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7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138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09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09篇
内科学   122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1179篇
预防医学   22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501篇
  1篇
中国医学   3108篇
肿瘤学   99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71.
对《伤寒杂病论》中所论眩晕的病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将其归纳为感受外邪,营卫不谐;中焦气滞,浊热内盛;脾虚不运,水湿内停;上焦阳虚,胸阳被阻;真阴不足,阳阴两虚;下焦阳虚,水液蓄积;情志郁结,疏泄失职等7种。  相似文献   
72.
吴鞠通内伤杂病辨治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著名医家吴鞠通,中年著成《温病条辨》,创温病三焦辨证之法,被后世称为温病四大家之一。其实,吴鞠通不仅精通温病,而且博通诸科,对内伤杂病的辨治也独具慧眼,颇有特色。笔者每览其晚年所著《医医病书》及《吴鞠通医案》,莫不为之而感叹。故不揣固陋,勉探其辨治内伤杂病的特色,俾后学得窥遗泽。1 治内伤注重心理疗法吴氏认为,内伤杂病多因情志不调、酒色过度、饮食不节、起居失常所致或加重,在诊治过程中,若不先告以病由,晓以利害,畅其情志,戒其酒色,调其饮食起居,则药物很难收功。因此,他治疗内伤杂病,极为注重心理疗法。首先,他强调在…  相似文献   
73.
合成了12种烷基、烷氧基和硝基取代的硫杂蒽酮类化合物。其中,三种烷氧基取代的硫杂蒽酮是用相转移催化法制得的。几种新的化合物,经红外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等方法鉴定,确证了其结构。测定了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结果表明,硫杂蒽酮类化合物的2-位上是斥电子基时,其最大吸收波长要向红移动;若2-位上是吸电子基时则向紫移动。  相似文献   
74.
为研究不同民族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作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ASO)探针点杂交技术,对现居新疆的一个布依族家系的β地贫进行了基因分析,发现其中两名成员为-28(A→G)和CD17(A→T)的双重杂合体。结合家系调查表明,为同一染色体上的双重突变,文献中未见报道。这种基因的携带者表现为轻型β地中海贫血,从而为认识β地盆高度的异质性、为研究我国少数民族β地贫的基因背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赤芝 (Ganoderma lucidum) 在民间被用于糖尿病治疗,但缺乏数据支撑,需探索其化学成分及其是否具有抗糖尿病作用以利于临床推广。方法 采用多种分离技术,如 MCI gel CHP 20P、RP-18、Sephadex LH-20、硅胶柱色谱、 制备薄层色谱 (Preparative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PTLC) 和高效液相色谱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等,对云南产赤芝的低极性成分进行研究,利用一维 (One Dimensional,1D) 和二维 (Two Dimensional,2D) 核磁共振波谱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NMR) 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在C2C12细胞胰岛素抵抗体外模型中研究其活性。结果 从云南2个产地赤芝中分离鉴定8个杂萜-三萜杂聚体类新化合物,ganolucinins D-K (1-8),其中化合物7和8可上调胰岛素受体底物1 (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1,IRS1) 和蛋白激酶B (Protein Kinase B,PKB/Akt) 磷酸化, 8可促进C2C12细胞葡萄糖摄取。结论 赤芝中可能存在一系列杂萜-三萜杂聚体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8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潜力,可能是灵芝抗糖尿病的药效物质之一。  相似文献   
76.
目的:采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转化为心肌样细胞,为心衰的干细胞移植治疗提供基础。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5-氮杂胞苷诱导24h后正常培养,通过形态学、PAS反应、磷钨酸苏木素染色(PTAH)、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作鉴定。结果:诱导细胞以梭形、柱状为主,部分细胞有分支,单个核、卵圆形、居中,似心肌细胞,PAS及PTAH染色均为阳性。诱导后培养2周的细胞表达Sarcomeric Actin和Connexin-43较弱,以后表达逐渐增强,而且1、3、5代细胞均稳定表达。结论:骨髓MSCs可在体外被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有望成为心衰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理想细胞材料。  相似文献   
77.
目的分析一个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的突变,并探讨缝隙连接蛋白beta2(gap junction protein beta 2,GJB2)基因235delC突变是否会加重线粒体A1555G突变导致的非综合征型耳聋症状。方法对一个母系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核心家系72个成员取外周血提取DNA,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后,利用Alw26Ⅰ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直接测序验证,对其线粒体DNA突变进行研究;利用ApaⅠ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直接测序验证,筛查核心家系中GJB2基因235delC突变情况,并对GJB2基因235delC和线粒体A1555G突变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在27名母系成员中均发现具有线粒体A1555G突变,呈母系遗传;具有耳聋表型的为21人(77.8%),家族外显率高;所筛查的包括配偶在内的72名个体中,仅3例具有GJB2基因235delC杂合子突变,且均出现在母系成员中,但3例的耳聋表型却不同。结论线粒体A1555G突变是本家系耳聋遗传易感性的基础,在该家系中GJB2基因的235delC杂合子突变未加重线粒体A1555G突变导致的非综合征型耳聋。  相似文献   
78.
“和法”在中医学中是一种适应症较为广泛 ,又比较特殊的治法。就“和法”的含义而言 ,认识有所不同。如上海中医学院教材谓 :“和法”属于调整人体机能的一种方法。成都中医学院教材谓 :“和法”是一种调整治法 ,有解除寒热 ,及调整脏腑偏盛编衰的作用。南京中医学院教材述 :“和法”应包含和解、调和、缓和等三种意义。《伤寒明理论》中明确提出半表半里证应以和解剂小柴胡汤为主。现选用以小柴胡汤治疗盗汗及畏寒病例为例谈点看法。1 典型病例  患者余某 ,女 ,36岁。盗汗 3个月 ,入夜汗出湿衣 ,上半身尤甚 ,昼日神疲乏力 ,精神憔悴。…  相似文献   
79.
张仲景论治瘀血所致病证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系统了张仲景对于瘀血形成原因的认识,对于瘀血所致多种病证的论治,总结促景论治瘀血所致病证的学术特色:即瘀血阻滞部位以下焦为主,瘀血所致急证以瘀热为主要的病因,治法以下法为主,选药多用大典、桃仁,并运用了扶正祛邪,标本缓急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80.
治伤胶囊是由杭州朱养心药厂在传统“治伤散”基础上改制成成的四类新药,主要由生白附子,防风,羌活,制胆南星、白芷等药组成,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散结之功,主治跌打损伤所致的外伤红肿、内务胁痛等症,笔者自1995年开始用临床,发现其在治疗内伤胁痛方面疗效独特,优于其它中西药物,近二年追踪随访了内伤胁痛例128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