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14篇
  免费   3059篇
  国内免费   266篇
耳鼻咽喉   56篇
儿科学   91篇
妇产科学   280篇
基础医学   212篇
口腔科学   230篇
临床医学   1419篇
内科学   662篇
皮肤病学   45篇
神经病学   106篇
特种医学   8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378篇
综合类   2791篇
预防医学   2396篇
眼科学   79篇
药学   2450篇
  14篇
中国医学   1036篇
肿瘤学   160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385篇
  2022年   471篇
  2021年   450篇
  2020年   489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275篇
  2017年   714篇
  2016年   980篇
  2015年   1463篇
  2014年   767篇
  2013年   840篇
  2012年   1230篇
  2011年   1258篇
  2010年   874篇
  2009年   617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393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常并发脑膜脑炎〔1〕 ,需及时处理。利巴韦林(病毒唑 )作为广谱抗病毒药已广泛用于临床 ,对单纯疱疹病毒、麻疹、水痘、腮腺炎病毒及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均有作用 〔2〕。为研究病毒唑不同途径给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的疗效 ,我们采用超声雾化吸入与静脉给药对照 ,观察两组用药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35例为我科 1994~ 2 0 0 1年冬春季节住院的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患儿 ,其中男 96例 ,女 39例。年龄 3~ 12岁 ,其中 3~ 5…  相似文献   
82.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晓莲 《临床医药实践》2003,12(10):753-754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对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清开灵注射液1 mL·kg-1·d-1~2 mL·kg-1·d-1连用5d,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注射液10 mL·kg-1·d-1~15 mL·kg-1·d-1静脉滴注,两组均静脉滴注青霉素。青霉素过敏2例换用头孢哌酮。观察两组体温恢复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体温恢复时间快,疱疹消失时间短,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清开灵注射液较利巴韦林注射液在疱疹性咽峡炎体温恢复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有明显优点。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比较喜类平注射液(主要成份:穿心莲内酯)和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33例,给予喜炎平注射液0.2~0.4m/(kg·d)。对照组71例,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mg/(kg·d),两组均加苯唑青霉素50mg/kg·d,静滴。结果 治疗组治愈时间5.14±1.50d,对照组5.55±1.46d,两组平均治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具有抗病毒,抗菌作用,副作用小,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84.
HPLC测定利巴韦林缓释片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利巴韦林缓释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 ,C1 8色谱柱 ,进口填料 (5 μm ,1 5 0mm× 4 6mm) ,检测波长 2 0 7nm ,流动相为水。结果 进样量在 0 2~ 0 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9) ,回收率平均值为 99 1 % ,RSD =1 1 1 % (n =9)。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 ,准确 ,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对小儿水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6例水痘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用更昔洛韦注射液5mg/(kg·d),对照组32例用利巴韦林注射液10mg/(kg·d),两组均每日一次静脉滴注,疗程5d,其他治疗方法相同。结果:治疗组热退及结痂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且两组治疗前后周围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更昔洛韦对小儿水痘有显著疗效,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86.
梅四清  邓斌 《医药导报》2003,22(11):786-787
目的:观察重组α 2b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以及病毒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4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为A、B、C 3组,A组34例,用300万U重组α 2b干扰素,im,qd,4周后改为qod,同时根据体重按10~12 mg&#8226;kg 1静脉滴注利巴韦林,qd;B组34例,仅用300万U重组α 2b干扰素,im,qd,4周后改为qod;C组16例,用重组α 2b干扰素500万U,im,qd,4周后改为qod,利巴韦林用法与A组相同.治疗40周后检测3组患者HCV RNA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40周治疗结束后并随访6个月,A组与B组ALT持续应答率分别为70.6%,47.1%,HCV RNA持续应答率为50.0%,26.5%,A组和B组组间比较均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C组ALT与HCV RNA持续应答率分别为62.5%,37.5%,与A组HCV RNA≥106 copies&#8226;mL 1的患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组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疗效优于单纯用干扰素治疗.对于HCV RNA高含量患者在联合用药的同时,还应加大干扰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87.
利巴韦林颗粒剂对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利巴韦林颗粒剂(同欣颗粒)对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46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童随机分为同欣颗粒治疗组(1组)和利巴韦林注射剂(病毒唑注射液)治疗组(Ⅱ组)。Ⅰ组共有病例235例,每日3次口服同欣颗粒,用药剂量为10mg/(kg.d);Ⅱ组为211例,每日2次肌肉注射病毒哩,剂量为10mg/(kg.d)。用χ2检验评定两组间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差异。[结果]Ⅰ组有194例为显效,显效率82.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Ⅱ组显效人数为180例,显效率85.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两组在疗效和不良反应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同欣颗粒在用于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时,与病毒唑注射液的疗效和安全性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88.
鱼金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5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 3年来我科采用鱼金注射液 (三九万荣药业公司生产 ,生产批号 :9910 13 )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取得显著疗效 ,并与利巴韦林 (河南华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生产批号 :990 9112 )疗效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  1999年 12月~ 2 0 0 2年 2月住院患儿10 0例 ,均符合以下标准[1] :1.年龄 2~ 2 4个月 ;2 .临床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 (排除哮喘及喘息性支气管炎 ) ,且有类似哮喘样发作的喘憋症状和双肺布满呼气相哮鸣音及肺气肿阳性体征 ;3 .无下列并发症 :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 肺发育不良、中度以上贫血及严重佝偻病。将…  相似文献   
89.
刘同华  杨长英 《中国药业》2003,12(11):75-76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在治疗丙型肝炎中的应用。方法:对近年来国外公开报道的有关利巴韦林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丙型肝炎治疗方案中,联合应用利巴韦林可取得较好疗效。结论:利巴韦林在丙型肝炎治疗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0.
目的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病毒性肺炎并提高疗效。方法 随机分为治疗组A,治疗组B和对照组三个组。抗感染措施:治疗组A一个广谱β—内酰胺类药 病毒性肺炎协定方。治疗组B:一个广谱β—内酰胺类药 利巴韦林 病毒性肺炎协定方。对照组:一个广谱β—内酰胺类药 利巴韦林。全部病例常规护理,补液纠酸,退热措施相同。结果 三组123例病例入院第8天复拍胸片后评定疗效,治疗组A中好转30例,好转率78.9%,痊愈8例,痊愈率21.1%;治疗组B中好转35例,好转率76.1%,痊愈11例,痊愈率23.9%;对照组中好转37例,好转率94.9%,痊愈2例,痊愈率5.1%。结论 本文设计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病毒性肺炎方法疗效优于目前常用单纯西医方法,证明本文拟定治疗儿童毒性肺炎协定方疗效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