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8871篇
  免费   50149篇
  国内免费   24116篇
耳鼻咽喉   8658篇
儿科学   10683篇
妇产科学   10596篇
基础医学   22424篇
口腔科学   12960篇
临床医学   218742篇
内科学   95237篇
皮肤病学   13252篇
神经病学   24407篇
特种医学   366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40篇
外科学   116671篇
综合类   479056篇
预防医学   101730篇
眼科学   21261篇
药学   229748篇
  2142篇
中国医学   295208篇
肿瘤学   51949篇
  2024年   5770篇
  2023年   20878篇
  2022年   19175篇
  2021年   26453篇
  2020年   25642篇
  2019年   26358篇
  2018年   12739篇
  2017年   25587篇
  2016年   28653篇
  2015年   33559篇
  2014年   69459篇
  2013年   68660篇
  2012年   88453篇
  2011年   97651篇
  2010年   95027篇
  2009年   92324篇
  2008年   108145篇
  2007年   97162篇
  2006年   87304篇
  2005年   98365篇
  2004年   96035篇
  2003年   103354篇
  2002年   86858篇
  2001年   79144篇
  2000年   56252篇
  1999年   41061篇
  1998年   36534篇
  1997年   28417篇
  1996年   26707篇
  1995年   22227篇
  1994年   16508篇
  1993年   7296篇
  1992年   5819篇
  1991年   5453篇
  1990年   4625篇
  1989年   4704篇
  1988年   1353篇
  1987年   1126篇
  1986年   697篇
  1985年   534篇
  1984年   381篇
  1983年   240篇
  1982年   141篇
  1981年   101篇
  1980年   55篇
  1979年   15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85篇
  1957年   18篇
  1956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 毫秒
61.
目的观察地黄叶总苷胶囊联合低剂量雷公藤多苷治疗肾移植术后蛋白尿的疗效。方法将55例接受肾移植并于术后出现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7例常规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并给予雷公藤多甙片0. 5 mg/(kg·d)口服,3次/d,连续服用8周;观察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服地黄叶总苷胶囊,0. 4 g(2粒)/次,2次/d,连续服用8周。观察2组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并随访治疗12周后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2组治疗12周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 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但2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地黄叶总苷胶囊联合低剂量雷公藤多苷治疗肾移植术后蛋白尿的疗效要明显优于单用雷公藤多苷治疗,且用药不良反应未显著增加,安全性高,两药联合可以作为肾移植术后蛋白尿的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62.
63.
对王业皇教授从医30余年来治疗高位后马蹄形肛瘘的经验作系统总结,认为找准并有效正确的处理内口、处理保护肛门功能与清创彻底(引流通畅)的矛盾是治疗的关键,并总结出术前明确病因、把握瘘管走形,切口与创面的设计,术后创面管理等临床实用的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观察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改善产后女性盆底肌肌力及盆底功能的效果,同时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于山西省某院分娩并复查的女性3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训练组(n=235),观察组(n=117)。训练组患者分2个阶段进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每个阶段治疗时间为2周,每周进行2次治疗,治疗次数共8次。观察组患者予以常规康复指导,不予特殊干预,自然恢复。于产后42d、产后6个月时对2组患者进行盆底电生理检测、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卷调查、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调查,观察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女性早期盆底肌肌力及盆底功能的临床效果。结果产后42d,2组患者I类肌纤维的肌力及疲劳度、Ⅱ类肌纤维的肌力及疲劳度、阴道最大动态压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训练组患者I类肌纤维的肌力及疲劳度、Ⅱ类肌纤维的肌力、阴道最大动态压力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2组患者Ⅱ类肌纤维的疲劳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d,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卷中,2组患者各题选择有影响的人数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卷中,训练组患者各题选择有影响的人数比例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d,2组患者有性生活人数均较少,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训练组患者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训练可改善患者盆底肌肌力及盆底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6.
6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8):65-67
目的 研究大剂量干扰素辅助治疗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80例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单纯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大剂量干扰素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生存情况、疾病复发情况以及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生存期限及无复发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治疗组复发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予以大剂量干扰素辅助疗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8.
张旖  李占军  张文龙 《中医学报》2020,35(6):1307-1311
目的:探讨疏血通脉汤联合傍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SHSAS)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上肢肢体痉挛程度、血液流变学以及上肢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110例痰瘀阻络型SHSA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联合傍针刺法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血通脉汤。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肢体痉挛程度(Ashworth)、上肢活动能力(FMA)、肩手综合征量表(shoulder hand syndrome scale,SHSS)、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simulation scoring,VAS)、中医证候评分,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有效率为83.64%,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与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Ashworth评分低于对照组、上肢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SHSS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脉汤联合傍针刺治疗SHSAS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缓解疼痛程度和上肢痉挛,提高上肢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依托网络作为中医药护理培训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医院中医药护理培训2017年实施常规培训模式培训,为实施前。2018年实施基于网络化教学模式开展中医药护理培训,主要方法包括课程网络化教学条件的构建、加强培训管理、规范培训及考核方法,为实施后。评价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中医药护理知识知晓情况、中医药护理的态度及信念、成绩考核结果。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中医药护理知识知晓评分高于实施前,中医药护理态度及信念评分高于实施前,成绩考核优良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基于网络化教学模式的中医药护理培训易于实践,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服务知识掌握度和和技术水平,改善护理人员态度及信念。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