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7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115篇
耳鼻咽喉   80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57篇
基础医学   154篇
口腔科学   45篇
临床医学   984篇
内科学   184篇
皮肤病学   849篇
神经病学   228篇
特种医学   9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01篇
综合类   2024篇
预防医学   534篇
眼科学   172篇
药学   1192篇
  10篇
中国医学   1469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346篇
  2012年   463篇
  2011年   580篇
  2010年   509篇
  2009年   504篇
  2008年   526篇
  2007年   510篇
  2006年   459篇
  2005年   475篇
  2004年   397篇
  2003年   385篇
  2002年   335篇
  2001年   294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疱疹Ⅱ型病毒先天性宫内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人工合成的单纯疱症Ⅱ型病毒DNA多聚基因片段为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查早孕绒毛标本中疤疹I型病毒感染,以80例自发和人工流产的早孕绒毛组织标本进行基因扩增,31例绒毛标本中检出HSV—Ⅱ,并与同一绒毛标本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比较,PCR技术免除了昂贵繁杂的分子杂交过程,具有极高的敏感和特异性,为早期、快速产前诊断HSV先天性宫内感染的最佳技术。  相似文献   
92.
本文应用荧光素双标记法研究了后索核、孤束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向下丘和丘脑投射神经元的分布及其分支投射。作者将Propidium Iodide注入大白鼠右侧丘脑,Bisbenzimide注入右侧下丘,结果如下:楔束核内被标记的神经元中有88.2%向丘脑投射,它们位于核的主部;11.2%向下丘投射,它们在尾侧主要位于核的边缘部,向吻侧(至闩平面)主要位于核的背外侧端。薄束核内被标记的神经元中向下丘投射者(10.9%)与向丘脑投射者(86.7%)混杂在一起。在此两核内仅有极少量分支投射的双标神经元。孤束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内被标记的神经元中约有2/3投向丘脑,1/3投向下丘,未见分支投射的双标神经元。  相似文献   
93.
听源性惊厥易感性大鼠上丘神经元构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石蜡切片Nissl染色方法,光镜下计数、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观察、测量惊厥鼠与正常鼠土丘神经元的一些指标.结果显示:(1)在吻例段和中段上丘第Ⅱ层和吻侧段上丘第Ⅲ层的神经元胞体平均直径惊厥鼠显著小于正常鼠,说明惊厥鼠上丘上述部位神经元较小;(2)在吻侧段上丘第Ⅵ层,中段上丘第Ⅰ、Ⅱ层和屋倒段上丘第Ⅴ层,神经元剖面椭圆率惊厥鼠显著地小于正常鼠,说明惊厥鼠土丘上述部位神经元胞体较细长;(3)除第Ⅲ层外,土丘各板层神经元剖面面数密度惊厥鼠都大于正常鼠.本研究结果表明,惊厥鼠的土丘有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这种变化与惊厥鼠惊厥易感性的形成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关系,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4.
目的:为鼻内镜下额隐窝区域手术提供相应的解剖基础。方法:(1)成人干颅骨5例(10侧),从正中矢状位锯开,观察额窦、额隐窝及毗邻骨性解剖结构;(2)成人湿性尸头5例(10侧),从正中矢状位锯开,观察额窦引流部位,以量角器、直尺等测量工具测量相关解剖数据;(3)另选成人湿性尸头标本5例(10侧),模拟经鼻内镜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术,鼻内镜下观察额隐窝及毗邻结构解剖特征。结果:(1)额隐窝作为额窦引流通道,具有复杂的三维空间结构;(2)鼻内镜下经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手术可充分暴露额隐窝范围,鼻丘、钩突和毗邻结构的解剖关系决定了具体的手术方式;(3)筛前动脉距鼻小柱与鼻翼交点(58.0±2.9)mm,与鼻底夹角(51.0±3.9)°,是辨认额窦口及前颅底的重要标志。结论:鼻丘、钩突及筛前动脉为鼻内镜下额隐窝区域手术的重要解剖标志,准确辨认额隐窝及毗邻结构的解剖关系,有助于提高手术的彻底性及避免严重的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RGH患者血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PHA诱导淋巴细胞增殖,观测淋巴细胞诱导后的增殖能力,并测定细胞因子IL-2和IFN-γ血清浓度的变化;用LDH释放法测定NK和LAK细胞的杀伤活性,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GH患者对PH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5);血清IL-2和IFN-γ水平也显著降低(P<0.01);NK和LAK细胞的杀伤活性亦明显降低(P<0.01)。结论:RGH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是其易复发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6.
本实验用细胞色素氧化酶组织化学方法定量地研究了7只新生大鼠作单眼摘除对上丘浅灰层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观察到与保留眼同侧的上丘浅灰层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明显地低于对侧上丘浅灰层,说明保留眼发出的同侧视网膜顶盖投射纤维不足以维持同侧上丘浅灰层的正常氧化代谢机能  相似文献   
97.
张彩云  王丽丽 《医学信息》2006,19(3):483-485
目的观察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治疗方法、手术时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40例患者全部进行常规内科治疗,其中随机抽取12例隔日行腰穿刺脑脊液(csf)置换术并鞘内注射地塞米松,直至CT显示脑室内积血消失,csf外观清亮,动力试验阴性;16例同时行微创穿刺侧脑室引流及间断腰穿csf置换术。结果内科加csf置换加脑室引流活疗死亡率为12.50%,6h以内治疗及预后观察死亡率为0。结论超旱期同时行微创穿刺侧脑室引流及间断腰穿csf置换术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98.
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临床发疹前和发疹时症状不一。发疹前常有轻度发热、疲倦不适、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发疹时患部有带索状刺痛,疼痛有的在发疹前发生,有的伴随皮疹出现,有的发生在皮疹出现后。初起皮肤发红,继则出现密集成簇的、绿豆至黄豆大的丘疱疹,迅速变成小水疱,水疱三五成群,聚集在一处或数处,排列成带状,疱群之间,间隔正常皮肤,严重时可出现出血点、血疱甚或坏死。常发生于身体的一例,尤其好发于肋间腰骶神经或三叉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皮肤区)。笔者自1998年始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大鼠中脑核团到上丘的传人纤维投射。方法:应用荧光金(FG)逆行追踪技术研究大鼠上丘传人纤维的中脑起源。结果:对侧上丘(SC),同侧下丘(IC),外侧丘系背侧核(dll),中央灰质(CG)和双侧黑质(SN),中脑深核(dpM),视束核(ot),二叠体旁核(pbg)观察到FG逆行标记细胞。结论:上丘存在复杂的纤维联系,参与多种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100.
喷昔洛韦乳膏(夫坦)治疗单纯疱疹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000年开始在临床上应用重庆华邦制药厂生产的喷昔洛韦乳膏(商品名为夫坦)治疗单纯疱疹,为评价其疗效。我们同时对应用酞丁安搽剂的病例进行了观察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