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9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木香槟榔丸临床运用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香槟榔丸出自《儒门事亲》,南木香、槟榔、青皮、陈皮、莪术、黄连、黄柏、大黄、香附、牵牛组成。《医方集解》所载木香槟榔丸有三棱、枳壳,以芒硝水为丸。功用行气导滞,攻积泄热;主治痢疾,食积;症见赤白痢疾,里急后重;或食积内停,脘腹胀满,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沉实。木香槟榔丸的组方立意典型地体现了“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原则.可广泛用于治疗胃炎、胃瘫、胆囊炎、胰腺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肠功能紊乱、习惯性便秘、胃肠神经官能症等各种消化系统的器质性及功能性疾病。兹举临床应用数例如下。  相似文献   
102.
慢性胃炎的治疗,关键在于用药配伍。重点需考虑四个方面。一、补药与泻药相配伍(补泻兼施):慢性胃炎以虚证(脾胃虚弱)为主,但往往兼有气滞、血瘀或水湿等实邪,故用药配伍,一方面要健脾和胃,以冀增强脾胃的功能和改善全身的健康状况,并有助于减轻胃脘不适、胀满等症候;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实邪的情况,适当配伍理气、活血、祛湿等祛邪药物,其中,理气、活血药的配伍,尤属必要,因脾虚易气滞,气滞则血瘀,"六腑以通为用",理气活血有助于减轻或消除慢性胃炎病人常见的胃脘胀满、胀痛、刺痛等症候。  相似文献   
103.
根据六腑的生理特点,结合祖国医学腑以通为用的理论,运用通降理气、通里攻下、通淋利尿、通腑泄热等方法,治疗六腑疾病,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4.
徐艺 《光明中医》2013,28(8):1594-1595
刘沈林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运用"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辨证论治早期大肠癌,善用通下治法,尤其重视温下法,临床颇有疗效。  相似文献   
105.
血虚证是中医虚劳病的证型之一,临床上比较常见,女性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为面黄少华,或苍白萎黄,眼睑、甲床苍白,头晕眼花,少寐多梦,倦怠乏力,甚至精神萎靡,心悸气短,动则为甚.血虚迁延日久,血不载气,五脏六腑失去其滋养,导致脏腑功能低下,可演变成虚劳重症.导师李守朝教授治疗虚劳血虚证颇多心得,他总结出的补血三法,在临床运用得心应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6.
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示人五脏六腑之生克乘侮皆可致喘的发病相关性.即任何一脏腑之病症,皆可由其它脏腑之阴阳失衡所引起,且发病脏腑久治不愈也将引起其他脏腑之逆乱.推而演之,论及肺病喘证,亦不例外,临床所见,五脏六腑皆可令人喘,"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五脏喘即为肝喘、心喘、脾喘、肺喘、肾喘.故临喘证"因他疾而发喘者,当先从本病治之,则喘证自已,不专用治喘之药".试举三个病例.  相似文献   
107.
史红  田心 《天津中医药》2004,21(6):494-495
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中医药预防调理亚健康状态的特色和优势日益明显,“六腑”与亚健康状态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认识亚健康状态,“六腑”是很好的切入点。对亚健康状态的病机的把握,“六腑”在位置和转归方面都是关键。从“六腑”入手调理亚健康状态,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必要针对“六腑”在亚健康状态的预防、调理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灵枢·经脉》谈及"十二经脉"时,描述了五脏的"是主所生病",但没有相应描述六腑的"是主所生病"。通过研究《黄帝内经》原文,认为《灵枢·经脉》篇中六阴经"是主所生病"对应的是五脏及心包,而六阳经的"是主所生病"之所以对应的不是六腑,是因为六阳经的五输穴并不是用来治疗所属六腑疾病的,而治疗六腑疾病的是六腑的"下合穴",这即是《黄帝内经》中"下合穴治腑病"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