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48篇
  免费   3156篇
  国内免费   475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42篇
基础医学   166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549篇
内科学   992篇
皮肤病学   82篇
神经病学   43篇
特种医学   1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392篇
综合类   9049篇
预防医学   754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1660篇
  36篇
中国医学   28166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628篇
  2023年   2124篇
  2022年   1449篇
  2021年   2028篇
  2020年   1571篇
  2019年   1524篇
  2018年   668篇
  2017年   1313篇
  2016年   1325篇
  2015年   1376篇
  2014年   2219篇
  2013年   1954篇
  2012年   2490篇
  2011年   2585篇
  2010年   2292篇
  2009年   1836篇
  2008年   2188篇
  2007年   1753篇
  2006年   1471篇
  2005年   1380篇
  2004年   1338篇
  2003年   1138篇
  2002年   962篇
  2001年   756篇
  2000年   693篇
  1999年   573篇
  1998年   555篇
  1997年   448篇
  1996年   445篇
  1995年   378篇
  1994年   296篇
  1993年   250篇
  1992年   220篇
  1991年   231篇
  1990年   228篇
  1989年   218篇
  1988年   92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临床资料:治疗前均有较严重的失眠。入睡困难或醒后难以入睡,或时睡时醒,或整夜难以入睡。64例中,男18例,占28.1%,女46例,占71.9%。男女比例为12.6。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14岁。病程在一年内的22例,一至三年的18例,三年以上的为22例,伴随症状可见头痛,头晕、心悸、耳鸣、烦燥易怒,食少纳呆,周身乏力等。  相似文献   
62.
哭证辨治     
先贤原无“哭证”命名,笔者基于临床突出“哭”的外在客观表现,屡见不鲜,因而不揣冒昧,僭立“哭证”病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肺……在声为哭。”又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灵枢·本脏》云:“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其所病矣。”根据《内经》的理论指导,以“哭”归属于肺之病变而辨证施治,获效迅捷。兹选案例四则: 一、张×男26岁农民。母诉:神识昏愦,发热便秘,溲短而黄,醒时喊妈,呜呜痛哭,不吃不喝,已有四天。望见颜面赧红,唇爪暗紫,舌色紫红,苔黄厚垢。闻及鼾声如雷,痰鸣如锯。切诊脘腹胀满,脉来滑数有力,腋温39.3℃。诊为温热劫液为痰而阻肺,热毒内结阳明而腑实,始因谣言中伤,复趋表里闭阻,遂致昏愦而悲恸痛哭。投以宣自承气汤加味:石膏60g 大黄10g杏仁6g 瓜蒌15g 枳壳10g 甘草6g 礞石滚痰丸15g入煎,安宫牛黄丸2粒打碎分冲。服1剂,粪下秽臭,热退哭止,神清诉谣,悲恸  相似文献   
63.
观察56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患者和38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浆TXB2及6-Keto-PGF1α水平。结果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自身免疫血瘀证组血浆TXB26-Keto-PGF1α含量的显著升高(P〈0.01),而TAO血瘀证线血浆TXB2升高,6-Keto-PGF1α下降,两组之间T/X比值接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自身免疫病和周围血管病均存在的血管内皮抗血栓功能的低下,  相似文献   
64.
65.
笔者自2001年11月~2002年2月,以NM(21)S治疗临床常见的脊柱四肢痛性疾病30例,临床疗效显示,NM(21)S对多种急、慢性痛症有显著的止痛效果,且对某些痛证的原发疾病有确切的治愈作用,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0例中,门诊患者16例,住院患者14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18~60岁,其中18~30岁5例,31~40岁7例,41~50岁10例,51~60岁8例;风湿性关节炎10例,急性扭挫伤9例,腰椎……  相似文献   
66.
67.
天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肝阳上亢证2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健 《中医杂志》2005,46(10):766-767
为探索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我们在经过神经心理学评价培训和一致性检验后,于2000年10月~2002年12月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等7家单位,应用天智颗粒治疗VD肝阳上亢证患者24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8.
郁证的临床表现很复杂,可见于现代医学的许多种疾病,并可夹杂其它病证(如瘀证、痰证、火证、虚证等)。以肝气郁结证为主时,可用舒肝解郁法来统治这一类病证,符合中医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舒肝解郁法,着眼于调整人体的气机,而“气为血之帅”,以调和气血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种治法体现了中医治病的特色,临床上取效捷,适应证多,有深入研究的实际意义。临床上应用舒肝解郁法,应注意其用药的层次。一般先用舒肝理气的柴胡疏肝散等方剂,常用药物有柴胡、枳壳、香附、郁金、青皮、  相似文献   
69.
寒证是八纲辨证的重要组成,寒凝证是冠心病的常见证型。冠心病寒凝证的形成,可能是多种致病因子通过各种途径影响机体细胞内某些基因转录和表达为蛋白质,有些蛋白质表达增多,有些蛋白质表达减少,有的蛋白质表达停止,有的正常情况下不表达的蛋白质被启动,等等,机体的代谢、体温调节、神经系统感觉、内分泌等各方面的生物学行为发生改变,在临床表现出寒凝证。温阳法可通过调节一种或多种蛋白的表达,调节上述生物学行为达到治疗冠心病寒凝证的目的。“阳微阴弦”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病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清肝解毒胶囊治疗急性甲、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证型)的临床疗效。方法:420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对照与开放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临床试验观察,试验病例为300例。结果:清肝解毒胶囊治疗急性甲、乙型肝炎的总有效率为87.0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67%(P<0.05)。对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所致的胁肋胀痛、身目俱黄、烦热口苦、脘闷腹胀、恶心纳呆、神倦乏力、小便黄赤、大便溏滞不爽或秘结等症状具有显著改善作用,总有效率为99.33%,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6.67%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疗效稳定。与降酶灵胶囊、乙肝解毒胶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肝解毒胶囊对急性甲、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证型)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使用安全方便,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