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156篇
  免费   2612篇
  国内免费   1229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97篇
基础医学   1412篇
口腔科学   92篇
临床医学   11642篇
内科学   12406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164篇
特种医学   17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篇
外科学   804篇
综合类   27043篇
预防医学   6661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12878篇
  222篇
中国医学   13640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436篇
  2023年   1784篇
  2022年   1455篇
  2021年   2116篇
  2020年   2363篇
  2019年   2471篇
  2018年   1016篇
  2017年   2250篇
  2016年   2344篇
  2015年   2615篇
  2014年   4799篇
  2013年   4284篇
  2012年   5029篇
  2011年   5231篇
  2010年   4760篇
  2009年   4219篇
  2008年   4683篇
  2007年   4161篇
  2006年   3933篇
  2005年   4040篇
  2004年   3686篇
  2003年   3441篇
  2002年   2866篇
  2001年   2511篇
  2000年   2032篇
  1999年   1715篇
  1998年   1567篇
  1997年   1462篇
  1996年   1251篇
  1995年   1036篇
  1994年   862篇
  1993年   656篇
  1992年   519篇
  1991年   415篇
  1990年   388篇
  1989年   348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抗感染药学》2016,(3):592-595
目的:评价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用对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8月间诊治的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9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患者均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与厄贝沙坦分散片联用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厄贝沙坦分散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及血脂各指标值、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的TG、TC、LDL-C和HDL-C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的TG、TC、LDL-C和HDL-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用治疗较单用厄贝沙坦对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好,其血压及血脂各指标值易控制,且无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2.
赵桂东 《山东医药》2015,(6):65-66,70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机制。方法将166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3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白芍总苷,共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清脂联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FBG、2h FBG和Hb A1c均降低(P均<0.05),两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HOMA-IR均明显降低(P均<0.05),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脂联素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白芍总苷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有一定效果,其机制可能为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和降低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63.
丁伟  王邦宁 《安徽医药》2016,37(2):167-170
目的 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non-HDL-C)与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225例疑诊或既往临床诊断CHD患者予以冠状动脉造影(CAG),将造影阴性的39例作为对照组(HC组),造影阳性的186例患者诊断为CHD,结合临床特点分为心绞痛组(AP组)122例和心肌梗死组(AMI组)64例。采用Gensini评分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评分,测定患者全套血脂水平,探讨non-HDL-C及相关脂质成分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同时对他汀类药物强化降脂达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80 mmol/L的AP组患者进行non-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Gensini评分的亚组分析。结果 AMI组non-HDL-C水平高于AP组及HC组,AP组non-HDL-C水平高于H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患者non-HDL-C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562,P<0.05);LDL-C控制达标的AP组患者,高non-HDL-C组(≥2.60 mmol/L)比低non-HDL-C组(<2.60 mmol/L)Gensini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n-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non-HDL-C在评估LDL-C控制达标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再发心血管事件风险上有一定价值,可作为LDL-C达标后心血管残余风险新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64.
张静  李云桃  陈硕 《北京医学》2021,43(10):1016-1018,1022
目的 探讨血脂康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对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血压、血脂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06例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口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血脂康联合麝香保心丸,两组均治疗24周,治疗前后进行血压及血脂检测,采用心脏超声检查心功能指标,治疗结束时评判高血压及心绞痛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DBP、SBP、TC、TG、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DBP、SBP、TC、TG、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疗效及冠心病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Hcy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血脂康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能有效改善患者血压、血脂及心功能水平,临床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5.
魏哲  焦华琛 《国医论坛》2019,34(2):64-68
目的:总结升陷汤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方法:查阅数据库文献。结果:发现大部分冠心病的发病、症状和体征都与宗气虚-宗气下陷有关,宗气虚-宗气下陷是冠心病的常见证候,因此升补宗气法是治疗冠心病的基本法则之一,升陷汤疗效可靠。结论:升补宗气法可为临床治疗冠心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6.
目的评估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抽取8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之中,通过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联合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要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心绞痛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相较于单纯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更加有效地治疗患者的疾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7.
冠心病的中医特色疗法有针灸、推拿、刮痧、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穴位贴敷、耳穴压豆、中药足浴、中医运动等。中医特色疗法体现了中医简、便、廉、验的特点,在当代三级分级诊疗的医疗环境中,值得在基层医院,尤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所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8.
李梦茜  陈启兰 《新中医》2019,51(12):21-23
简版:冠心病临床上多表现为心绞痛,属中医学胸痹范畴,气虚血瘀型是该病临床上最常见的证型。作者总结分析近年来传统中药汤剂、中成药、中医外治法及其他中医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痛心绞痛的治疗现状和研究进展,发现传统中药汤剂、中成药以及中医外治法等中医药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痛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分析和探讨冠心病患者接受介入治疗之后出现多重并发症的观察要点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临床资料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术后出现多重并发症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冠心病术后患者需要接受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工作人员还要对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病情进行观察,并作出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从根本上控制患者的并发症,从而保证他们能够顺利度过手术治疗以及围护期。结论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之后,一旦出现任何并发症,护理工作人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并对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以及病情加以观察,从根本上减少并控制各种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