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40篇
  免费   637篇
  国内免费   195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263篇
妇产科学   50篇
基础医学   507篇
口腔科学   69篇
临床医学   1611篇
内科学   998篇
皮肤病学   257篇
神经病学   65篇
特种医学   2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284篇
综合类   2119篇
预防医学   2514篇
眼科学   89篇
药学   870篇
  7篇
中国医学   252篇
肿瘤学   70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71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224篇
  2015年   295篇
  2014年   489篇
  2013年   497篇
  2012年   703篇
  2011年   728篇
  2010年   733篇
  2009年   749篇
  2008年   651篇
  2007年   678篇
  2006年   652篇
  2005年   486篇
  2004年   443篇
  2003年   342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壬苯醇醚9对人子宫内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壬苯醇醚(Nonoxynol-9。N-9)是一种具有表面活性剂性质的杀精微生物避孕剂.作为杀精子剂已应用半个多世纪。通过破坏精子细胞膜起作用。但已有研究表明,经常使用N-9增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率,提示N-9可破坏阴道上皮细胞.诱发细胞因子和易感染HIV。妇女月经周期上生殖道的上皮细胞对HIV特别敏感。为研究N-9对子宫内膜组织学、细胞因子系子宫内膜粘蛋白含量的影响,应用组织体外培养.从6例月经规律妇女的月经中期取子宫内膜组织。每例标本用Dulbecco改良的Eagle培养基(DMEM)/F-12洗2,3次并用灭菌刀片切成1mill3大小.反复冲洗后放培养基中培养6h或24h。培养基含有N-9的最终浓度分别为0、03%.0.3%和3%。光镜下观察用苏木精和伊红染色的子宫内膜组织学情况。培养24h后取出培养的子宫内膜上清液,用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8进行炎症反应评定。用免疫组织化法和实时PCR技术进行子宫内膜MUC-1mRNA的定量测定.LightCycler软件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32.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当前危及人类健康及社会发展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笔者在赞比亚麦纳索科医院(MainaSoko)援外工作期间遇到18例典型的AIDS晚期患者鼻腔出血病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3.
近年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有所增加,加强对HIV感染所致血液学变化的观察研究,对防治HIV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3例HIV感染者的血涂片观察资料收集、整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4.
《苏州医学》2002,25(3):F003-F003
黄强教授1963年毕业于苏州医学院。1991年以来,历任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大外科和外科学教研室主任、神经外科暨脑肿瘤研究室主任、苏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抗癌协会苏州分会常务理事、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会员、中国免疫缺陷动物学会委员。  相似文献   
35.
艾滋病的检测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滋病自1981年发现以来就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所以防治的主要手段仍以预防为主.血清免疫学实验依然是实验室诊断HIV的主要依据.笔者着重从血清学检测、病原检测和免疫学检测等方面,介绍了实验室检测HIV抗体的血清学方法,以及新近发展的HIV P24抗原测定、核酸检测、生物芯片技术和评价免疫功能的CD4细胞计数方法.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艾滋病的各种检测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6.
2型糖尿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型糖尿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遗传异质性,所引起的代谢紊乱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有关[1].T淋巴细胞是机体最重要的免疫细胞群,在正常机体内各T淋巴细胞亚群相互作用维持着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2].  相似文献   
37.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e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后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后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者占39%~65%,而尸检发现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rn,CNS)受累率高达73%~90%,AIDS累及CNS的影像检查方法首选MRI,其对病变检出率高,增强MRI可进一步显示病变,发现血脑屏障破坏。本文总结9例经实验室血清学检查HIV阳性患者颅内病变的MRI表现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1材料与方法本组9例中,男6例,女3例,年龄20~49岁,平均36岁。临床表现9例患者有不同程度头痛、头晕,意识及肢体活动障碍,3例有发热,3例有吸毒史。实验室检查:血清H…  相似文献   
38.
20072226HIV-1Tat蛋白促血管生成作用研究进展(综述)/陆丛笑(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李静,耿美玉∥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21(4).-239~241,254Tat蛋白是HIV-1基因组编码的6个调控蛋白中的一个重要调控蛋白,在艾滋病相关卡波西肉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从Tat蛋白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39.
20062485HIV感染者/AIDS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与CD4 T淋巴细胞水平的临床实验研究/杨忠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院临床检验中心),彭红,邵红…∥中国艾滋病性病.-2006,12(3).-202~20336例AIDS患者、50例HIV感染者以及54名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流式细胞技术对比分析显示: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AIDS组>HIV感染组>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CD4 T淋巴细胞水平对照组>HIV感组>AIDS组,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结果提示HIV/AIDS患者的CD4 T淋巴细胞水平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表1参8(杨亚琴)20062486一…  相似文献   
40.
硒与艾滋病     
本文通过——硒与艾滋病发病、硒与艾滋病发展、硒与艾滋病结局、硒与艾滋病诊断、硒与艾滋病防治五个方面论述了微量元素硒在艾滋病防治中的作用、意义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