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01篇
  免费   3699篇
  国内免费   888篇
耳鼻咽喉   85篇
儿科学   109篇
妇产科学   296篇
基础医学   712篇
口腔科学   232篇
临床医学   3961篇
内科学   2444篇
皮肤病学   122篇
神经病学   2095篇
特种医学   11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2篇
外科学   590篇
综合类   6796篇
预防医学   2984篇
眼科学   620篇
药学   3371篇
  30篇
中国医学   4672篇
肿瘤学   177篇
  2024年   160篇
  2023年   762篇
  2022年   793篇
  2021年   873篇
  2020年   865篇
  2019年   604篇
  2018年   474篇
  2017年   1060篇
  2016年   1345篇
  2015年   1867篇
  2014年   1406篇
  2013年   1425篇
  2012年   2050篇
  2011年   2119篇
  2010年   1715篇
  2009年   1503篇
  2008年   1452篇
  2007年   1276篇
  2006年   1145篇
  2005年   1180篇
  2004年   974篇
  2003年   914篇
  2002年   716篇
  2001年   603篇
  2000年   660篇
  1999年   506篇
  1998年   430篇
  1997年   342篇
  1996年   301篇
  1995年   216篇
  1994年   208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目的通过脉冲针刺治疗痴呆综合征,治疗患者躁动失眠,减少服用抗精神药物。方法以阴阳学说为基理,辨证论治,对15例因脑器质病变引起的痴呆综合征躁动失眠的患者进行脉冲针刺治疗。结果通过脉冲针刺治疗,躁动失眠同时消失9人,失眠消失12人,躁动消失9人,减少服用抗精神药物5人。结论利用脉冲针刺治疗痴呆综合征患者的躁动失眠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2.
CT引导穿刺活检是介入放射学中经皮非血管性技术的重要内容,是现代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一门先进技术。CT引导介入技术是利用CT扫描图像和测量结果,体表定位,引导穿刺针经皮穿刺获取病灶和组织作出病理诊断,同时对明确诊断的病变组织进行引流、硬化、消溶等治疗。  相似文献   
103.
血管性痴呆(VaD)在临床上定义为由脑血管疾病造成的脑部损伤所致的获得性智力损害[1]。普遍认为,血管性病变是造成痴呆的第二大类原因,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2]。VaD的特点是,起病突然,病情呈阶梯性恶化,早期功能缺陷呈斑片状分布,有局灶性神经症状和体征。大多数学者将VaD分为以下几种病理类型[1]:(1)多发性梗死性痴呆(MID);(2)单发性梗死性痴呆;(3)小血管疾病引起的痴呆;(4)低灌注性痴呆;(5)出  相似文献   
104.
极简短痴呆筛查测验在识别轻度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分钟内识别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测量工具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延长回忆测验、简易数字广度测验、画钟测验、双手连续动作任务、列举超市商品测验和简短命名测验等7种极简短痴呆筛查测验(Very Short Dementia Screening Test,VSDST)检测215例社区正常老人和90例轻度AD患者。结果所有测验指标在社区正常老人和轻度AD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其中延长回忆总分在两组之间的鉴别力最强,简短命名测验、列举超市商品测验、画钟测验、双手连续动作任务和简易数字广度测验的鉴别力依次减弱。这些测验与MMSE项目分的鉴别力相似或略胜,单独采用某种极简短测验辅助诊断轻度AD仍然是不够的。结论极简短测验有助于早期识别轻度AD,但其效力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痴呆(PDD)患者及帕金森病(PD)与血清泌乳素(PRL)的关系。方法测定30例在我院门诊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正常健康老人(正常对照组),PD非痴呆患者(PD组)30例及帕金森病痴呆(PDD组)患者30例的血清PRL水平。并采用简明智能状况评价量表(MMSE)把PD患者分别划为痴呆组和非痴呆组。分别比较各组的血清PRL水平。结果PD非痴呆组者的血清PRL平均水平为6.49±67μg/L,低于正常对照组11.77±2.38μg/L;PDD组平均PRL水平为1.94±0.83μg/L,明显低于PD非痴呆组6.49±1.67μg/L。结论PDD患者的血清PRL水平是降低的。PDD患者的痴呆表现越重,血清PRL水平越低,二者呈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6.
对血管性痴呆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护理研究》2004,18(6):962-964
  相似文献   
107.
冠心病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观察冠心病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 ,以探讨凝血系统的变化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 10 0例冠心病患者血浆D 二聚体、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4 0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含量 ,并与4 4例健康人比较。结果发现 ,冠心病患者血浆D 二聚体、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4 0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指标变化明显高于陈旧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P <0 .0 1) ,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4 0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P <0 .0 5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4 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D 二聚体水平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性(P <0 .0 5 )。结果提示 ,冠心病患者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 ,表现为继发性纤溶亢进 ,血小板活性增加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且与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变化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8.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痛是指急性中毒患经抢救恢复后,经过数日或数周表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假愈期”后再次出现以感性痴呆为主的一组神经精神症状,利用家庭日常活动能力训练及康复治疗可取得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09.
夏长军 《新中医》2005,37(9):71-71
血管神经性头痛属中医学头痛、头风等范畴。自1997年以来,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107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0.
阿尔茨海默病研究的若干热点及挑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导致老年人痴呆的最常见原因,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近20年来,对AD的研究涉及其流行病学、病因学、发病机制、病理学、诊断及早期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形成了多个研究热点。虽然我们对该病的认识有长足进步,但仍存在很多挑战和困惑。限于篇幅,本文仅涉及若干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