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30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21.
目的 从脑血管的交感和副交感通路探讨脊髓电刺激(SCS)对脑血流影响的机制. 方法 SD大鼠分5组:对照组(n=14,不对神经纤维和神经节作任何手术处理)、V1组(n=9,切断双侧鼻睫状神经及其副交感节后纤维)、SCG组(n=8,切断双侧颈上神经节)、V1+SCG组(n=9,切断双侧鼻睫状神经及其副交感节后纤维和双侧颈上神经节)、假手术组(n=11,手术暴露双侧鼻睫状神经及其副交感节后纤维和双侧颈上神经节,但不切断神经纤维或神经节);给予大鼠SCS,并用激光多普勒(LDF)实时记录脑血流. 结果 SCS时LDF测量值的变化在对照组、V1组和SC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V1+SCG组,SCS的升脑血流效应被明显抑制. 结论 SCS的升脑血流效应可能是通过交感和副交感双重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22.
借离体细胞内记录,研究了5-羟色胺(5-HT)对猫副交感性胰腺神经节细胞膜电位的作用及其受体。压力注射5-HT使大部分细胞(57/66)产生去极化反应。该反应有3种类型:快去极化(12.3%)、慢去极化(73.7%)及先快后慢的双向去极化(14.0%)。它们不受低钙、高镁溶液的影响;灌注MDL-72222(5-HT3受体拮抗剂)及BRL-24924(5-HT1P受体拮抗剂)可分别消除5-HT快、慢去极化。压力注射2-methyl-5-HT3(5-HT3受体激动剂)及MCPP(5-HT1P受体激动剂)则分别模拟5-HT引起快、慢去极化反应。上述结果表明,5-HT通过突触后机制使大部分猫胰腺神经节细胞发生快和慢去极化反应,它们分别由5-HT3及5-HT1P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23.
24.
大鼠头部副交感神经节VIP的分布特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大鼠头部副交感神经节的血管活性肠肽免疫反应性(VIP-IR)发现睫状神经节,翼腭神经节和耳神经内均有VIP-IR主神经元,社些神经元在睫状神经节最多,达38.4%,翼腭神经节次之,为17.0%,耳神经节最少,占15.4%,未发现VIP-IR的小强度荧光(SIF)细胞和神经纤维,讨论了头部副交感神经节神经肽的分布特点和VIP的功能意义。  相似文献   
25.
报告了15年来本科收治的新生儿硬肿症121例,除5例中途自动出院外,经治疗痊愈者88例,治愈率为75.87%;死亡28例,病死率为24.13%。作者认为本病复温以YXK—5 G 型早产儿培养箱裸体复温最为适宜,对中、重度硬肿症者应采用多巴胺、654—2联合用药,早日鼻饲补充热量对促进治愈亦颇重要。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自主神经在肺叶切除术后房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281例60岁以上接受肺叶或全肺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术前24 h、术后连续96 h 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出现房颤患者术前2 h、房颤发生前60 min、30 min、5 min 的动态心电图的心率变异性指标进行分析,选取5 min 的阶段,研究心率变异性在房颤发生前4个时间点的变化趋势,分析交感神经张力与迷走神经张力在房颤发生前的变化。结果281例肺切除患者术后有48例出现房颤,发生率17.1%;房颤发生前60 min、30 min、5 min 反映迷走神经张力的指标 SDNN、rMSSD、pNN50、HF 均有明显升高,而反映交感/副交感神经平衡的指标 LF /HF 则有逐渐降低趋势;在房颤发生前5 min 的 SDNN、rMSSD、pNN50、HF 明显升高,而 LF /HF 比值明显降低,表明迷走神经张力明显升高,RR 间期在房颤发生前逐渐缩短。结论肺叶切除术后的房颤发生前心率变异性存在明显升高的表现,肺叶切除术后交感神经张力明显升高的背景下迷走神经张力竞争性升高可能是导致房颤发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7.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长程动态心电图中分析心率差异性的大小及变化规律,即心动周期之间的时间变异数[1.2]。HRV实质上反映的是神经、体液因素对窦房结的调节作用,即自主神经系统的活性及其平衡协调能力。糖、脂代谢异常可以加重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HRV下降。正常人交感-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支配水平呈现一定的生理波动,  相似文献   
28.
我是位45岁的中年女性,体形较胖,患胆囊结石多年,且多次发作胆绞痛。我发现每次发作胆绞痛基本上都在夜间,弄得自己受苦,家人受罪。请问胆绞痛为何常在夜间发作?湖南苏培玲苏培玲读者:许多胆囊结石患者与你一样都有这样的体会:胆绞痛发作似乎都在深更半夜,即使没有剧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吸烟、嗜酒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现象的特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55例吸烟患者,45例吸烟及嗜酒患者及50例对照者均接受24hHolter检查,分别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别。结果1.吸烟组的TO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S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吸烟及嗜酒组的TO值显著高于吸烟组和对照组,TS值显著低于吸烟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吸烟患者、吸烟及嗜酒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减弱,与副交感神经功能减弱相关。  相似文献   
30.
自主神经干预对脑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配脑循环的交感神经源于颈交感神经节,副交感神经源于翼腭神经节。刺激或抑制交感或副交感神经可使脑循环产生不同的效应,包括脑血管阻力、脑血流量及血脑辟障的抗损伤性的改变等。两种神经干预的不同生物学效应与二者的相互调控和平衡有关.其机制不仅包括交感与副交感神经本身的变化及平衡的改变,还包括相继产生的儿茶酚胺浓度、NOS的活性、神经肽Y、内啡肽、兴奋性氨基酸以及血管活性肠肽等神经细胞因子的合成、释放和代谢的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