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06篇
  免费   2711篇
  国内免费   1329篇
耳鼻咽喉   2644篇
儿科学   228篇
妇产科学   138篇
基础医学   915篇
口腔科学   215篇
临床医学   12731篇
内科学   7381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1864篇
特种医学   20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72篇
外科学   6643篇
综合类   21696篇
预防医学   3367篇
眼科学   739篇
药学   8158篇
  146篇
中国医学   2167篇
肿瘤学   1096篇
  2024年   379篇
  2023年   1601篇
  2022年   1389篇
  2021年   1828篇
  2020年   1894篇
  2019年   1988篇
  2018年   981篇
  2017年   1610篇
  2016年   1745篇
  2015年   1991篇
  2014年   4044篇
  2013年   4012篇
  2012年   4838篇
  2011年   5253篇
  2010年   4810篇
  2009年   4322篇
  2008年   4209篇
  2007年   4087篇
  2006年   3507篇
  2005年   3573篇
  2004年   2721篇
  2003年   2672篇
  2002年   2001篇
  2001年   1502篇
  2000年   944篇
  1999年   775篇
  1998年   648篇
  1997年   637篇
  1996年   585篇
  1995年   390篇
  1994年   269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229篇
  1991年   202篇
  1990年   207篇
  1989年   184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疏东升  汪全红 《安徽医药》2006,10(4):287-288
目的探讨经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经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共35例,其中行EST及取石术32例,行EPBD及取石术3例。EST胆总管取石时根据结石大小决定切开大小,不宜EST或结石较小者可选择EPBD后取石。结果35例均成功取出胆总管结石,取得较好的疗效。EST术中局部渗血4例,当时予电凝或喷洒止血药物即迅速止血,术后急性胰腺炎1例,经适当处理后1周痊愈,EPBD及取石术后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2.
慢性鼻窦炎是临床上最常见多发的慢性疾病,近年来鼻内镜技术日益成熟,近20年治疗效果有了显著提高,但仍有部分病例(10%~20%)无论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还是非手术治疗效果仍令人失望。慢性鼻窦炎常表现为持续鼻塞、流涕,伴有头痛、头晕等,鼻内镜下鼻窦黏膜呈增生水肿和息肉样变,部分黏膜出现囊性变,窦腔内分泌物多为黏液性,CT示广泛鼻窦黏膜病变,往往累及全组鼻窦。病理特点为损伤局部出现嗜酸性细胞,Th2样淋巴组织、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杯状细胞聚集和黏膜细胞增生等。这就需要一个抗生素治疗的过程,新近一些临床研究提示,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缓解临床鼻窦炎的症状及使鼻息肉缩小。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直肠腺瘤和其他疑似为良性的病变应用经肛门内镜切除术并未普及。该项研究旨在评估经肛门内镜切除术的效能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在1993-2004年之间3所斯德哥尔摩医院中经肛门内镜切除术的患,内容包括患自身及病变特性、并发症、随访时间和复发率。结果:180例中共131例行经肛门内镜切除术。160例经组织学诊断为腺瘤,12例为癌瘤,其余8例分别为增生、纤维化或正常黏膜。直肠腺瘤患中,77例仅行单次经肛门内镜切除术,16例因巨大腺瘤而多次行该手术,27例因复发而需另行经肛门内镜切除术或其他手术。中位复发时间为7个月,但未出现直肠癌。16例手术患出现并发症。2例患必须行Hartman手术,1例因肠穿孔,另1例因出血。手术期间无死亡。未复发的中位随访期为32个月(极差0—67)。[编按]  相似文献   
95.
内镜辅助方型脸改型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内镜在方型脸改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口内入路,在内镜辅助下,用高速涡轮气钻截除肥大下颌角、切除部分咬肌和颊脂垫,进行方型脸的面部改型。结果本组共38例,其中男3例,女35例,年龄21~40岁。内镜完全可以清楚显示下颌升支、下颌角、下颌体下缘,视野清晰。使用高速涡轮气钻截除肥大下颌角可以更加精确和容易,且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感染风险低。下面部轮廓改善满意。结论内镜辅助方型脸改型术,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96.
背景:以前已经有一些在成年患者应用经皮内镜下盲肠造瘘术(PEC)及顺行保留灌肠(ACE)的个例报道。到目前为止牵拉法PEC均采用厚套管的导管。作者采用10F Chait Trapdoor盲肠造瘘术导管(CTCC)对成年患者进行介入法(IM)PEC。目的:报道作者应用新方法对成年患者进行PEC的经验。设计:病例序列研究。机构:日本单个研究机构。患者:5例肠梗阻患者和15例慢性重度便秘患者。干预:干预方法为牵拉法PEC或者IMPEC加引流或者ACE。对5例小肠梗阻患者,应用18F~24F的套管导管采用牵拉法PEC对扩张的肠道进行减压。对15例慢性便秘患者,应用球囊导管(11F或15F)和CTCC进行IMPEC。ACE隔日进行一次。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且有效地(减压和排泄)完成了PEC。采用IMPEC的患者中,有5例置入了15F球囊导管,10例置入了11F球囊导管。1例患者发生了即刻出血。球囊破裂发生在置管后的第1个月或者平均1个月内。10例置入11F球囊导管的患者中有9例改为CTCC。与套管导管相比,使用CTCC的好处在于可以避免突发性的球囊破裂,减少漏出和肉芽组织形成,  相似文献   
97.
内镜介入诊治技术是近年来呼吸科医生感兴趣和开展较多的技术,它的应用和推广在某种程度上结束了呼吸科医生以药物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历史,大大的开阔了医生的视野和提高了专科的诊治水平,使一些过去无法处理的病变在一定程度上逆转。但由于该组技术的应用时间不长,使用时也是以个人的经验和技术水平来决定适应证和禁忌证,故应用的效果和预后差距很大,争议也很大。在这里,本人以个人的一些工作体会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供大家参考和争论,以提高对有关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98.
2002年8月-2003年8月,我科对15例患有结核性胸膜渗液的患者应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进行治疗.发现该治疗方法具有安全、有效、引流彻底、病程短等特点.现将其应用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
高位虚挂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位肛瘘传统的治疗方法为低位部分切开,高位应用橡皮筋慢性勒断肛管直肠环后引流,虽然能避免完全性肛门失禁.但轻度失禁或锁眼畸形仍难避免。为克服以上缺点,我们采用江苏省中医院肛肠科所创用的高位部分橡皮筋虚挂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31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0.
自从1978年Finney首创运用双端“J”形具自我固定的导管作为输尿管支架以来,双J管内支撑引流在临床中的应用已非常广泛。我科近年来收治双J管移位与滞留患者5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