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483篇
  免费   9244篇
  国内免费   6124篇
耳鼻咽喉   889篇
儿科学   1204篇
妇产科学   1356篇
基础医学   2167篇
口腔科学   830篇
临床医学   37781篇
内科学   11661篇
皮肤病学   2061篇
神经病学   1971篇
特种医学   40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621篇
外科学   6959篇
综合类   72551篇
预防医学   9860篇
眼科学   1670篇
药学   23195篇
  214篇
中国医学   177178篇
肿瘤学   9614篇
  2024年   755篇
  2023年   2979篇
  2022年   2279篇
  2021年   3710篇
  2020年   3142篇
  2019年   4181篇
  2018年   1608篇
  2017年   4625篇
  2016年   5002篇
  2015年   5393篇
  2014年   11069篇
  2013年   10194篇
  2012年   13828篇
  2011年   15710篇
  2010年   16219篇
  2009年   15402篇
  2008年   15822篇
  2007年   13595篇
  2006年   13429篇
  2005年   14794篇
  2004年   16393篇
  2003年   16824篇
  2002年   15262篇
  2001年   18803篇
  2000年   19757篇
  1999年   16826篇
  1998年   17315篇
  1997年   16735篇
  1996年   15219篇
  1995年   13918篇
  1994年   8638篇
  1993年   4977篇
  1992年   4117篇
  1991年   3403篇
  1990年   1522篇
  1989年   1477篇
  1988年   498篇
  1987年   230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陕西医学杂志》2015,(9):1136-1137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对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20例504眼弱视儿童精确配镜,辅以遮盖,视觉刺激,红光闪烁,家庭精细作业及12岁以上患儿联合口服左旋多巴进行综合治疗,对其矫正视力进行观察并随访3年以上。结果:420例(504眼)患儿治疗观察3年后,基本治愈437眼(86.71%),进步56眼(11.11%),无效11眼(2.18%)。结论:弱视患者通过综合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3.
沈欢  邓海滨 《河北中医》2020,42(2):307-311
肿瘤免疫治疗是通过修复及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以控制、杀伤肿瘤细胞,从而使肿瘤特异性死亡,但易引起过度免疫应答导致免疫紊乱。中医药通过扶正(调和营卫、补肾健脾、益气养阴)及祛邪(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痰散结)来提高人体免疫,抗肿瘤,且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44.
中西医结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03—2014-03收治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进行抽样,择取74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以基础性西医疗法,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医疗法(包括针刺及服用中药正容汤等),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60%)明显高于对照组(64.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动眼神经麻痹临床疗效确切,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5.
窠囊最早源于宋代许淑微所提的"湿痰、痰饮成癖囊"之说,后世医家又做了进一步分析。窠囊作为有形实邪,是痰瘀互结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病位常在胃,表现为痞满、纳呆、呕恶、噎膈等症,具有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病势迁延难治等特点,与胃癌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基于窠囊理论,可将窠囊蛰伏胃脘、孳生癌毒归为胃癌的主要发病机制,治以理气化痰、活血祛瘀、涤痰逐饮、健脾补肾等法为主,为胃癌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6.
石学敏院士从"百病始生,皆源于神,凡刺之法,必先治神"的整体观念论治特发性震颤,治疗以神为本,注重对"神"的调节,提出治疗特发性震颤的新方案。石院士认为本病病位在"脑",脑为髓之海,病机为窍闭神妄,阳缓阴急,致使经筋拘挛弛纵,诱发颤证。治疗应醒神开窍,安神定志,调和阴阳,并强调"醒神、调神、安神"的重要性,形成以脑统神、以神统针、以针调神的学术思想。石学敏院士重视手法的运用和针刺手法量效关系,在其从医数十载的临床治疗中发现,神机异常是百病始生的关键。通过"醒神、调神、安神",在改善特发性震颤患者不自主运动方面均显现其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析西药联合中医情志疗法、解郁化痰汤治疗痰热瘀阻型失眠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7年9月1日—2019年9月1日接收的100例失眠抑郁(痰热瘀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50)采用阿普唑仑治疗,观察组(n=50)采用阿普唑仑+解郁化痰汤+中医情志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疗效为98.00%(59/50),对照组总疗效为86.00%(43/50),两组总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3,P<0.05);治疗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16.02±1.90)分,TESS评分为(2.03±1.28)分,与对照组的(23.14±2.08)分、(7.26±2.14)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价值(t=17.8712,P<0.05;t=14.8307,P<0.05)。结论:解郁化痰汤、中医情志疗法与西药联合治疗失眠抑郁痰热瘀阻有效安全,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48.
癌性肠梗阻(MBO)是指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肿瘤本身及其抗肿瘤治疗引起的肠梗阻,是晚期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总体发生率3%~15%。目前,MBO的治疗仍缺乏统一、有效的治疗规范,大多数医院都采用对症处理的。本文在总结数百例治疗经验基础上,提炼出“减(压)、加(营养)、抑(制消化液分泌)、激(素)、利(尿)、动(运动及促进肠蠕动)”六字方针,简单、实用、有效,通过临床观察,该方案能改善患者症状,恢复经口进食率,提高生活质量和手术治疗的机会,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治疗费用,尽管尚缺乏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和对比一次性根管疗法与多次根管疗法在隐裂性牙髓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收集我院口腔科2013年11月-2014年11月间接诊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60例(60颗牙)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30例患者施行常规多次根管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施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术后1年的治疗成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1周时的疼痛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年的治疗成功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隐裂性牙髓炎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多次根管治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