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9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48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98篇
口腔科学   108篇
临床医学   423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16篇
综合类   644篇
预防医学   8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14篇
  4篇
中国医学   203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1.
我院从 1 990年开始采用肘伸直前臂旋后位石膏或夹板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36例中 ,男性 2 1例 ,女性 1 5例。年龄最大 1 8岁 ,最小 2岁 ,其中屈曲型骨折 5例 ,伸直型骨折 31例 ,远骨折断端向内侧移位的 2 0例 ,向外侧移位的 5例 ,向后移位的 5例 ,无明显移位的 6例 ,凡有移位的病例中 ,远骨折端均有程度不等的旋转。左侧骨折 2 2例。右侧骨折 1 4例。就诊时间最长的 1 0天 ,最短当日 ,所有病例均经X片确诊。2 症状与体征有明确的外伤史 ,肘部肿胀、畸形 ,骨擦音、假关节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2007年10月-2008年10月一年中经阴道分娩的109例产妇作了一统计,发现在阴道分娩过程中将静脉输液穿刺部位选择在手背的,远比选择在前臂内侧的渗漏几率大得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自Pho[1](1979年)、程国良等[2]报道以血管、神经、肌腱一期转位再植成功后,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伤由再植的禁忌证转为相对适应证。我们采用前臂掌侧静脉倒植桥接拇指主要动脉解决旋转撕脱性拇指离断再植中动脉修复问题25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二夹板治疗前臂双骨折的生物力学测定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定与临床研究,探讨二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的生物力学原理和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在生物力学实验研究中,取8个新鲜成年男性尸体前臂标本,每一标本分别作“无夹板”、“二夹板”、“四夹板”外固定,分别在正常扭转、正常分骨、截断分骨、截断扭转状态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实验数据作统计学处理。在临床研究部分,则自1997年12月至2000年12月,对60例前臂双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观察,分别予以手法复位,两夹和四夹(连旋中板共五块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结果: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正常扭转状态下、截断扭转状态下与正常分骨状态下,“空白组”、“二夹组”与“四夹组”的组间差别均非常显著(P<0.01);截断分骨状态下、“空白组”、“二夹组”和“四夹组”的组间差别亦显著(P<0.05)。通过临床观察可见:“两夹组”和“四夹组”外固定效果接近,解除夹板后前臂旋转功能、腕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均为3-6个月。结论:实验研究表明:“二夹组”无论抗旋转或分骨方面都明显优于“ 四夹组”。而临床研究亦显示二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疗效满意,与传统的四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比较,具有简便、易掌握、疗效可靠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5.
前臂桡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治疗虎口挛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虎口挛缩是手外伤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病因多为虎口处的严重外伤,一旦出现将严重影响拇指外展、内收及捏持功能,从而影响全手的功能。从1998年8月~2006年9月我们应用前臂桡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虎口挛缩开大后的创面65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解剖一例成年男性尸体的左前臂时,发现一块少见变异肌(图1),根据其起始、位置和功能,命名为“正中腕屈股”,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前臂预成皮瓣整复术的护理水平.方法:通过术前心理护理,供区的皮肤保护,口腔装备,术后环境准备和卧位,皮瓣观察,切口护理,饮食和口腔护理进行评价.结果:预成皮瓣正常成活,色泽红润如期修复腭部缺损.结论:良好的护理可以提高前臂预成瓣移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王常启 《中国骨伤》1995,8(1):45-46
尺骨鹰嘴骨折术后克氏针滑入前臂一例沈阳市骨科医院(110044)王常启××男30岁,干部1988年5月8日骑自行车摔伤右肘,伤后2小时入院。X线片示右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5天后切开复位,3枚克氏针内固定,石膏托屈肘外固定。拆线后嘱患者适当屈时活动。术后...  相似文献   
19.
对手术整复后再移位或延误治疗而不能愈合的21例儿童前臂双骨折病人采用自制U形钉行内固定,收到满意效果。U形钉用直径1.0~1.5mm的克氏针弯成两个臂的弧形而成。内固定时关键是U形钉制作方法及骨钻孔的斜度,内固定钉的折弯处应呈半圆形才具有弹性作用。固定方法简便,创伤小,固定可靠,不影响儿童的骨骺生长,无任何并发症,适用于任何年龄儿童。对前臂远1/3骨折,在骨折线位于距远端骨骺2~2.5cm部位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