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1226篇
内科学   118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7篇
外科学   76篇
综合类   933篇
预防医学   49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18篇
  3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350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263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术感染相关因素.方法 对112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术的穿刺针进行细菌培养,探讨培养阳性结果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血肿大小、穿刺针放置部位和穿刺针留置时间的关系.结果本资料112例培养阳性结果5例(4.46%),其中表皮葡萄球菌3例,鲍氏不动杆菌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阳性结果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血肿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穿刺针放置部位和穿刺针留置时间明显相关(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术穿刺针放置部位和穿刺针留置时间是导致感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2.
霍乱是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两种甲类传染病之一,由霍乱弧菌污染水源和食物而引起传播。它发病急,传播迅速,其潜伏期仅数小时至5天不等,如果消毒隔离措施不当,容易在短期内引起广泛流行。因此,消毒隔离措施的严格执行和有效落实,是防止医院交叉感染和二代患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淋菌性结膜炎的医院感染管理方法及相关护理。方法对46例(其中3例剖宫产儿)确诊为淋菌性结膜炎新生儿进行治疗的同时,加强消毒隔离及双眼局部护理,并注意观察全身情况,做好出院后的眼部护理指导。结果 46例均痊愈,1例留有轻度点状角膜混浊,未发生角膜溃疡及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亦未出现全身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炎症。结论新生儿急性淋菌性结膜炎护理的关键在于做好产妇妊娠期、围生期预防保健,产时严防交叉感染,新生儿明确诊断后严格进行消毒隔离,进行细致的眼局部护理,耐心做好患儿双亲的健康宣教,让他们同时接受正规治疗,出院后预防再次感染。  相似文献   
84.
发热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许多疾病共同的临床表现,其中感染是主要因素。据相关学者统计,发热大概有40%-55%因感染因素引起。被病原体感染后,患者往往出现畏寒或寒战,体温升高、全身酸痛或不适、疲乏无力、精神萎靡、食欲下降、恶心等感染中毒症状,患者痛苦异常。因此,做好感染性发热患者的护理,减轻其痛苦,缩短病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5.
季小忠 《现代医药卫生》2014,(16):2542-2543
为加强核医学科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从组织领导、完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严格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加强监督管理入手,经规范、有序的医疗废物管理,为科室提供了一个洁净安全的医疗环境。核医学科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能有效地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发生,能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扩散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6.
恶性血液病患者由于其造血和免疫功能受到损坏,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最高.成为恶性血液病患者最常见死亡原因之一。因此,降低血液病房医院内感染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本院从2010年3月搬人新建血液病区后,病房设计合理和采取了有效护理措施,医院内感染率明显降低,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7.
《护士进修杂志》2012,(14):1312-1312
答:结肠镜检查并发症及采取措施有:(1)肠穿孔,一般采用禁食、静脉输液、胃肠减压及给予抗生素,必要时手术治疗;(2)感染,由于结肠镜被污染造成细菌、病毒、寄生虫的传播,引起交叉感染。如发生感染,应抗感染治疗。并应在每次检查后将结  相似文献   
88.
<正>颧骨颧弓骨折内固定术是口腔科常见手术之一,在术中术者常采用头皮冠状切口进行内固定手术。此术式特点是恢复咬合关系准确,面形恢复理想,手术瘢痕不明显,功能恢复满意,患者易于接受,提高了生活质量。但在手术中如何保持无菌、防止交叉感染是术中护理操作的一大难点。  相似文献   
89.
医院内感染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常见感染,发生率达32.7%~47.8%[1-3]。因恶性血液病本身,加之化(放)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增加了患者感染的危险性。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侵入性诊疗操作增多等,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已成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和主要死因[4]。现就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0.
门诊治疗室是各种疾病患者进行集中治疗的场所,由于病种复杂、空气质量较差,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为此,采取措施,加强门诊治疗室的管理,在预防交叉感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