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24篇
  免费   1921篇
  国内免费   803篇
耳鼻咽喉   327篇
儿科学   380篇
妇产科学   252篇
基础医学   1581篇
口腔科学   494篇
临床医学   8961篇
内科学   2462篇
皮肤病学   147篇
神经病学   576篇
特种医学   27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7406篇
综合类   18467篇
预防医学   3945篇
眼科学   1435篇
药学   7490篇
  115篇
中国医学   5948篇
肿瘤学   790篇
  2024年   239篇
  2023年   940篇
  2022年   903篇
  2021年   1158篇
  2020年   1323篇
  2019年   1111篇
  2018年   515篇
  2017年   1060篇
  2016年   1204篇
  2015年   1659篇
  2014年   3123篇
  2013年   3133篇
  2012年   3804篇
  2011年   4085篇
  2010年   3919篇
  2009年   3717篇
  2008年   4371篇
  2007年   3970篇
  2006年   3836篇
  2005年   3857篇
  2004年   2615篇
  2003年   2326篇
  2002年   1976篇
  2001年   1692篇
  2000年   1297篇
  1999年   1018篇
  1998年   843篇
  1997年   755篇
  1996年   673篇
  1995年   539篇
  1994年   406篇
  1993年   307篇
  1992年   219篇
  1991年   264篇
  1990年   203篇
  1989年   184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婴幼儿腹部切口裂开30例伴肠瘘7例原因分析长治医学院附属医院(046000)姬仁胜,南温博婴幼儿腹部手术后切口全层裂开常伴有内外露或脱出,是一种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可高达8~30%以上,多年来曾遇婴幼儿切口全层裂开30例,再缝合术后伴肠瘘7例,现就其原因,预防和治疗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6个月~2岁。幽门肥厚10例,肠套迭12例,出血坏死性肠炎4例,阑尾炎4例。取右上腹直肌切口10例,右下腹直肌切口20例。本组30例均用4号丝线连续缝合腹膜,其余层次均间断缝合。其中11例缝合时有腹膜撕裂情况,裂开的诱因主要是切口感染、哭闹、腹胀、剧咳;营养不良等,裂开前均有血性渗出液。裂开时间最早为术后第3天,最晚为术后第10天,术后4~8天多见。18例全层减张缝合,12例全层减张加分层缝合,减张缝合均用7号丝线。7例术后3~5天出现肠瘘,3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3例行3次缝合痊愈。3年后发现腹壁切口疝4例,再缝合后愈合时间最早9天,最晚36天,住院天数最短18天,最长3个月。讨论一、腹部切口裂开的原因1.切口裂开与年龄的关系:婴幼儿切口裂开发生率高[1],因婴幼儿腹部组织薄弱,切口张力  相似文献   
102.
上腔静脉梗阻外科治疗(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应用大隐静脉、人造血管与经戊二醛处理后的新生儿脐带静脉,分别为5例上腔静脉梗阻进行6例次转流术或上腔静脉重建术,认为脐带静脉具有取材容易,处理简单,血管口径一致,无静脉瓣,缝合较易等优点;大隐静脉适用于不开胸者,为减轻症状治疗首选材料;人造血管不宜代上腔静脉。上腔静脉梗阻手术治疗指征是,当梗阻发生在奇静脉或其以上,侧枝循环少,左右无名静脉通畅,病人有不能耐受的脑部和呼吸道症状,估计能够耐受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103.
