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895篇
  免费   8599篇
  国内免费   1529篇
耳鼻咽喉   244篇
儿科学   243篇
妇产科学   376篇
基础医学   1639篇
口腔科学   137篇
临床医学   10508篇
内科学   3863篇
皮肤病学   734篇
神经病学   556篇
特种医学   12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2816篇
综合类   37296篇
预防医学   8803篇
眼科学   173篇
药学   9562篇
  214篇
中国医学   89596篇
肿瘤学   1018篇
  2024年   1555篇
  2023年   5036篇
  2022年   4048篇
  2021年   5158篇
  2020年   4429篇
  2019年   4096篇
  2018年   1800篇
  2017年   3753篇
  2016年   4198篇
  2015年   4744篇
  2014年   9572篇
  2013年   8061篇
  2012年   10535篇
  2011年   10960篇
  2010年   10097篇
  2009年   8299篇
  2008年   9190篇
  2007年   7052篇
  2006年   6340篇
  2005年   6109篇
  2004年   6909篇
  2003年   6326篇
  2002年   4528篇
  2001年   3961篇
  2000年   3019篇
  1999年   2469篇
  1998年   2268篇
  1997年   2080篇
  1996年   2006篇
  1995年   1887篇
  1994年   1490篇
  1993年   1069篇
  1992年   949篇
  1991年   980篇
  1990年   1452篇
  1989年   1121篇
  1988年   471篇
  1987年   272篇
  1986年   136篇
  1985年   148篇
  1984年   106篇
  1983年   97篇
  1982年   54篇
  1981年   36篇
  1980年   25篇
  1958年   58篇
  1957年   23篇
  1956年   27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作者报道了一起幼儿园内空肠弯曲菌高感染的传播。该幼儿园儿童空肠弯曲菌阳性率为23.0%(43/187)。腹泻病例空肠弯曲菌阳性率为18.6%(8/43),健康儿童带菌率为24.3%(35/144)。同期另一幼儿园健康儿童和门诊非腹泻患儿带菌率分别为11.3%(27/238)和7.5%(15/201),三者间差异显著(P<0.005)。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及菌株的生物分型表明,传染源可能是两名患空肠弯曲菌肠炎的炊事员,他们与儿童的菌株为同一生物型。其传播可能是通过污染的食物或人与人接触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992.
复习文献,探讨胰腺分隔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分型,临床表现及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993.
16例中年龄 6 7~ 92岁 ,平均 76岁 ,男性 9例 ,女性 7例 ,16例中均有腹痛、呕吐、腹胀 ,肛门不排气及腹部体征 ,压痛反跳痛 ,肠型 ;其中 13例通过X线检查显示 ,肠腔积气及多处液平 ,3例因极度衰竭不能胜任检查 ,另 1例在家中 ,未到医院就诊 ,余前往诊治。原发病情况 :肝癌 7例 ,胃癌 5例 ,其中明确肠转移的 3例 ,感冒 4例。自拟治愈标准 :病人痛、吐、胀及肛门不排气解除 ,体征压痛、反跳痛、肠型消失 ,并存活 2个月以上 ;服药 3剂症状体征不能缓解者示为无效 ;部分症状体征缓解示为显效。例 1:患者 ,男 ,71岁 ,农民 ,1998年 11月 2 4日就…  相似文献   
994.
小儿疳证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疳作为一个病名,最早见于隋《诸病源候论》。首先将疳证作为儿科专有疾病者,为宋初《太平圣惠方》。本病分类最全面,收集方剂最丰富当推宋《幼幼新书》。南宋出版的《小儿卫生总微论方》首次将疳证归类为五疳。本草文献中对本病贡献最大的为明《本草纲目》。清《温病条辨》首次将本病治法作全面总结。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首次以法规的形式将本病作了统一规范  相似文献   
995.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综合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76例患儿用常规方法检查辅以彩超检查,诊断分类后分别给予保守及手术治疗。治疗后积极进行功能锻练。结果:优56例,良18例,尚可2例。结论:综合诊断为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提供了必要的治疗依据。同时综合治疗辅以积极的功能锻炼适于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96.
尖锐湿疣的中医外治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尖锐湿疣 (CondylomaAcuminatum ,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引起的 ,以生殖器、肛门及附近皮肤出现乳头状、菜花状或蕈状等疣状赘生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 ,此病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增高。其发病率在我国性传播疾病中居第 2位 ,仅次于淋病[1] 。治疗上 ,目前主要采用激光、冷冻、电灼等物理方法或局部外用药物治疗。近年来 ,采用中医药外治疗法治疗CA的报道颇丰 ,现将其代表性文献综述如下。1 单纯中医外治1 1 熏洗 :朱峰[2 ] 用消疣洗剂 (由白藓皮、蛇床子、大青叶、马齿苋、土茯苓、…  相似文献   
997.
痰证宏观辩证的计量化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方永奇  魏刚 《辽宁中医杂志》1995,22(11):490-491
本文将566例患者分为痰证组和非痰证组,经卡方检验,将有意义的症状体征进行逐步判别分析,建立了痰证宏观辨证的方程式。结果显示:痰证主要辨证指标为咯痰、喉中痰鸣、舌苔腻、脉滑;次要指标为胸腹痞闷、嗜睡、肥胖、口干不饮、恶心呕吐、口眼歪斜。宏观辩证的回代检验结果表明,该辨证标准的敏感度为0.923、特异度为0.929、准确度为0.926,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998.
骨折治疗中,除手法、药物外,骨折病人的调养亦十分重要。古代医学家对此早有认识,《医宗金鉴·总论》曰:“跌仆损伤,虽用手法调治,恐未尽亘,以致有治如未治之苦,则未可云医理之周详也。爰因身体上下正侧之象,制器以正之,用辅手法之不逮,……再施之药饵之功,更示以调养之善,则正骨之道全矣。”明确地将“调养”列入“正骨之道”。目前,临床上不少医生多着眼在手法、药物上下功夫,往往忽视“调养”这一法,以致常常功亏一篑,达不到应有的  相似文献   
999.
老年高血压病血瘀证临床特征及其与心脏事件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调查分析了73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瘀证的临床特征及其与心脏事件(包括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及左室肥大)的关系,结果提示:血瘀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普遍存在,而且随增龄而加重(P<0.05);随病程的延长,血瘀证的检出率增高(P<0.05),血瘀程度亦加重(P<0.01),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及左室肥大的检出率亦随之而增加(P<0.05);血瘀程度亦随病期进展而加重(P<0.001);有血瘀证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心绞痛或心肌梗塞,以及左室肥大者明显高于非血瘀证者。提示在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中,应重视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风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与传统针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风92例,按随机原则分成醒脑开窍针刺组50例,传统针法组42例。治疗结果表明,醒脑组与传统组基本治愈率分别为42%、16.67%,醒脑组显效及有效率亦明显优于传统组。实验结果表明,醒脑组在血液流变学、血脂、微循环和体外血栓形成等绝大多数指标上,均有明显改善,其程度和范围均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