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10篇
  免费   3210篇
  国内免费   475篇
耳鼻咽喉   60篇
儿科学   91篇
妇产科学   287篇
基础医学   332篇
口腔科学   234篇
临床医学   3297篇
内科学   949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159篇
特种医学   9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237篇
综合类   5266篇
预防医学   2856篇
眼科学   92篇
药学   2622篇
  17篇
中国医学   1486篇
肿瘤学   167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472篇
  2022年   584篇
  2021年   584篇
  2020年   641篇
  2019年   349篇
  2018年   325篇
  2017年   828篇
  2016年   1103篇
  2015年   1554篇
  2014年   1003篇
  2013年   1020篇
  2012年   1473篇
  2011年   1589篇
  2010年   1170篇
  2009年   1033篇
  2008年   908篇
  2007年   759篇
  2006年   546篇
  2005年   547篇
  2004年   475篇
  2003年   468篇
  2002年   351篇
  2001年   343篇
  2000年   345篇
  1999年   302篇
  1998年   254篇
  1997年   185篇
  1996年   169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1.
92.
对85例(男57例,女2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患者的阴离子间隙值与肾功能关系的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肾功能减退,阴离子间隙值上升,成反比关系;但阴离子间隙值的升高与血肌酐值的升高,二者无明显相关性;测定此类患者阴离子间隙对判断其有无并发症有重意义.  相似文献   
93.
本中心于2005年1月为1例1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患者施行胰液空肠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
陈花 《工企医刊》2007,20(2):38-38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血液透析已成为治疗慢性肾衰尿毒症者的重要疗法,目前世界约50~80万患者依赖其维持生命.而血液透析(以下简称血透)病人的健康教育在适应现代延缓进展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吴海花  王芳  卢祥林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5):2108-2108
为了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的血气变化,现将我院60例CRF患者的血气变化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正常对照组36例,其中男24例,女12例,平均年龄45.7岁。体检无明显心、肺、肾脏疾病,肾功能检查无异常。各种原因所致的CRF患者。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水平分为:氮质血症组38  相似文献   
96.
慢性肾功能不全伴尿毒症患者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硬膜外麻醉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我院于2000—2005年间,施行肾移植手术230例,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但其中有3例(ASAⅢ级)患者术后第3-8天出现股神经功能障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7.
尿毒症病人的出血倾向的病理生理机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着重介绍了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8.
<正> 克隆怡宝为注射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适用于肾功能不全所致的贫血,包括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非透析治疗者。该药问世以来,在临床上日益受到重视,且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我院2000~2001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尿毒症患者得以长期生存成为可能,为保证血液透析长期有效进行,建立和护理好一条良好的血管通路是关键,血管通路包括各种内、外瘘和临时性、永久性深静脉置管术。但由于部分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及老年患者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而临时性深静脉置管术保留时间短、易感染,对于需行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就不合适。近年来,具有涤纶环的永久性双腔导管日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推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0.
人工肾之父     
20世纪30年代后期,荷兰著名学者科洛夫(Willem(pim’)John Kolff),在他27岁时的医学实习中,他主治的一位农民的22岁儿子死于尿毒症,使他非常内疚,产生了研制替代肾功能装置的念头和决心。他发现作为香肠肠衣的赛璐芬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历经无数次的探索,他在赛璐芬无缝管子内,灌装含尿素的水或血液,把管子摇晃于装有生理盐水的水槽里,证实所有尿素都能排出管子之外。根据这一原理,终于研制成第一台转鼓式人工肾(Rotating—drum typeA.K)。这种方法是用赛璐芬膜管绕在一圆筒上,在转动同时接触透析液。1943年到1944年,他用这种人工肾先后治疗15名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