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8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44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85篇
妇产科学   38篇
基础医学   72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224篇
内科学   242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55篇
特种医学   1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25篇
综合类   1165篇
预防医学   56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544篇
  2篇
中国医学   395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82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525篇
  2007年   407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388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随着腹腔镜的应用和推广我院自2004年1月至12月开展了腹腔镜联合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回顾30例的方法及疗效得出具有腹部无疤痕、微创、术后体温高峰低、肛门排气早、切口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可同时探查盆腹腔、处理附件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切除子宫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医用控温毯在亚低温疗法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4例脑外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2例。实验组用医用控温毯实施亚低温疗法,根据惠者的病,睛需求达到理想体温进行调节体温和水温等相应的护理措施,使体温控制在32℃-37℃之间。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冰敷全身大血管的方法。结果实验组的降温速度比对照组的明显显效,22例患者体温都控制在32℃~37℃之间,降温维持时间稳定。而对照组体温骤起骤降,非常不稳定,有10例患者要使用安热静肌肉注射后,体温才降下来。结论凡具有亚低温疗法适应症者,采用控温毯效果显著,且开始越旱越好。  相似文献   
23.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监护仪得到广泛的运用,就医用监护仪常用生理参数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4.
彭瑞红 《中原医刊》2004,31(2):51-51
1 病例报告患者 ,女 ,2 6岁 ,因停经 40 + 1周 ,阴道流水 1小时 ,无腹痛于 2 0 0 2年 4月 5日入院。体检 :T3 6 8℃ ,P80次 /分 ,R2 0次 /分 ,BP19/ 12 5kPa ;该患者发育良好 ,营养中等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心肺正常 ,腹部膨隆 ,双下肢水肿( ++) ,生理反射存在 ,病理反射未引出。产科检查 :腹围95cm ,宫高 3 9cm ,宫颈未消 ,宫口闭。辅助检查 :WBC6× 10 9/L ,HB10 g/L ,尿蛋白 ( +)。B超示 :胎儿双顶径 9 6cm。初步诊断 :①足月妊娠 ,轻度妊高征 ;②胎儿巨大。其家属要求剖宫分娩 ,于当日上午 10∶3 0分在持续…  相似文献   
25.
不同温度输液对前列腺摘除术中病人体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输液温度对前列腺摘除手术中病人体温及热量影响。方法 将 5 6例病人随机分为加温液体组和室温液体组。分别于麻醉前及麻醉后 15、30、6 0、12 0min和术终记录肛温、热量和寒战反应 ,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温液体组病人较室温组肛温降低幅度小 ,无热量丢失 ,寒战反应发生率低 (P <0 .0 1)。结论 加温输液可有效地保持术中体温恒定 ,防止术中体温降低和热量丢失。  相似文献   
26.
鼓膜温度计在临床应用中的实验观察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机抽取30例住院病人,在早、午、晚三段时间里用鼓膜温度计和普通体温计同时测量体温连续5天,共450例次。实验结果表明,鼓膜温度计和普通体温计所测取的体温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我们认为临床上应用鼓膜温度计为病人测量体温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既使病人感到安全舒适,又为我们护理工作快速收集病人体温变化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7.
本文旨在应用深部体温计所测得的脏器温度变化结果,探讨流行性出血热卫气营血传变的病理过程和物质基础,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发热患者30例,病种为流行性出血热,辨证属温病范畴。年龄15~70岁;男22例,女8例。  相似文献   
28.
患儿男,12岁。以发现颜面、躯干部多发性皮下结节20d。发热10d为主诉于2002年8月30日入院。患儿20d前无明显诱因右侧腋下、右侧面颊部、胸部、腹部出现多个黄豆大小皮下结节,逐渐增大至花生米大小。lOd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伴寒战。曾在当地诊所予以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体检:体温38℃,精神萎糜,右侧面颊部及右腋下各1个、胸腹部散在4个花生米大小皮下结节,局部皮肤稍红,压痛不明显。心肺无异常。腹软,未触及包块,肝脾未触及。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29.
发热是一种病理过程,是机体在细菌、病毒等致热因素(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升高.超出正常波动范围的一种临床表现。发热最常见于肺炎,麻疹等感染性疾病,也可见于心肌梗塞,恶性肿瘤、放射线照射等引起的组织损伤等无感染情况时。那么.人体为什么会发热呢?  相似文献   
30.
针刺原穴引起肢体温度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目的是通过针刺对肢体皮肤温度影响的观察探讨针灸治疗的机理。检测结果表明,针刺后针刺肢体温度和对侧肢体温度均下降,针刺肢体的穴位温度变化均值为-0.69±0.64(℃),穴旁温度变化均值为-0.62±0.62(℃),任意点温度变化均值为-0.56±0.82(℃);对侧肢体的穴位温度变比均值为-0.41±0.86(℃),穴旁温度变化均值为-0.34±0.79(℃),任意点温度变化均值为-0.73±0.88(℃)。本文结果说明,针灸的治疗作用不但通过经络作用调整经络、脏腑的气血运行失调,还通过神经反射作用调节机体的功能失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