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7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138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09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09篇
内科学   122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1179篇
预防医学   22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501篇
  1篇
中国医学   3108篇
肿瘤学   99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柴瑞震 《中医药学刊》2004,22(6):993-996
《伤寒论》是一部对外感热性病进行辨证论治的经典专著。在太阳病篇中共载条文183条,除论述邪感太阳经形成太阳病(包括太阳经证和腑论)证治的92个条文外.有91个条文是讨论太阳病误治、失治后变证的辨证论治。这些条文就《伤寒论》太阳病篇来讲,是属太阳病误治、失治变证证治,但从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影响来看.则不仅如此,应该说这与后世内科杂病证治及其发展、完善.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笔者在本文中。着重探讨了太阳病误治、失治的变证的辨证论治内容,并通过认真研究及与后世内科杂病证治对照,认为《伤寒论》太阳病篇中误治、气治条文内容,对后世内科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多个方面的影响。因此,认为《伤寒论》太阳病篇的误治、失治的证治内容,对后世内科杂病证治有着纲领性的指导意义,为以后中医内科学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2.
钟坚 《中医药学刊》2004,22(7):1185-1186
诊治疑难杂证必须善于从复杂多变的疾病现象中抓住疾病的本质,即治病求本,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制定治法、方药。根据邪正斗争的虚实变化,扶正祛邪,或按阴阳失调情况调整阴阳,脏腑、气血功能,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选药。  相似文献   
103.
史连和 《中医药学刊》2003,21(2):265-265,278
尿的异常改变,从直观上看大致有四方面,即:尿量的多少,尿色的异常,排尿时的异常感觉,尿中有夹杂物。对尿量、尿色、尿质、尿感的观察,即是诊尿法的基本内容。《伤寒论》开祖国医学诊尿法之先河。其对尿异常改变的描述有小便清、小便白、小便自利、失溲、遗尿、小便数、小便不利、小便难、小便少、不尿等。诊尿法在《伤寒论》中的意义大抵有四方面,即确定疾病的部位,辨析病证的性质,分别津液的存亡,判断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4.
车前是大家熟悉的利水通淋药。夏秋季采收其子名车前子,其草名车前草,二者功用大同。其性味甘、微寒、入肺、膀胱、小肠、肾、肝诸经,有利水通淋、清热明目、祛痰止咳之功,但临床上对其化痰止咳之功知鲜用少。笔者近年来用本品为主治疗咳嗽,不论寒热虚实、内伤外感,均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5.
介绍张磊主任医师临床经验。治头面之疾善用轻灵之剂;治脾胃之病善用“运通疏达“之方;治虚证失眠善用清滋之品;治疗长期便秘善用濡润之味。并介绍其自拟方。  相似文献   
106.
笔者自1995年起应用珍珠安神胶囊(广东医学院医药科技开发中心生产)结合西比灵治疗内伤头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内伤头痛患者59例随机分为珍珠安神组与西比灵组。珍珠安神组36例,男性10例,女性26例;年龄(37±11.46岁);病程(15±8.23)年;头痛轻度6例,中度25例,重度5例;头痛发作(6±1.35)次/月,持续时间(1±0.57)d。西比灵组23例,男性6例,女性17例;年龄(36±10.23)岁;病程(15±7.65)年;头痛轻度5例,中度15例,重度3例;头痛发作(5±1.80)次/月,持续时间(1±0.63)d。两组病程、病情、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等差…  相似文献   
107.
论瘀血体质的状态及形成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中国及日本古今文献的考察研究,提出瘀血体质的状态有二种:一种为潜病未病态,一种为疾病态。瘀血体质的形成因素不仅与先天的遗传因素有关,又与后天的跌打损伤、内伤七情、居处过于安逸、久病、失血、产后、年老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8.
吕志杰 《中医杂志》2003,44(6):476-477
经方指上古相传的经实践检验的有效医方。然上古经方只得之传闻,已无成书可考。惟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集古方之大成,故后世言经方者,概指仲景之方也。如何善用经方治病,推求源流,先圣后贤的经验可以归纳为3个原则。1 方证相对,应用原方宋代林亿等在《金匮要略方论·序》中说:“尝以对方证对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这就是说,只要患者的病情与经方主治相符合,原方应用,无不神效。如此疗效,无疑也是仲景当年的切身体会,才加以撰集。所谓“方证对者”,徐大椿有一段论述颇为中肯,他说:“欲用古方,必先审病者所患之症,悉与古方前  相似文献   
109.
霍湛锋 《国医论坛》2003,18(5):18-20
升降散出于清代中原名医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近代名医蒲辅周在《蒲辅周医疗经验》中介绍用升降散“治疗温疫疗效很好”,并附“杨氏治温十五方”。笔者据其方证特点和异病同治原理 ,临床用其治疗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疗效确凿。现举验案以佐证 ,并附己见以探讨。1 验案举例1 .1 痰火癫狂案 宫某 ,男 ,1 8岁 ,高中学生 ,1 998年 1 2月 2 7日初诊。精神失常 1个月。患者性格内向 ,平素少言 ,病因高考升学未遂愿 ,痛失女友 ,后发誓要考名牌大学 ,9月入母校复读 ,学习刻苦 ,不分昼夜 ,2个月后时而头晕痛 ,记忆力下降 ,失眠多梦 ,心烦 ,乏力 …  相似文献   
110.
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虽对眼科疾病无专篇论述 ,但书中许多条文记载了眼部病症 ,如目眩、目正圆、目睛晕黄、目泣自出、目四眦黑、目赤如鸠眼等 ,这些症名对眼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同时 ,书中的辨证论治思想及一些重要理论 ,对后世中医眼科学也颇具指导意义。现总结探析如下。1 仲景对眼病的认识1 .1 病因病机 从辨目色上有热、湿、瘀等不同病因。目赤多为肝经有热。如《金匮要略·百合狐或虫 阴阳毒病脉证治》篇曰 :“病者脉数 ,无热 ,微烦……目赤如鸠眼……”此处目赤 ,为湿热内蕴 ,循肝经上扰于目所致。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