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9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358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59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究在中医补肾、健脾、补肾健脾的不同方法下,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诱导大鼠肌源性干细胞(MDSCs)成骨分化的过程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蛋白含量变化。方法 购置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肌源性干细胞(MDSCs)。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SPF级SD大鼠分为6组,依次为正常组、诱导液组、诱导液+补肾阴组(左归丸组)、诱导液+补肾阳组(右归丸组)、诱导液+健脾组(补中益气汤组)、诱导液+补肾健脾组。对大鼠进行7 d灌胃,大鼠胃容积为 1 mL /100 g,以此为大鼠配药及灌胃,制备含药血清。通过茜素红染色观察其细胞形态,使用qRT-PCR法、ELISA检测上述各组细胞中SDF-1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①q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诱导组、补肾阴组、补肾阳组、健脾组、补肾健脾组显著升高;与诱导组比较,除健脾组外,其余各组组中SDF-1均显著升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ELISA检测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诱导组、补肾阴组、补肾阳组、健脾组、补肾健脾组中SDF-1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组,除补肾阴组与补肾健脾组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诱导组相比,除补肾健脾组外,补肾阴组、补肾阳组、健脾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大鼠肌源性干细胞(MDSCs)向成骨细胞的转化与SDF-1的水平升高有关;②补肾阴、补肾阳、健脾和补肾健脾法大鼠肌源性干细胞(MDSCs)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过程中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SDF-1水平来促进成骨细胞的转化。  相似文献   
32.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或情感障碍疾病,其发生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临床上抑郁症常表现出显著持久的心情低落、思维与认知功能受损、活动能力减退,严重者还会出现自残、自杀等行为。抑郁症发病复杂多样,目前发病机制主要有神经递质假说、免疫缺陷假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系统激活假说、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假说及肠道菌群假说等,西医多以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但有副作用且容易反复发作,中医治疗抑郁症有明显优势,其从“气”“痰”,从“瘀”,从“五脏”论治者,皆言之有据,试之有效。抑郁症病程长反复发作,这与中医学“虚”的概念不谋而合,从虚论治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辨证论治抑郁症的一种治法,方证相应则药到病除,该文查阅近年来从虚论治抑郁症的相关临床与实验研究,从补气、补血、补阴、补阳4个方面对从虚论治抑郁症的方药研究进行综述,客观阐明从虚论治抑郁症方药的研究进展,以期丰富抑郁症的中医治疗理论,并为探求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评价中药灵芝补肺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哮喘患者5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77例和对照组275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灵芝补肺汤每日1剂,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安慰剂,疗程12周,按中药新药研究指导原则于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症状、体征、各种理化检查从而进行安全性检测以及疗效评估.结果 观察组有12例、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轻度腹胀、胃部不适,经过对症治疗未影响观察,所有患者未发现其他与该中药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患者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无异常;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评分、肺功能以及各种理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在多项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疗效判断标准,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为93.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两组的临床控制及无效例数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灵芝补肺汤对于哮喘之肺气亏虚,内有蕴热证的治疗效果良好、安全性高,是哮喘慢性持续期良好的补充和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34.
背景:补肾中药为骨伤科常用药,但对不同有效成分用于骨愈合的比较研究尚缺乏。 目的:观察不同补肾中药有效成分对骨损伤大鼠骨愈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方法:建立大鼠股骨干骨折模型并分别用提取的骨碎补总黄酮、淫羊藿总黄酮、菟丝子总黄酮、柚皮甙、槲皮素,以及橙皮甙对造模大鼠进行灌胃治疗。21 d后取血及骨标本,检测大鼠骨愈合程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结果与结论:不同补肾中药有效成分均对骨愈合有益,且骨碎补总黄酮、淫羊藿总黄酮效果优于其他4种药物。骨碎补总黄酮和淫羊藿总黄酮可有效抑制低剪切速下大鼠的血液黏度,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小板聚集性和黏附性(P < 0.05),但对红细胞变形性无显著作用。说明补肾中药有效成分可促进骨损伤的愈合,且对血液流变学有一定作用,以骨碎补总黄酮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5.
