃,检测实验动物溶血素含量,WBC数目,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果:麦冬常规煎剂和膨化品浸剂均能升高环磷酰胺所致免抑制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和WBC数目(P<0.01),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P<0.01),但两组之间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麦冬膨化后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免疫作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体外从单个核细胞诱导分化形成破骨细胞的2种不同方法,建立研究细胞因子对破骨细胞分化作用的2种不同实验模型。方法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10-8mol/L LTB4和25μg/LM-CSF刺激下,经过2周的直接诱导分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RAFLs共培养,加入10-8mol/L LTB4和25μg/L M-CSF,经过3周的间接诱导分化,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鉴定破骨细胞样细胞(OCL)。结果通过直接分化和间接分化均可形成破骨细胞样细胞。结论2种不同实验模型能分别用于研究细胞因子对破骨细胞的直接和间接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78.
1 定 义阿尔茨海默病亦称老年性痴呆 (seniledementia)、早老性痴呆症 ,是由德国伐利亚洲精神医生和神经解剖学家AloisAlzheimer 190 7年首次描述并报告了临床和病理特点。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disease ,AD)是一种有临床和病理特征的进行性、退行性神经病 ,其病因是多源性的。其病理学特征 :神经元丧失 ,神经元纤维缠结 (NFT) ,老年斑 (SP或神经炎症 ,NP)和淀粉样血管病变 (AAP)。2 AD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2 1 神经递质的变化2 1 1 乙酰胆碱 (Ach)的变化 AD病…  相似文献   
79.
血管性痴呆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吕爱华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8):3910-3910
随着社会日益老龄化,老年痴呆疾病的绝对及相对发病率均明显增加。血管性痴呆(vasculer dementia,VD)是老年性痴呆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由于VD是目前惟一可以预防的痴呆,因而其危险因素的确定非常重要。虽然大多数学认为血管性痴呆VD的危险因素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相同,但目前除年龄因素外,还没有足够的流行病学依据可证明两的危险因素确为一致,因此就VD发病的危险因素作一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80.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老年期痴呆的另一个主要类型,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V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高[1,2],VD占欧美老年期痴呆的15%~20%。亚洲国家如中国和日本VD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