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01篇
  免费   672篇
  国内免费   33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380篇
基础医学   20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171篇
内科学   70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25篇
特种医学   1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1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5009篇
预防医学   1572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687篇
  19篇
中国医学   1215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387篇
  2022年   343篇
  2021年   496篇
  2020年   407篇
  2019年   471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431篇
  2016年   492篇
  2015年   539篇
  2014年   1195篇
  2013年   1098篇
  2012年   1437篇
  2011年   1450篇
  2010年   1297篇
  2009年   1113篇
  2008年   1251篇
  2007年   1062篇
  2006年   1014篇
  2005年   1056篇
  2004年   939篇
  2003年   840篇
  2002年   782篇
  2001年   743篇
  2000年   743篇
  1999年   606篇
  1998年   618篇
  1997年   686篇
  1996年   582篇
  1995年   529篇
  1994年   426篇
  1993年   361篇
  1992年   282篇
  1991年   284篇
  1990年   151篇
  1989年   132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21.
《中医药学刊》2006,24(10):1930-1930
  相似文献   
122.
新杂谈     
《健康世界》2006,(1):10-10
茶多酚有助于平坦小腹;走路腿痛可能是心脏病或中风前兆;喂母乳的妈妈应避免吃过敏性食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3.
左右分治中风后遗症4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证明“偏左为血虚”在偏瘫治疗中有指导意义。方法:将44例患者根据偏左偏右瘫分成两组,分别以偏左为盖虚,偏右为气虚立论,处以玉竹四物汤及补阳还五汤,两纽疗效对照。结果:两组病例治愈率均在90%以上,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结论:“偏左为血虚”在偏瘫治疗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4.
孙连金老中医治中风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连金老中医治中风经验介绍王桂琴,张秀芝主题词中风,(中医)/中医药疗法,@孙连金名老中医孙连金主任医师,行医50余载,对中风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介绍其临床辨治用药特点如下。1重视早期防治中风多有先兆症状如头晕、目眩、耳鸣,突然,一侧手足麻木阵作,...  相似文献   
125.
药氧针刺治疗中风后言语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采用药氧针刺法治疗中风后言语障碍60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均为本科住院病人,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48~77岁,平均年龄为63.5岁;病程短者3d,长者2年,其中1周以内者11例,超过1周不足1月者19例,2~3月者17例,4~6月者7例,7月~1年者4例,1年以上者2例。初发中风时经CT或MRI确诊,其中诊为脑梗塞39例,脑出血2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2组经统计学处理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可比性。……  相似文献   
126.
127.
头针与督脉穴并用治疗中风4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头针与督脉穴并用治疗中风40例157000牡丹江市中医院田春丽高鸿翼田雨152100黑龙江省青冈县中医院邱少英临床资料:40例病人中男18人,女22人,年龄最小者39岁,最大者89岁,左侧偏瘫14人,右侧偏瘫26人,多数病人伴有语言不利中枢性面瘫等症...  相似文献   
128.
129.
“三张”为清末民国初的名医,对中风病的病机、分型、治则、方药、先兆等均有全面而系统的论述,达到了前人未及的高度。这些成就产生的原因在于他们不满足于中医的传统理论及实践,学习掌握西医学识,开辟中西医汇通的道路。认为当代中医要继承其求实学风,才能发展中医。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