肥胖型外科病人由于其对疾病、创伤的耐受性差 ,麻醉、手术、护理均有其特殊性 ,稍有疏忽 ,易发生切口感染 ,脂肪液化 ,现将我院 1998~ 2 0 0 1年所见腹部切口液化病例防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 5 9例中女 34例 ,男 2 5例。体重均超过标准 2 0 %。年龄 2 4岁~ 5 9岁 ,平均为 31.5岁 ,其中胆囊切除术 10例 ,剖腹产 30例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 9例 ,右半结肠切除术 5例 ,肠系膜囊肿切除术 1例 ,阑尾切除术 4例。治疗方法及结果 :所有病例于手术后 3d~ 5d出现症况时 ,经穿刺抽吸 ,拆除少数缝线 ,部分切口分开充分引…  相似文献   
104.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因其好发于高龄,且术中出血较多,给麻醉手术增添了不少风险。我院自1996年6月~1999年12月,对前列腺增生症病人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耻骨上经尿道前列腺摘除术7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甘油灌肠剂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将404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术前分别采用传统的肥皂水和甘油灌肠剂进行灌肠,观察排便情况,有无副反应如腹痛、恶心、呕吐、乏力,肠道紊乱等情况.另将便秘患者115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传统开塞路和甘油灌肠剂进行灌肠,观察排便情况,有无畅快感.结果:腹部手术前甘油灌肠剂组的排便总有效率(91.8%)显著优于肥皂水组(78.9%)(P<0.05).便秘患者甘油灌肠剂组排便总有效率(96.4%)显著优于开塞路组(83.4%)(P<0.01).结论:甘油灌肠剂可以代替传统的肥皂水灌肠,且患者痛苦少,安全,方便,可以减轻护士的劳动.甘油灌肠剂治疗便秘效果优于开塞路.  相似文献   
106.
例1,女,11岁。汽车压伤腹部20分钟内急诊入院。伤后腹部剧痛,烦燥不安。神志不清,腹部平坦,腹式呼吸受限,全腹压痛以左侧为显,有反跳痛及肌紧张,叩诊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左下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导尿为血尿。入院后伤情进行性加重,血压降至零,脉搏164次,  相似文献   
107.
大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术的改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改进大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术和研究心脏移植排斥反应。方法:将陈忠华术式加以改进,将血管吻合口改在肾静脉和腰静脉之间,结扎但不切断下腔静脉背支,肉眼下直接进行心脏移植血管吻合。结果:手术成功率90%(63/70),不需手术显微镜。结论:本术式操作简单实用,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08.
鼻衄是血证中最常见的一种 ,《内经》中常以鼽衄并称。由于其血出之于鼻 ,鼻为肺之外窍 ,病位在肺 ,故治疗多从肺论治。然而《内经》并不以鼻衄独属于肺 ,指出本病与肝 ,与阳明经和太阳经亦密切相关。笔者在临床中通过长期观察 ,对于本病常采用从肝论治的方法 ,疗效颇佳 ,兹举例 4则如下。1 肝火上炎盛某 ,男 39岁 ,1998年 6月 3日初诊。患者 2天前突发鼻出血 ,经治无效 ,特来求治。刻诊见鼻孔出血不止 ,兼见头胀眩晕 ,心烦 ,口苦口干 ,小便黄 ,大便干 ,舌质红 ,苔薄黄 ,脉弦数。证属肝火上炎 ,灼伤血络。治当清肝泻火 ,凉血止血 ,方用清衄…  相似文献   
109.
腹部手术后的病人常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其机理为手术导致解剖关系改变,部分神经支配被阻断,以及内容物污染,腹腔冲洗,渗血等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以及水、电解质失去平衡,均导致脏器运动功能的障碍,临床表现为恶心、腹胀、呕吐、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不排气、排便,或时间较长,并伴有发热、腹胀、腹痛等继发症状,其中又以术后缩短排气排便时间为关键,如术后病人长时间不恢复胃肠功能,将造成营养摄入不足,机体抵抗力下降,以及出现肠粘连,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加重了病人的痛苦.本研究观察了电针足三里、上巨虚对腹部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癌。以41~50岁发病率最高,病因尚未明确,但有些病如家族性息肉病,已被公认癌前期疾病,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以及结肠血吸虫病肉芽肿,与结肠癌的发生有较密切的关系,其主要临床表现由于癌肿病理类型和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有不同,右半结肠癌的全身症状以贫血、腹部包块为主要症状,左半结肠癌以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便秘、腹泻、便血等症状为显著。现将我院诊治1例结肠癌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