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225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122篇
综合类   244篇
预防医学   40篇
药学   97篇
  2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侧卧位病人体位摆放的工作心得。准确的体位不仅易于术野的暴露,而且易于医生准确方便操作,更可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正确的体位摆放,不仅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而且有利于对患者的观察和护理。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侧卧位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7月-2010年7月33例侧卧位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左侧11例,右侧18例,双侧4例,结石直径2.1~4.3 cm。C形臂X线机定位下作肾穿刺,建立微创经皮肾取石通道,钬激光碎石,灌注泵冲洗结合取石钳取石。结果回顾性分析33例患者成功建立39条经皮通道,除1例中转开放外其均余顺利完成手术;无穿刺失败及严重并发症,无术中大出血,无胸膜损伤及周围脏器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侧卧位是泌尿外科医生最熟悉的手术体位,也是进行微创经皮肾镜手术的理想手术体位,侧卧位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有利于术中麻醉监护,手术安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3.
笔者自2001年以来,临床采用指扩术及中药浴裂汤坐浴治疗肛裂患者118例,结果108例痊愈(创面愈合,疼痛消失,无便血),10例有效(诸症减轻)。其法:患者取侧卧位,肛门部常规消毒后予0.5%利多卡因局麻,术者右手食指按摩肛门后进入肛门4cm左右,先作指检排除直肠肿块。手指在肛裂处轻轻按摩约2分钟,等肛门松弛后进入左手食指,然后对内括约肌作按摩,尽可能使括约肌松弛。  相似文献   
44.
介绍了住院的48例腰椎损伤病人床上排便法的改良,采用侧卧位床上排便法,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缓解了病人心理应激反应,促进了排便,解决了腰椎损伤病人床上排便不习惯的护理问题,减少了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45.
睡觉的时候流口水,可能是睡觉姿势不当引起的,如趴在桌子上睡、侧卧位睡觉,都容易引起流口水。但如果长期如此,则可能是一些身体疾病导致,需要引起大家注意。通常导致睡觉时流口水的因素有四种:原因一、口腔卫生不良:口腔里的温度和湿度最适合细菌的繁殖,牙缝和牙面上的食物残渣或糖类物质的积存,容易发生龋齿、牙周病。口腔内的炎症会促进唾液分泌。如口腔被细菌感染,疼痛明显,容易流口水,需要局部用药促进溃疡愈合,流口水的情形会自动消失。  相似文献   
46.
分娩期的体位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产妇分娩的体位有多种 ,如仰卧位、坐位、蹲位、站位、侧卧位、跪位及自由体位等。不同的体位有其不同的特点 ,在分娩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本文将目前应用较多的分娩体位作一介绍。1 仰卧位仰卧位是目前大多数医院普遍采用的分娩体位。产妇平卧在床上 ,两腿屈曲分开放在脚蹬上 ,这种分娩体位最早出现于法国。在产科历史上 ,仰卧位分娩可能并不是主要的体位 ,只是在近代产科特别是各种手术器械助产出现以后 ,才以仰卧位为主要的体位。这种体位使得助产士容易观察产程、听胎心音和操作接生[1] 。但长期临床应用发现 :仰卧位并不是最佳的…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局部麻醉侧卧位小切口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的中期疗效.方法 分析32例行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为25~44个月,平均(32.2±11.8)个月.按Nakai分级评定临床疗效,影像学评估椎间隙高度及腰椎稳定度.结果 术后中期随访发现,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明显下降,但无腰椎不稳现象,临床疗效优良率达93.75%.结论 局部麻醉侧卧位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疗效满意,手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8.
剖宫产手术患者因巨大子宫压迫腹主动脉,再加上麻醉药物致使交感神经抑制,部分血管扩张的作用使得患者回心血量急剧下降,因此仰卧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为防止仰卧综合征的发生,常规采取左侧卧床30°左右,但仍然存在时有仰卧综合征的发生,除常规方法预防外,另采取当患者平卧时即刻给予麻黄素5-10mg静脉推注,起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未见仰卧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49.
胡伟段  陈良巧 《中原医刊》2007,34(20):82-82
患者,女,46岁。因月经量多2年、下腹1年为主诉入院,诊断为子宫肌瘤及左卵巢囊肿,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全切除术与左卵巢囊肿剥出术。术前检查心电图、胸片、电解质均正常,血常规检查示:Hb74g/L、Hct 23.7%,其他一般情况尚可。入室监测得Bp125/74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50.
产妇采用侧卧位纠正胎头位置异常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生于头先露的难产称为头位难产。其中胎头位置异常约占6%~7%,常见于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是头位难产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手术率极高,处理不当,可造成母婴较大的危害。以往对头位难产的处理常采用手术结束分娩,大大增加了难产率的发生。为了母婴健康,提倡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作者通过对产妇在产程中采用侧卧位的方法,纠正了胎头位置异常,有效降低了剖官产率,保障了母婴健康,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