目的:通过观察中医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法及中药复方制剂"冠心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前后血清ET、NO以及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等疗效指标的变化,评估"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法对冠脉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研究中将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试验组予常规西药加中成药冠心平,对照组予常规西药加中成药心可舒,4周为1疗程。结果:临床试验表明,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法可减轻患者症状,改善心肌供血,提高血清NO含量和降低血浆ET含量。统计表明,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法能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症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36.
Ⅲ期慢性肾病肾阳虚证患者尿液代谢组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从尿液代谢组学的角度研究慢性肾病Ⅲ期肾阳虚证患者代谢物质的变化.方法:选择慢性肾病Ⅲ期患者60例(其中肾阳虚者30例,非肾阳虚者30例)及体检健康志愿者30例,运用代谢组学指纹谱方法进行观察研究.结果:代谢主成分得分值的空间分布表明肾阳虚、非肾阳虚和正常组有非常显著的差异,R2X=0.807>0,充分说明从代谢水平上可以明显观察到慢性肾病Ⅲ期与正常样本的代谢模式差异.在PC1维上的明显分离,R2Y=0.949>0.Q2Y=0.787>0,显示代谢水平上慢性肾病Ⅲ期与正常样本的代谢模式差异非常显著,建立的预测能力也很强.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区别肾阳虚和非肾阳虚两组病人,R2Y=0.699>0,但是建立的预测能力也很弱,Q2Y=-0.607<0.导致这种预测能力下降可能和肾阳虚和非肾阳虚两组病人都是慢性肾病有关.25个差异代谢物排序后,经过标准品鉴定差异性物质的关键代谢成分分别是丙氨酸、胺基丙二酸二乙酯、脯氨酸、柠檬酸、马尿酸和组胺等物质,并且明确其变化方向和代谢途径,能够很好地区分阳虚与非阳虚的差异性,是分析肾阳虚证的良好手段.结论:代谢组学方法能够很好地区分阳虚与非阳虚的差异性,是分析肾阳虚证的良好手段.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解郁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伴发抑郁症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原则,选取符合RA、抑郁症及中医学证候标准的6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抗风湿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补肾活血解郁方,每天1剂,对照组予氟西汀胶囊,20 mg/d,治疗6周后,观察对抑郁程度及RA的影响.结果 ①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显示,治疗组总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9.41%、88.24%;对照组为62.50%、81.25%.两组比较,P>0.05.②按RA改善程度评估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9.41%、91.18%;对照组为71.88%、87.50%,两组比较,P>0.05.两组疗效相当.结论 肾虚血瘀、脑神失养是RA伴发抑郁症病机之一,补肾活血解郁法可减轻抑郁症状、改善RA病情.  相似文献   
38.
2005年6月~2007年3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72例,并与同期单纯西药治疗的36例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胃癌宁汤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标准化疗基础上,运用中药复方胃癌宁汤治疗晚期胃癌58例,并设化疗对照组42例。结果:治疗组CEA、CA19—9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生存质量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胃癌宁汤能降低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活性,提高生存质量,对化疗药物有减毒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利湿化痰健脾法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及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动物随机分成6组,高脂饲料喂养15d,于第16日眼眶取血查血脂,待证实造模成功后分别按不同实验要求灌胃给药。第37日检测一氧化氮合酶及血管内皮素基因表达。结果用药后各组实验大鼠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与正常组比较,P〈0.01;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用药后各组大鼠血管内皮素基因RT—PCR产物光密度值与正常组比较,P〈0.01;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结论利湿化痰健脾法通过升高高脂血症大鼠动脉壁内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降低血管内皮素基因的表达而达到调节实验大鼠的血脂水平、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