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85篇
  免费   683篇
  国内免费   163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70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631篇
内科学   275篇
皮肤病学   111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152篇
综合类   2842篇
预防医学   408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936篇
  10篇
中国医学   8013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275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550篇
  2013年   587篇
  2012年   666篇
  2011年   718篇
  2010年   710篇
  2009年   654篇
  2008年   739篇
  2007年   693篇
  2006年   712篇
  2005年   733篇
  2004年   661篇
  2003年   798篇
  2002年   617篇
  2001年   504篇
  2000年   407篇
  1999年   334篇
  1998年   353篇
  1997年   256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91.
桃红四物汤是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方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可治疗多种疾病。笔者运用本方治疗多种皮肤病,取得了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2.
张尊环 《河北医学》2003,9(11):1053-1054
慢性胃病是指胃部疾患超过 6个月以上 ,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者[1] 。历代医家认为“久痛入络”、“久病多瘀”。现代研究也证实胃部疾患时胃粘膜瘀血 ,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处血流运行不畅 ,血液循环障碍[2 ] 。故活血化瘀法在治疗慢性胃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本院 1998年至 2 0 0 2年 198例完整病例临床疗效分析 ,发现配合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效果良好 ,现报导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例病人为门诊病人及住院患者。其中男性 10 7例 ,女性 91例 ,年龄最大 70岁 ,最小 18岁 ,病程最长 2 0年 ,最短 7个月。均在治疗前经胃镜…  相似文献   
93.
肺复康汤     
桃仁、红花、川芎、杏仁各 5 0 g,当归、赤芍、麻黄、车前子各 75 g,百部 60 g。加水共煎2次 ,浓缩成 5 0 0 ml,每日服 1 0 0 ml,分早、中、晚饭后各服 1次 ,连服 2个月为 1疗程。方义是活血化瘀。近年来实验研究证明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不论在肺局部或周围均有血流障碍。上方观察治疗 60例 ,止喘有效率为 86.7% ,显控率为 31 .7。适用痰瘀阻肺型。肺复康汤  相似文献   
94.
桃仁活血化瘀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桃仁为常用活血化瘀药,具有疏通血脉、祛除瘀血之功效,在临床上用于血瘀经闭、跌打损伤等各种瘀血证.其主要化学成分有苷类(苦杏仁苷、野樱苷)、脂质(如中性脂、糖脂质、磷脂)、糖类(葡萄糖、蔗糖等)、蛋白质、氨基酸、苦杏仁酶、尿囊素酶[1]、精油[2]及微量元素Fe、Mn、Mg等[3].近年来,对桃仁活血化瘀作用的研究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5.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肝炎重度黄疸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所致的重度黄疸45例,治愈26例,好转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86.67%。  相似文献   
96.
川芎的临床应用及其机理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97.
应用具有促进、调畅血行 ,消散瘀滞的药物 ,以解除由血滞、血瘀所引起的各种病证 ,这种治疗方法 ,称之为活血化瘀法。在祖国医学最早的典籍《内经》中提出“血实者宜决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留者攻之”等治疗法则。这就奠定了活血化瘀法则的理论基础。以后仲景对瘀血的脉因证治都有阐述 ,制有大黄虫丸、下瘀血汤、桃仁承气汤、抵当汤、鳖甲煎丸等 ,为后世应用活血化瘀法则树立了典范。嗣后 ,唐代孙思邈的犀角地黄汤、宋“局方”失笑散、金·李东垣的复元活血汤等广泛的用于临床 ,并扩充了许多活血化瘀药物及方剂清代瘀血学说…  相似文献   
98.
99.
100.
手术联合中药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初步探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制 ,观察手术 +中药治疗本病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新西兰大白兔联合应用马血清 +甲基强的松龙造模及手术处理 ,对正常组、模型组、手术组、手术 +中药组实验兔的血脂、血液流变学、血生化及股骨头标本切片观察 ,分析比较。结果 :手术 +中药治疗本病的疗效优于单纯保髋手术。结论 :手术 +活血化瘀补肾壮骨方法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